苏蕴宜哭笑不得,“张凭李德,我记得都快七十了吧?人家在宫里做了大半辈子,如今都退下来养老了,我还给人提溜过来做事,满宫的人岂非都得说我刻薄?”
“哪里就七十了,他们一个六十八,一个才六十五,正是为宫中效力的年纪……”
古怪地横他一眼,苏蕴宜幽幽道:“才不呢,那些老宦官,脸上沟壑丛生,皮都堆在一起了,哪儿有小云清秀养眼?”
“小云?”
“就是方才来殿里的,我亲点的那位常侍呀。”
裴玄简直要被气笑了,“哪儿有宦官叫这个名字的?”
“他姓云,年纪又小,不叫小云叫什么?”
眼见裴玄生闷气不说话,苏蕴宜主动凑上去,歪进他怀里,“好啦,多大的人了,还要吃个小宦官的醋……”
狐狸尾巴被一脚踩中,裴玄当即跳脚,“什么吃醋?胡说八道,朕才没有吃醋!什么小云大云,随便你放多少在宫里,朕都不管!”
“当真?那我可就去叫他回来伺候了?”苏蕴宜作势要起身,腰上骤然一紧,裴玄掐住她的腰把人按了回来,从紧闭的牙关中蹦出两个字——“不许!”
两人四目相对了片刻,苏蕴宜忽而花枝乱颤地笑起来,裴玄不免羞恼,“你笑什么?”
“你当真没有吃醋?”苏蕴宜收了笑。
“没有!”
“那你亲我一下。”伸长了藕似的双臂勾住他的脖颈,苏蕴宜主动送上嘴唇。
裴玄不自然地移开视线,嘴里哼哼着:“这可是你自己要求的,朕才没有想亲你……也不是完全不想,但也没有很
想,你……唔!”
“哼哼唧唧的说什么呢?让你过来!”用力勾下他的脖子,苏蕴宜堵上了他的嘴。
两人都在彼此的身上经历了学习和成长,苏蕴宜也早不是昔日跑去东苑装乖卖巧的青涩女郎,她熟稔地咬开裴玄的嘴唇,三两下挑拨,舌尖便探入他的牙关,卷动他的舌尖一齐搅弄。
裴玄任由她作弄,惯常清明的头脑化为一片混沌,从脊柱骨泛起丝丝酥麻,导向四肢百骸。
室外北风萧萧,殿却暖意融融,宫人们早就远远避开,偌大的显阳殿,此刻只有在榻上紧紧纠缠的二人。
不知亲吻了多久,苏蕴宜松开手,得意地摩挲着他已经红肿了的嘴唇,“这下你可老实了吧?”
裴玄何止是老实了,简直都有些懵了。他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舔了舔自己湿润的嘴唇,感觉有细微的刺痛泛起,不由得蹙眉,“你干的好事!这下我可怎么出去见人?”
“那可怎么办?”苏蕴宜故作紧张,“不如我亲自出去向朝臣们解释,说陛下嘴上的伤是野猫不小心咬到的,绝不是我咬的!”
“我看你就是那只野猫!”
裴玄掐了把苏蕴宜的腰,两人抱着笑成了一团。
苏蕴宜顺势拿过方才小云送来的礼单,和他一起看了起来,“我觉得拟得不错,你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需要添上的?”
“还可以。”裴玄飞快地扫了一遍,“珩章和将士们征战在外,又将逢年节,很是辛劳,这些年礼都是应给的,但并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是过年的冬衣和粮草,绝不能有延误或中断。”
苏蕴宜点了点头,“既如此,叫徐绩在押运粮草的时候顺道把年礼也一并带去给褚璲便是。”
裴玄也是这个意思,他正欲和她就战事仔细探讨一番,陈忠却忽然来禀,说朝臣们有急事在太极殿求见。
原本说好了今日好好陪苏蕴宜吃顿饭的,裴玄面露愧色,迟疑着没动,“待正事了结,我再赶回来陪你。”
“朝廷大事要紧,你不必记挂着我这边。”苏蕴宜推着他起身,“若议事议得晚了,也不必硬赶过来,我最近睡得早,你来了反倒吵醒了我。”
她这样说,裴玄也只好匆匆离去。
太极殿内,徐绩等大臣早已在恭候,裴玄略略一扫,较之前次议事,又多出不少人。
随着北伐战事推进,原本在他和魏氏之间观望的人,也逐渐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此前嚣张跋扈,甚至于当堂指着他的鼻子斥责他穷兵黩武、刚愎自用的魏氏官吏,也早已灰溜溜地缩回自己家中,很久不曾见到了。
局势愈发明朗,裴玄心头大定,也露出了笑脸,同麾下大臣们商议了几句针对前线将士的封赏后,又问:“近来太傅如何?”
他和魏桓的争斗几乎已摆在了明面上,今日前来参加议事的也都是决定为皇室效力之人,没什么不能说的。徐绩坦然道:“臣奉命留意太傅府的动静,自前线战况好转以来,魏太傅便一直深居简出,对外称病,已许久不曾公开露面了。只有何承天时常前去探看。”
底下立即有人道:“何承天掌管的是礼仪祭祀,无关兵马,不足为虑。”
“不可轻敌。”裴玄叮嘱:“派人盯紧何承天,他的一举一动朕都要知道。”
于是何承天再度出门时,明显感觉到暗中又多了几双眼睛正盯着自己。
他佯装不觉,照常上值,只在下值后状若无事地吩咐马夫,去太傅府一趟。
“太傅,如今暗中盯梢的人愈发多,下官日后恐不便多来了。”
看着底下忠心耿耿的下属,魏桓语气温和,“无妨,我已想出破解之策,你想个法子将消息送去北羯,日后便不必再来了。”
何承天面上一喜,“不知太傅有何高招?”
“也没什么。”魏桓淡淡地道:“只是把给褚璲大军输送粮草的粮道所在透露给石观棠而已,他是个聪明人,见了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扭头见何承天怔住,魏桓笑起来,“怎么,太史令可是觉得此乃叛国之举?你若不愿……”
“不!下官绝没有这样的想法!”何承天凛然道:“太傅为大锦鞠躬尽瘁,却被陛下猜疑至此,这样的君主,怎配太傅为之效死?下官只是有一点疑虑,太傅曾说那石观棠与苏皇后交情匪浅,那石观棠会不会转而将此事透露给皇后?”
诧异地看了眼何承天,魏桓双肩微耸,幅度越来越大,竟是抑制不住大笑起来。
“太傅……”
“老何啊老何,你一把年纪了,怎的还如此天真。”魏桓渐渐止住笑声,冷声道:“正因他对苏皇后有情,才绝不会走漏风声。”
“倘若褚璲北伐成功,北羯国覆灭,他从皇子之身沦为亡国奴,你觉得他此生可还有颜面出现在心爱的女人面前?”
“只有大锦风雨飘摇,甚至陛下驾崩,他才有机会得偿所愿,才能看见他想要的女人,主动靠进他的怀里。”
何承天恍然大悟,正欲大肆吹捧一番魏桓的智计,门外却响起“咚”的一声。他猛地一震,魏桓却做了个安抚的手势,“是我夫人。”
他亲自去开了门,门外果然是昭华长公主,她抱了只食盒,有些讷讷地站着,“我……夫君,我是不是来得不是时候?”
“无妨,何太史令也不是外人。”从她手中接过食盒,魏桓状似平静地打量着她的神情。昭华有些茫然局促,自被放出来之后她就一直是这样,再不复往日骄矜公主的姿态。魏桓不由心生怜惜,轻声道:“你先回去,晚上我去陪你。”
昭华的眼眶红了,她撅起嘴,“陪我?你就不怕你的潘娘子生气?”
“她算什么东西?哪里及得上你一根手指头?”
眼见昭华与往常无异,魏桓这才放下心来,又哄了她两句,这才让人回去。
昭华有些失神地在廊上走,连迎面来了人都没察觉,还是对方先出声,她才茫然抬起头。
“昭……见过长公主。”潘灵儿小心翼翼地向她行礼,不动声色地将食篮往身后藏了藏,生怕她见了又要闹。
看见她,昭华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这偌大府邸,看似仆人成群,其实她唯一相熟之人,竟只潘灵儿一人。再想起方才在魏桓书房外听见的话,昭华心头一荡,“潘姊姊,我……”
潘灵儿怔住,目光殷切地注视着她,昭华的神情却僵了僵,又恢复成平常的模样,“没什么,太傅正在会客,你别过去了。”
“是……”
潘灵儿也说不清自己为何会感到失望,她目送昭华离去,独自在原地站了很久。
另一头,何承天已辞了魏桓,离开太尉府。他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又命车夫去了一家妓馆。
他在建康素有风流之名,京中不知多少花魁名妓都是他的相好,却甚少有人知道,何承天嫖/妓,一为纵情,二却是为了暗中传递消息。
盯梢的线人跟踪至此,却为一扇木门所阻隔,只听见屋内美人娇啼不止,却不知雨消云散后,何承天贴身里衣的暗袋中取出封好的信件,轻轻叫美人衔在朱唇间,“太傅密令,即刻送去前线北羯六殿下石观棠的手中。”
第102章
十日之后,魏桓的这封信,连同石安国被困樊城正苦苦支撑的消息,一并被递到了石观棠的案头。
“自当日大殿下失了襄阳城,又损兵折将后,便败走樊城。锦国褚璲困而不攻,只待城内粮草耗尽,樊城自然不攻而破,届时大殿下殒命锦军手下,便是陛下也说不出什么来。”
说话的亲卫极力保持着镇定,却也难掩言语间的兴奋——他自然该兴奋的,北羯太子只在大殿下与六殿下之间,如今石安国兵败,眼见难逃一死,今后这皇位自然就非他们六殿下莫属了!
然而此战最大的受益人,石观棠却只是漠然一笑,抬手将锦国方向送来的那封信放到烛台上 ,眼睁睁看着它被火苗吞噬,逐渐化为飞灰。
“殿下何故而笑,可是锦国送来的信上写了什么?”
“我不是在笑这封信,我是在笑你。”
石观棠缓缓起身,他颀长的黑影因此压在下首单膝跪着的亲卫身上,“你以为大兄死了,北羯皇帝的位置就非我莫属了,是吗?”
亲卫不由紧张起来,“属下,属下不是这个意思……”
“你不要怕,我明白你的意思,只是你想得太简单了。”
石观棠转头看向北面的窗户,语气沉沉,“父皇虽说近年来虽日渐衰老,可眼见着到底还有好些年可活,越是如此,他对权力的掌控欲就会越强。从前他忌惮大兄,所以扶持我来制衡大兄。可大兄若一朝战死,纵使是他自己战败所致,父皇明面上不说,心里头必然会将大兄之死算到我的头上。”
“届时我就替代了大兄如今的位置,甚至还要不如他。”
那亲卫吓得一愣一愣的,说话都结巴了,“那……那殿下应该如何应对?”
“召集南阳城内所有将士。”石观棠轻描淡写地道:“随我前去樊城,解救大殿下。”
亲卫愕然失色,连跪都跪不住了,连忙起身试图阻拦他,“殿下惦念和大殿下的兄弟情谊,是殿下宽宏仁善,可那褚璲率重兵将樊城围得水泄不通,又岂是南阳这几个士卒所能解救的!还望殿下顾惜自身,三思后行!”
“若只凭借南阳这几个兵勇,自然不能成事。”石观棠侧头,看着方才用来烧信的那盏烛台,眸色深深,“可魏太傅送来的消息,足以抵得上五万精兵。”
“竟是魏桓给殿下送来的密信?”亲卫怔了一怔,迟疑着问:“殿下此前曾说,要与锦国那位故人互通有无的事,敢问是否要将此事通传给她?”
“……”
长久的静默之中,北风忽然扑开窗棂,飞掠而入。豆大的灯火勉强支撑片刻后迅速熄灭。
黑暗中,石观棠动了动,他踱步到烛台上,掏出火折子重新将蜡烛点燃,那点昏黄的烛火映得他半边脸明明灭灭,“现在还不是时候。”
“再等等,我会送你一份大礼。待得了我送你的礼物,你或许就愿意主动来找我了。”他不知对谁低声说。
耳边哀鸣不绝,入目伤兵满地。
从襄阳城外一路护着石安国避入樊城的北羯士卒们几乎人人负伤,十数日下来,又重伤亡故了不少,此刻的伤兵营里,尸体与活人混杂一处,蛆虫孳生,恶臭熏天。
公仪老头儿拖着烧伤的左小腿,正在亲自为士卒们分发粥水。
樊城本是小城,久历战火,又才从锦国手中夺回不久,城中物资匮乏。北羯军中原本规定的每日“一干一稀”早已不能支撑,只得改为每天一顿稀饭,纵使如此,釜中粥水也是粒粒可数。
但即便这样,军中也无人说什么,因为身为石安国心腹的公仪先生,甚至每日只吃半碗稀饭。
分发完粥水,公仪老头儿一瘸一拐地来到中军营帐,掀开帐子,未见人影,先有一股冲鼻的酒气袭来。
石安国又喝了个酩酊大醉,正倒在酒坛子中间呼呼大睡。
公仪老头儿面无表情地走过去,手腕一斜,碗中的粥水便滋滋流到他脸上。
“谁?哪个夯货敢对本殿下造次?!”
石安国从醉梦中惊醒,抹着脸坐起身,浓眉顿时紧蹙,“公仪先生?你这是作什么?”
【架空历史】推荐阅读:簪缨缀玉含珠攻玉宝奁尘满表姑娘她超甜瞒着首辅生了崽弄娇她被赶出侯府后第一太子妃枕边娇色宦宠继室她娇软动人探花折青欢尚公主折腰折竹碎玉囚春山迫嫁疯骨尤物春长渡他的暗卫姽婳间残疾王爷站起来了恰逢雨连天吟鸾皇命难违明月曾照小重山哑妾嫁高门夺她张公公退休后的日子失忆贵妃承宠记显国公府小豆蔻玉奴娇金阙春深与宿敌成亲了回涯破笼不要给女人做狗如她一般善良的替身不多了阶上春漪战死的相公回来了临高台白月光替身佛系日常汴京市井日常太后娘娘有喜了猎户养橘日常瑜珠师叔霸王宠姬摄政王的娇宠病美人定夷说好的洁癖呢?竹坞纸家被迫嫁入侯府后侯爷他不想和离娇杏记休妻实录娇卿公主撩夫攻略养猪汉的寡妇妻吴府的那个妾作精少爷饲养手册小寡妇京城寻夫记剑拥明月庶妹龙香拨玉荷后宫荣华录临渊而危半子千金归来(作者:十月微微凉)夫人盼守寡佳偶义姐小金枝福娘娇妻庶女摆烂日常匪他思春笨蛋美人逃婚后朕不想活了元配珍馐美人大晋如此多娇相府美人第一辞色元宝儿何处寄相思我妻慈悲臣妻惑主欢喜债食美记自古养成空余恨祯娘传一枕山河给前任他叔冲喜娇贵命闺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