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宵夜计前程
隔壁浦沿公社下面有个村子叫冠三村,也就是后来的东冠村,这个村子的人已经穷得快没活路了,所以早在七五年那会儿,冠三村的青壮们就偷偷私底下组建了自己的副业队,然后集体去上海谋生。
因为是私底下偷着干,所以到了上海之后也是偷摸着干些粗重腌脏的活计。但即便是这样,两三年的时间里,副业队还是在上海扎下了根。
随着副业队的收入渐渐变稳,冠三村越来越多的青壮们也偷偷加入了这支副业队伍。在村里锄地种粮既然已经活不下去了,何不冒死跟着副业队去上海图个温饱?
这是当时村里青壮们共同的心声。
不过也因此闹出了动静,被浦沿公社革委会的领导知晓了。不过浦沿公社的领导知道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去禁停封队抓人,而是亲自下村里去走访,去调研,根据实际情况去处理这桩在当时来说,绝对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
最后,公社领导看到了副业队这些青壮们的生活日趋变好,同时也看到了副业队的劳务输出,的确是减轻了村里的口粮压力,于是乎就想到了一个折衷的办法,那就是成立冠三村社队企业——浦沿公社电力安装工程队。
这个社队企业由浦沿公社、冠三生产大队,还冠三生产队下辖的几个生产队组建。这个不属于一家一姓之企业,而是属于集体所有制企业。
这个社队企业,就是后来乡镇企业的雏形。这样组建操作之后,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对外劳务输出了,对于冠三村的青壮们来说,再也不用偷偷摸摸挣钱了。也正因为有了浦沿公社的介绍信和社队企业的证明之后,到了上海也能增加业务范围和渠道了。
这在当时是一件两全其美之事。
所以,浦沿公社成立电力安装工程队,绝对是意义非凡的,也是突破性创举的,这在当时的浙江省,这个小小的人民公社当真是开了浙江省跨省劳务输出之先河啊。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这句话是小平同志去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式上讲的话,前些日子韩春雷百无聊赖的时候,在人民日报上无意中看到的。
之前韩春雷觉得这是一句空泛的口号,现在结合着浦沿公社的工程队,还有上塘公社的竹制厂这两件事,他突然发现这句话简直就是当下基层干部开展工作应领会的工作精神,也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开展工作的指导方针啊。
伟人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们能解决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甚至难题,更在于他们能为国家指明前进和发展的正确道路。
无愧于伟大总设计师之称号!
……
“行嘞行嘞,可以干,我看可以干!”
韩占奎用筷子把盆里最后一口鸡肉夹起,送进自己嘴里,咂吧着嘴问道,“那咱们也可以搞个柴家坞盖房修路工程队嘛!到时候我去找徐书记。能让柴家坞的百姓吃上饭,吃饱饭,徐书记是好官,能不支持?”
他口中的徐书记就是去年新调来的长河公社革委会主任徐秉德,在人民公社时代,没有乡镇之说,基层公社就等同以后的乡镇。公社领导班子也比较单一,公社一把手就是公社革委会的主任。不过徐秉德早年当过党小组书记,所以韩占奎习惯叫他徐书记。
韩春雷忍不住吐槽道:“柴家坞盖房修路工程队?这名字好土啊,叔!”
于会计眼睁睁地看着最后一块鸡肉,也被韩支书吃进了嘴里,心疼是铁定的,但是鸡肉都已经被造完了,还能说啥?他只能多喝两杯韩占奎家的糯米酒回回本了。
渍渍两口米酒一下肚,他从碟里抓起一把干炸花生米,惹得韩占奎媳妇连连白眼。
“那啥,春雷啊,还是韩支书之前那个问题,他们咋计酬啊?”
于会计把没吃完的干炸花生米偷摸揣进裤兜里,然后又从碟子上抓了一把花生米,边嗑边说道,“这计酬可是一门大学问啊。这毕竟是去上塘那边干活,计酬不当,这底下人容易闹乱子,到时候捅了大娄子,被县革委会追责,别说韩支书了,恐怕连徐书记都要跟着吃瓜烙啊!”
“婶儿,这菜都吃完了,再炒俩鸡蛋呗?”韩春雷动了动筷子,发现盆里鸡肉就剩蒜片了,碟里干炸花生米就剩花生皮了。
韩占奎媳妇扭捏了一下,明显舍不得。
韩占奎轻轻推搡了一下老伴儿,低声道,“老伴儿,赶紧去。”
韩占奎媳妇冷哼一声,白了一眼于会计,低声啐骂道:“没天良的吃吃吃,来俺家当吃大户了!”
“诶,老嫂子你这话我不爱听了,这盆鸡肉还是我们家出的。”于会计有些委屈了,好像你家这些花生米啊,米酒啊,都不如我家这大盆子的鸡肉金贵吧?
韩占奎拍了一下他脑袋,“少废话,一大老爷们咋老盯着这半盆鸡?老伴儿,赶紧去,炒俩鸡蛋,用小尖椒炒,别用大椒。”
小尖椒重辣,这样炒鸡蛋吃起来就没那么快了,韩占奎也防着于会计和韩春雷没心没肺地吃他家大户。
趁着韩家老婶儿炒鸡蛋的功夫,韩春雷把浦沿公社电力安装工程队的计酬方式慢慢讲了出来。这个倒不是秘密,上个月萧山区工商局核批之后,就已经是大新闻了。周边临近公社很多人都抱着学习经验的目的,去浦沿公社冠三村凑热闹了。
既然是集体所有制社办企业,那合作方的结算款自然是不能给私人,而是要公对公,这点韩占奎他们都清楚。未来一旦柴家坞什么什么工程队一成立,上塘竹制厂那边肯定也是把工程款结算给工程队的,而不是结算给一个一个柴家坞青壮的。
所以韩占奎他们最关心的还是工程队如何给社员们计酬劳发工钱。
浦沿公社电力安装工程队,是将工程队收入收归集体,然后延续着工分制的计酬分配模式,当然对于加入劳务输出的青壮,每个月比没有参加劳务输出去上海的青壮多了10块钱的补贴,这些补贴自然是从上海劳务输出的收入里调拨出来。
这样一来,就处理得相当稳妥和扎实,不会给人落下搞私营经济的口舌。
就如今的大环境和政策而言,这种计酬发薪的模式,最合适不过了。既稳重保守,又开创先河,而且还能提高青壮的工作积极性,最重要的是解决了农村的就业压力,同时提高了村里的集体收入。
“我觉得挺好的,你看呢?老于。”韩占奎听完之后发表了意见,然后问向于会计。
于会计也点点头,正色说道:“我看行,干吧,支书!”
“老头子,要不到时候我帮着你计计工分?”韩占奎老伴儿主动请缨道。
这话一出,于会计脸色顿时垮了下来,心里别提又多郁闷了。这计工分本来就是自己这个会计的分内工作好不好?老嫂子,我就跟你说了鸡肉是我家出的,你这就要夺我权啊?
好在韩占奎的一句话打消了他的隐忧,只听韩占奎摆摆手,呵斥道,“你瞎掺和捣什么乱?妇人不得干政,这几千年传来下的规矩,你都不知道?闹呢?赶紧睡觉去。0”
“对对对,老嫂子给支书做好后勤工作就好,其他一切有我辅助呢。”于会计赶紧笑着附和道,顺便表了个忠心。
韩占奎指使走了老伴后,对韩春雷很认真地说道:“春雷,叔知道你卖了那些竹制品后就要拆借钱去外面做买卖了。要不听叔一句劝,留在村里干这个工程队的活儿?到时候老于还是会计,你就当个副队长,去上塘那边修路就让你带队,咋样?”
韩春雷呃了一声,他没想到韩占奎会主动邀请他参加,还让他当副队长。
“是啊,春雷,我看你当着副队长合适,年纪轻轻就当这个柴家坞工程队的副队长,也能让你娘脸面上有光,对不?”于会计也热情地劝道。
于会计虽然精明爱占小便宜,但是脑子也活络的,他也觉得还真是没人比韩春雷更适合当这个副队长。一来呢,这个事情就是韩春雷一手撺掇起来的,没人比他更懂这个。二来呢,春雷跟上塘的李和平关系好,以后结款啥的,铁定不会遇到什么岔子。
韩春雷犹豫了下,摇摇头,婉拒道:“占奎叔,于会计,谢谢你们能这么看重我。不过我还是想出去闯一闯。”
韩占奎继续劝道:“春雷啊,你还年轻,外面世道人心险恶,你被人骗了都不知道咋回事。外面的钱能是那么好挣的?叔还是那个意思,留在村里,这个副队长……”
“叔,世道不行,人心险恶,就更要出去闯一闯。不然永远都不知道这世道有多么险恶了!还有——”
韩春雷坚持己见,认真地看着韩占奎,动容道:“我们正经历着一个,一个每时每刻都在变革的时代,如果我现在还窝在柴家坞,抬头仰望着外面世界的风起云涌,艳羡着时代宠儿们在浪头上的风云变幻,那我就对不起我这重身份了!”
“啥身份?”韩占奎一愣,有些不满斥道,“你就一个木匠家的娃子,你还有啥身份?你这娃,我看你是去了几趟长河公社,住了几天上塘公社的招待所,心高气傲了,觉得自己不是一般人儿了?”
韩春雷也后悔了,没事儿煽什么情啊,差点把重生人的身份说秃噜嘴。
不过面对着韩占奎的坚持挽留和习惯性地一言堂,他还是摇头婉拒道:“我自己有我自己的路,占奎叔!不过工程队筹建,甚至上塘竹制厂李会计那边吗,只要用得上我的,你尽管开口,我哪怕人在外地干买卖,我还是柴家坞人啊!”
“行了,先不说这个了。”
韩占奎摆摆手,说道,“明天我先去趟长河公社,见一下徐书记,把筹建工程队的事情跟他汇报一下。至于副队长这个事,你也好好考虑,等你卖完竹制品把剩下的款子带回村之后,叔再跟你好好聊一次!”
“嗯,好,天色不早了,我先回家了。”
韩春雷一说走,接着于会计也跟着提出了告辞,拿起桌子上那个刚才装鸡肉过来的大铁盆,和韩春雷一道离开了韩占奎家。
……
今晚的星星特别闪,也特别亮。
一阵夜风拂过,韩春雷走在道上情不自禁地紧了紧衣衫,尤其是这会儿,这米酒的酒劲有些上头了,就更是觉得凉意沁骨。
不过好在他脑子还很清醒,走在回家的路上,想着刚才韩占奎的邀请,他不是不知道这是韩占奎对他连续几个事情的一个感情回馈。
副队长啊,柴家坞劳务输出工程队的副队长,带队去上塘那边,说白了就是他说了算,这要让他老娘知道,绝对当场就同意。
这要搁几年之后乡镇企业的模式出来,这就是一个副厂长的位置啊。
当然,乡镇企业模式出来之前,这些社办企业都是有局限性的,一直都处于小打小闹,无法成规模,成建制的做大做强。
这是当下的社会环境和政策法令所导致的,改革开放初期,始终是摸着石头过河,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甚至是基层公社,谁都不敢把政策口子放开了干,谁也不敢允许下面的人步子跨大了干。
而且韩春雷又怎么可能满足于眼前这些?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根本不是!他觉得自己的舞台根本就不在这么一个村子里,也不在一个公社里。
他要南下!
他要淘金!
他要去赚真正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
……
嘎吱!
轻轻推了下,门没栓。
他蹑手蹑脚地进了屋,准备去自己屋睡觉,突然发现老娘睡的那屋灯亮着。
门半开着,没关。灯下,老娘正坐在床沿边儿,挑着针线缝着衣服。
这衣服是他明天出门要穿的。
第18章 要起新房子
一早起来,吃完了早饭,韩春雷才发现自己出门要换洗的衣裳,都已经被装进了帆布包里。
帆布包就挂在床尾,是斜挎式的,军绿色,包面上印着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头像,头像下方印着五个通红大字——为人民服务。
七八十年代,无论城里还是乡下,出门都喜欢用这种包,轻巧方便空间大,关键是坚实。文革红卫兵互相斗殴茬架会儿,在这种包里揣上两块板砖,根本就看不出来,干架的时候冷不丁拿出来,能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后来正因为这种帆布包坚实耐造,他们就想到把板砖放进去,然后封死袋口,改装成流星锤,乱斗的时候用力甩着帆布带,一不小心砸到人可不是擦破点皮的事儿了,头破血流那都是轻的。
“妈,姐,我出门了!”
韩春雷把帆布包往肩上一挎,走到门口,不忘弹了弹老幺的小鸡鸡一下,嘱咐道,“春风,在家听咱妈咱姐的话。还有,你都八九岁的娃了,别整天光腚,臊不臊得慌?”
韩春风狠狠地吸了一下鼻尖下头晶莹剔透挂着坠儿的鼻涕妞妞,用手捂住小鸡儿,转头冲屋里喊了一嗓子,“妈,我哥又弹我鸡鸡。”
“韩春雷你没个正形儿了啊?”
毛玉珍刚好出来,瞪了他一眼,然后冲韩春风啐骂道,“你说你小子也是不知丑,整天光着腚,小心以后娶不到媳妇!”
韩春风切了一声,“我还早着呢,要急也是我姐急!”
这话一出,韩春雷就知道这小子要捅娄子了。真是你姐春桃哪里疼,你就往哪里撒盐啊,而且还是粗盐。
果不其然,韩春桃循声跑了出来,手里还拿着一个没洗干净的大搪瓷饭盆,拉着脸骂道,“韩春风,你找死是不是?”
“呃,我去捡牛粪了,不然又让明娃子抢先一步捡光了!”韩春风机智地背起小背篓,快速闪人。
毛玉珍见着春桃出来,说道:“春桃,你收拾一下,春雷不是要去公社吗?你也顺道跟着去一趟。”
韩春桃不明就里,“我去干啥?”
韩春雷也奇怪,不是说好这趟进城卖竹制品,他姐不去吗?
毛玉珍道:“你去供销社割两斤肉回来,挑肥得要啊。再拎两瓶绍兴黄酒回来,对了,再捎两包丰收烟回来”
“我的天,妈,我这前脚跟要走,你这后脚跟是又买肉又买酒,还买烟的,这是要干啥?”韩春雷一脸郁闷,叫屈道,“不带你这样的,你这是要背着我过资本主义腐朽的生活啊!”
“少跟老娘油嘴皮子,”毛玉珍鄙视地白了一眼韩春雷,“你这几趟去长河公社,去上塘公社,还吃苦了不成?昨天在渡头,老娘可是听姓李的上塘公社会计说了,你小子连洋河大曲都喝上了,你个败家玩意!”
韩春雷解释道:“那是广东大佬请的客,我就一蹭吃蹭喝的主。妈,你买这些是要干啥啊?”
【都市娱乐】推荐阅读:我真没想重生啊混世小农民我卖手机当奸商,顾客跪求别倒闭国民法医中了五百万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奶爸的文艺人生[精校版]完美人生[精校版]全职艺术家[精校版]生活系游戏[精校版]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重生飞扬年代山沟里的制造帝国[精校版]重生之我要冲浪大王饶命[精校版]韩娱之光影交错[精校版]我的姐姐是大明星[精校版]修真聊天群[精校版]导演的快乐你不懂新时代艺术家(重生)重燃[精校版]全球高武[精校版]我是大玩家[精校版]我就是你们的天敌俗人回档[精校版]不良之年少轻狂重生之大枭雄[精校版]法师伊凡直播:开局被国宝大熊猫跟踪逆流纯真年代[精校版]文豪1978重生之出人头地[精校版]美食从麻婆豆腐开始神探陈益红色王座饲养全人类[精校版]与女神上司荒岛求生的日子御兽之王开局麒麟肾,吓哭九个绝色娇妻我太想重生了我有一个渔具工坊女主从书里跑出来了怎么办[精校版]超品相师[精校版]被迫领证后,校花学姐反复拿捏我离婚后前妻成了债主我真没想重生啊[精校版]脑洞大爆炸[精校版]重生之财源滚滚[精校版]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都重生了谁谈恋爱啊这个明星合法但有病我的人生狂跑偏春雷1979暗界神使第一序列[精校版]我,一个命不久矣的吊丝罢了非洲酋长[精校版]归一[精校版]地球文化传播者重生浪潮之巅[精校版]一代天骄[精校版]可爱女生不可能在我身边[精校版]都市古仙医窃玉偷香山野小土豪重生假冒富二代,绑定反派系统校花之贴身高手[精校版]官道无疆[精校版]稳住别浪跑山:从挖掘中药开始富有四海信息全知者[精校版]都市最强打脸天王[精校版]从1983开始[精校版]刑警使命[精校版]华娱1997美食:随机摆摊,顾客追我十条街杀手房东俏房客我的26岁女房客我才不会被女孩子欺负呢纯禽记者最佳娱乐时代[精校版]我真的长生不老[精校版]熬鹰航空业[精校版]至尊医道[精校版]肆虐韩娱[精校版]重生大时代之1993温暖的季风娱乐圈的吃瓜影帝1980巴山猎耕记终极插班生大医凌然[精校版]美食供应商[精校版]我老婆是大明星[精校版]我是猫大王[精校版]这个明星来自地球[精校版]重生之投资时代重生从世界杯前开始脑海带着一扇门什么叫破坏型中场啊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