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程的路上,刘万山的话少了许多。
早先盼着道痴早入官场的心思也淡了,科举之路,不是勤勉就能过的,半数看自身,半数看天命。
自己虽是亲舅舅,可老一辈人总要故去,顺娘那里,往后还要多靠道痴这个娘家兄弟撑腰。道痴不管是稳扎稳打,还是脱颖而出,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想到这些,他对于道痴又多几分真心:“你舅母的兄弟是上一次会试的同进士,考了庶吉士,今年散馆后入了国子监,为五经博士。你舅母娘家长辈早年也有人在国子监任职。你既是真想入国子监,我就往京中去信打听打听。”
道痴闻言大喜,忙躬身道:“甥儿谢过舅舅。”
如何“拨贡”之事,他一直拿不定主意。真要凭年考成绩说话,没有两、两年的功夫,他的成绩很难从中平转到魁首来。毕竟能过童子试的,都是十年苦读熬出来的,道痴也不比旁人多什么,哪里是打个哈欠就能爬到前头的。
若是找门路的话,就要求到湖广提学副使张帮奇名下。张帮奇前两年受兴王所邀,曾到府学月讲;等到兴王薨,世子居丧,外头的往来都减了,张帮奇才停了月讲。
张帮奇对道痴来说,也算半师。
可张帮奇不仅是儒林名士,还是为人十分方正。他有句名言:“学不孔、颜,行不曾、闵,虽文如雄、褒,吾且斥之。”
要到他跟前走后门,实在不易。
若是求王家宗房那边,走提学门路的话,牵出与副使的关系,又很被动。说不得惹恼了正使,就断了“拔贡”的门路。
地方官员,正官与副手的关系,多是微妙。
如今通过刘万山能与京城国子监搭上关系,对道痴来说,真是意外之喜。
刘万山虽没说任家长辈早年在国子监曾任什么职务,可既是卸任之后,依旧有说话余地,人脉依在,可见分量不轻。
现下的官场,与几百年后的官场,尽管区别很大,可有一条不变,那就是京官重与外官。
提学负责是管理地方学子,选拨优异人才入贡。国子监则是接受贡生的地方,两处即便没有直接从属关系,可也千丝万缕相连。
若是自己走通京中关系,就不用为“拔贡”之事头疼。京中出面与地方提学打声招呼,要个贡生,只要道痴不是差劲的没谱,提学这里就没有拦着的道理。
道痴的成绩在生员中虽只排在中流,可胜在年纪小,勉强也算是优秀士子,提学那里当不会太为难。
见道痴欢喜,刘万山的心情也舒展几分,道:“我能为你做的,也只有这个。不过即便顺利入了国子监,也只是开头,如何求学,如何结交同窗好友,还要看你自己努力。别的我也不罗嗦,只嘱咐你一句,戒骄戒躁,常念不足。”
道痴肃容听了,感激道:“谢舅舅教导……”
刘万山见他上心,很是满意,便将自己读书时的一些心得体会讲了。
舅甥闲话,只觉得时间飞快,不知不觉,马车已经回城。
刘万山说的口干舌燥,依是意犹未见,尤有不舍地嘱咐道痴:“若是得空,就来家里。”
道痴躬身应了,刘万山不好再一家子去叨扰王宁氏,绕道将道痴送回王家后,就没有下马车,吩咐道痴替自己跟王宁氏道声不是,就带了妻儿回家去了。
道痴心情正好,不想刚进家门,就得了坏消息。
王夫人凌晨故去,今日王府开始治丧。
道痴论公,是王府伴读;论私,是王氏子弟,且与七郎交好。不管怎么说,也要出面。
道痴低头看看自己,因去墓地祭拜的缘故,穿着就是素服,倒是不用再换装。
同王宁氏说了几句上午祭拜之事,道痴便带了惊蛰匆匆出门。
今天已经是腊月十七,外头已经有些年味儿。
街上的人来来往往,挑担子的货郎也比平时多了许多。
道痴想着王夫人,虽说他入王府两年半,可见过王夫人的次数一个巴掌数的过来。王府众人,对于王夫人,也只晓得她身体不大好,鲜少出现在人前。
在兴王薨逝时,王妃病倒,王夫人出面,协助世子治丧,也多是在幕后筹划,并不在人前招摇。
道痴对她的印象,是个身子孱弱、寡言的女子。相貌虽不及王妃明艳,可自有楚地女子的温婉与柔韧。
还不知王琪会哭声什么样。
进了王府一打听,王家宗房的人早上就过来了,王夫人的灵柩停在卿云宫偏殿,王琪也在那里。
王府上下,又像兴王大丧时似的服白。王夫人虽是兴王之妾,可是得过朝廷诰封,名字上了皇家玉牒。王府下人从属,为其服丧,也是应当。
道痴身上有王府的腰牌,无需人通禀,便长驱直入。
可卿云门后是内宫,不好轻进,道痴打听着世子在启运殿,便先到启运殿来。
走到正殿门口时,刚好黄锦从殿里出来。
见到道痴,黄锦眼睛一亮,忙上前道:“二公子来了,殿下正为夫人之逝难过,二公子快进去劝劝吧……”
第132章 论生论死闻秘辛(求月票)
听黄锦这般说,道痴低声道:“殿下可是才从灵前过来?”
黄锦摇头道:“早上等王夫人家里人过来,殿下就回这边。从早上到现下,米水都没沾牙。”
道痴闻言,嘴角不由抽了抽。入王府两年半,晓得世子是孝顺的,可那孝顺也分对谁,生母乳母面前,世子就是小绵羊;可外祖母、舅舅之类的,世子都懒得理会,会为庶母病逝难过?
王夫人鲜少在人前,并没有与世子与郡主们亲近交好。就是安排侄子们入王府为伴读,也是出于家族考量,并不像是有什么私心。而撮合王家与王府的联姻,则更是因偏疼王琪,想要给他安排安逸舒适的将来。
虽不知世子因何犯了别扭,可既过来,总要见的,道痴便请黄锦通传。
黄锦转身进去,没一会儿折返出来,传话道痴进去。
世子没有像往常那样处理公文府务,而是坐在榻上。
看到道痴,他有气无力道:“二郎来了。”
他不仅神情低迷,面带憔悴,眼中还满是迷惘,看着与平素那个自信骄傲的世子截然不同。
道痴见状,心中惊诧,口中道:“逝者已矣,世子还请节哀。”
世子随手指了一把椅子,道:“孤心里难受,二郎陪孤说说话。”
道痴应声坐了,看着世子,心中有些不解。
难道自己看走眼了?世子与王夫人感情颇深?
可是平素还真看不出来,瞧着世子的模样,不像丧了庶母,如丧考妣。
这会儿功夫,世子却抬起眼皮,定睛望向道痴,半响不移眼。
道痴被盯得头皮发麻,却也没有躲闪,而是带了疑惑地回望过去。
世子的视线在道痴垂发上扫了扫,道:“道家求的是今世长生,佛家求的是往生如意。到底勾魂使者将人引到哪里去了?十八层地狱,还是西方灵山?”
道痴听了,心里真觉得为难了。这道家佛家搅到一块说,算是什么事。
换做其他人,道痴就要直言两句,毕竟古往今来长生不死太过虚幻,从秦始皇寻仙开始,小两千年,也不见有谁真的长生不死。
可他面前对着的,是受兴王影响,打小就听着道教义理长大的道二代。
道痴稍加思量,道:“世子,阴阳殊途,逝者究竟何时安身,生者又如何得知?生老病死,天道循环。不过照古往今来的古籍记载,长生之道,并非无迹可寻。”
世子闻言,眼睛一亮道:“有迹可循?二郎说说看。”
这倒不是道痴信口白牙,而是在陪着世子炼丹后,正经地查了不少书。
世子喜欢炼丹,无非是炼丹能给他来来期待,期待什么?无非是两条,一条是祛病健体,一条是延年益寿。
道家不少丹道方面的书,就是这样忽悠人的。不说旁人,就是道痴看了都有些心动,只是精力不足,也没有求道的毅力。
祛病健体这里,有医者可以取代,并非是最重要的。世人痴恋丹道,多半还是为了“延年益寿”大道长生这一条。
既然世子想要长生,那就从长生说起,道痴想到这里,便道:“有史记载,古今最长寿者为彭祖,寿八百年。另有上古圣人三皇五帝,亦多寿过百年。因是远古传说人物,生平不可靠。有史以来,耄耋长寿或是寿满百年者,不乏其人。可并非是三十六行,行行出耆老。
长寿者中,有帝王,周文王九十三、周武王九十六,周穆王一百零五岁,则天帝、宋高宗、元世祖皆寿至八旬;有将相大贤,仓颉、伊尹年过百岁,老子、管仲、亚圣、吕岱耄耋之寿;有文人雅士,远有窦公、张沧长寿百年,近有得本朝太祖皇帝赐宴的周寿谊寿百六十岁,为本朝人瑞之首。
有医者,扁鹊、华佗、孙药王,都是百岁开外终老;王冰、孟冼、钱乙、刘河间等,都是耄耋之寿。
有僧道,许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享年一百三十六,蒯京一百七十八岁,依旧丁壮;
慧昭寿两百九十,乐正子长百八十岁坐化,都是僧中长寿者;还有本朝永乐年间隐去的道士冷谦,寿百五十年。
有百姓,正史难考,多为野史所记,东方父,鲜卑奴,菜篮公、小彭祖,寿百年至四百余年不等。”
只将这些古代的寿命列了一遍,道痴说的口干舌燥,不得不停下歇口气。
世子正听得津津有味,见状忙吩咐黄锦:“快给二郎倒杯茶,让他润润嗓子。”
黄锦在旁,听着道痴侃侃而谈,眼中都是敬佩。
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可却吸引世子的全部心思,世子现下哪里还有方才的颓废。不过这话里话外,讲的是“长生之道”,不会是撺掇世子求道吧,那可是犯了王妃忌讳。
黄锦给道痴倒了茶,就退回到殿门口,眼角的余光却是留心外头。
若是道痴这番话传到王妃耳中,道痴会被王妃所厌,自己也落不下好去,说不定会被世子怀疑是告密者。
自己可不愿背负那个嫌疑,虽说现下王府中王妃说了算,这世子才是王府的主人。他怎么会鼠目寸光,为了讨好王妃,惹得世子不快。
道痴嗓子正有些紧,三口两口将一杯热茶吃尽,接着说道:“越是年代久远的传说人物,寿命越长;真正生平可考的古人,多是年过百岁与百五十岁之间。由此可证,长生且不说,长寿至百五十年,人所能至。帝王,手握权柄,喜怒随心,易长寿;将相大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心性豁达;文人雅士,修身养性,修心自在;医生,知晓疾病,懂得健体;僧道,弃绝情欲,心性平和;百姓中有隐士,亦见长寿者。”
世子听着,想着自己的身份不上不下,不由怔住。自己一个藩王,被朝廷豢养在一地,身心不得自由。
就听道痴接着说道:“帝王、将相、文士、僧道,殊途同归,修的都是心境;医者修身。百姓中隐士大贤,则是奔波生计以炼身,豁达乐世以炼心,双者兼顾。”
世子听到这里,挑了挑眉。难道自己连乡间老汉都不如?不管是所谓“炼心”,还是“炼体”,自己都来得及。大道万千,自己并非全无希望。
想到这里,世子原本焦躁的心境渐渐平息下来,道:“生离孤尚未察觉滋味,却体会了死别之苦。如阿姊、如父王、如庶母。阿姊年逾孤四岁,有长姐之风。孤幼小之时,常跟在阿姊身后玩耍。孤最是调皮,折花攀柳,半刻不得安静。其他姊妹嫌孤闹,时有教训,只有阿姊宠孤。那一年,时近端午,内苑鲜花灿烂……”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沉,说到后边,已经带了颤音。
若是可以选择,道痴真想转身就走。
瞧着这架势,接下来的就要是王府秘辛,这哪里是能随便听得?
可是他没有选择的余地,世子既是愿意倾吐,他就只能听着。这个时候退出去,就要得罪世子。
危险与机遇并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的时候会因秘密牵系的更紧。
而且除了自己,门口还有个黄锦站着,自己也有人垫背。
道痴不厚道地望向门口,就见黄锦低头站在那里,脸色苍白,额头已经渗出汗来。
显然作为王府内官,对于世子提及这花园往事,黄锦心中大致有数。
世子并没有看道痴,也没有望向黄锦,而是面带迷茫地继续讲述道:“孤嫌屋子里憋闷,不肯午歇,便去拉了阿姊陪孤去花园玩耍……蜂舞花间,孤嫌它丑陋,以石块击蜂房……群蜂涌出,嗡嗡作响,迎面而来……仆妇、婢女惊慌失措,孤亦吓的呆住……阿姊拥孤入怀。蜂蛰孤脖颈,孤觉痛嚎啕,姊以双袖掩孤头颈……”说到这里,声音已经带了哽咽。
道痴饶是淡定,这回也变了脸色。
怪不得黄锦听到世子提花园就冒冷汗,这还真是了不得的秘辛。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间谍的战争[精校版]秦功带着网咖回1950年铁骨[精校版]大魏宫廷[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叛徒[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秦吏[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最强特种兵之龙刺[精校版]绝色凶器[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谍影凌云绍宋[精校版]天可汗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大国相[精校版]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九锡红楼:我真没想造反啊特战先驱[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我要做皇帝[精校版]一品江山[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风雨大宋浴血逃兵[精校版]民国投机者逍遥皇子绝色凶器亮剑之军工系统炮火弧线佣兵的战争[精校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明末工程师如意小郎君[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枭臣[精校版]父可敌国北宋穿越指南庆余年我的二战异时空之抗日[精校版]梦醒三国兵临城下锦衣夜行[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大秦帝国风云录[精校版]临安不夜侯全球通史谍影谜云席卷天下[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1852铁血中华[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小军阀[精校版]1911新中华[精校版]唐砖[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晚唐浮生红楼道爷征途实录:启航1926黑道特种兵国色生枭权臣[精校版]浴血兵锋[精校版]带着系统来大唐[精校版]大明守村人万历十五年调教太平洋[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逍遥游[精校版]国色生枭[精校版]十国千娇[精校版]铁器时代[精校版]红楼之挽天倾天官权臣寻秦记我大哥叫朱重八[精校版]宋北云[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北宋大丈夫[精校版]混在三国当军阀[精校版]萌娘三国演义[精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