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盼他到时不要不敢见我才好。”
说罢他便起身匆匆离去,昭华大松一口气,软倒在榻上。此时她才察觉,自己后背的布料都被冷汗浸透了。
潘灵儿向门外看了眼,凑到昭华身边小声问:“消息可送到了?可还有什么需要我做的?”
点了点头,昭华道:“你只装作不知情便是,别的一概不用管。”
“哦”了一声,潘灵儿半晌才垂眸缩回原位。
夜如浓墨,北风咆哮,策马驰骋在野地里的骑士们人人热汗满头,神情疲倦中难抑兴奋。
不为别的,只因这是他们出京的第二夜,经过这两天两夜接连不断的极限奔袭,竟陵郡已近在咫尺,有眼力好的人,甚至已经能遥遥望见竟陵守军驻扎在城外的连绵营帐。
领头的骑士缓辔而行,待其余人等都缓过气儿来,才带领众人牵马来到竟陵守军营地前。他们并未刻意隐藏身形,哨楼放哨的士兵立即便发现了他们,“站住!什么人胆敢夜闯军营?”
领头的骑士抬起头让他看清自己,“我们是京中禁军,有要事报与范太守。”
哨兵细细打量他们,见这一群青年男子,虽都满身风尘、面容困倦,却人人身姿英挺,尤其领头这位,周身气度雍容不凡,顿时信了三分,客气地请他们稍后,自己匆匆去请守将了。
片刻之后,一名衣着随意,显然才从被窝里被挖出来的男子朝踟蹰着此处而来,他在这一行人数步之外站定,“在下竟陵守将陈显,敢问诸位禁军的弟兄是谁派来?有何要事?”
“我等乃是奉魏太傅之命前来。”领头那人不慌不忙地喝了一口水,握着水囊哑声道:“至于为了何事……既是要事,自然要等见了范太守再当面同他说。”
说罢,他一抬手,身侧立即有人出示禁军令牌。
陈显细细看过无误,又见面前此人容貌俊逸,风度从容,嗓子虽因疲惫而沙哑,但难掩其上位者气息,想到此前派弟弟往建康送的信,一算日子,心里已然确信,当即引人往城中而去。
“禁军诸君请在此稍等,我这便去请范太守前来。”
将一众人等引至太守府邸后,陈显转身匆匆而去,待他走后,一干人等各自在厅中或披甲或洗面,唯有方才领头那人在左右侍奉下,褪下被汗水打得湿透的禁军常服,换了一袭玄衣纁裳,戴上通天冠,转过身来,赫然是一副锦国皇帝接见臣子时的装束。
此人自是裴玄,他一理蔽膝,径自在上首落座,不远处来人的脚步声已传入耳畔。
第112章
“来的是魏太傅所派遣的禁军?可能确认?”
“我已看过他们的信物,确是禁军无疑。”
范宁边走边兴奋得直搓手,“定是太傅收到信,遣人相助于我来了!”
相较于他,陈显显得忐忑不安,“太守,要不然咱们还是算了吧,若你与魏太傅密谋之事被陛下知晓,定会吃不了兜着走……”
“胡闹!人都到了,如何还能反悔?再说了,便是陛下知道了又怎样?”范宁低声呵斥着,伸手向门推去,“纵使他是真龙,来了我们竟陵也得盘……陛、陛下?!”
厅中主位坐着的青年,着玄衣纁裳,头戴通天冠,他神情肃穆冷然,眉眼间虽带有倦色,周身气势却磅礴。随着范宁推门而入,身侧数十名披甲亲卫一起侧目向他看来,威压之下,范宁不自觉膝盖一软,跪倒在地。
不明就里的陈显忙跟着跪下。
“范卿识得朕?”
裴玄低沉沙哑的声音传来,范宁只觉脑内一片恍惚,嘴唇不由自主地开阖,“虽不曾见过陛下,但身着皇帝常服,又如此威压凛然之人,必是天子无疑。”
“是么?”裴玄笑了一下,“不是朕,说不定是魏太傅呢?”
此话一出,范宁心底里藏着的最后一丝侥幸也消散了,但他能从北境南渡而来,又在竟陵这等前线重镇支撑许久,自然是有几分本事的,重压之下,反倒强行冷静下来,竟昂首看向裴玄,“陛下既然亲自来此,想必是知晓了我写给太傅那封信中的内容。臣自己做下的事,没有什么可辩驳的,只请陛下当面听我一言。”
裴玄默然无言,冷冷看着他表演。
“陛下去过北境么?亲眼见过北羯人么?知道北羯人是如何残杀汉人的么?臣出身阳都范氏,自阳都至江左,迢迢上千里,这一切,臣都见得多了!”
“北羯势盛,而大锦势弱,原该韬光养晦、安抚民生,陛下却穷兵黩武,大肆北伐,以至于褚珩章战死,十万将士被围困襄阳城——这究竟是谁人之过?究其根本,到底陛下生于建康长于建康,若非有我一事,恐怕陛下自出生起,就没出过建康宫的宫门吧?”
范宁越说越起劲,顶着亲卫们几乎能吃人的目光慷慨激昂地道:“如今陛下奔袭至此,看似英武果敢,实则也不过是害怕战败后将受千夫所指,所以才来逼着臣去送死罢了!可是陛下,局势败坏至此,乃是朝廷经年积弱所致,又岂是我竟陵区区五千军士能挽救的?臣不愿麾下将士们平白送了性命,哪怕因此在陛下面前背上悖逆的罪名,臣也无悔!”
“说完了?”裴玄淡淡道。
大约是没想到他的反应如此平淡,范宁怔了怔,撇过头梗着脖子不说话。
“你方才问,朕有没有去过北境,有没有见过北羯人杀人……朕虽出生江左,不曾踏足北境,但北羯人确是见过的,不仅见过,死在朕手中的北羯人都不知凡几。”对上范宁微微诧异的眼神,裴玄漠然依旧,“朕曾借‘裴七郎’的身份,指挥京口战事,那北羯大皇子石安国,便是败在了朕的手中。”
“正是因为同北羯人交过手,知道他们的斤两,朕才下密旨令你率军奇袭,朕并不认为这是平白送死,相反的,朕觉得此招有胜算,而且胜算不小。至于你口口声声说的不愿麾下将士送命……”裴玄抬眸,冷睨着他,“范宁,你究竟是不愿将士们送命,还是不愿自己送命?”
“你若真心爱护将士,好,只要你自刎于此,朕立即离开竟陵,调令别郡兵马,绝不叫竟陵守军受损!”说着,裴玄侧头看了眼姚子昂,姚子昂当即抽出腰间短刀掷于范宁面前。
“范太守,请赴死吧。”
范宁已然抖如筛糠。
那柄被丢在自己面前的短刀,刀身泛着银色的光泽,微微晃动着,仿佛在嘲笑着自己的软弱。
他的手颤抖着拿起短刀,在自己颈间比了比,终是不忍下手,又抬眼望向裴玄——数十个亲卫护在他身侧,一齐瞪着自己。
“当啷”一声,短刀掉回地上,范
宁哭号着叩首不止,“求陛下饶命!臣愿将功折罪,率军去偷袭石观棠!求陛下饶我一命!”
听了全程的陈显早就回过神来,看着范宁的眼里是浓浓的失望。
他从北境流亡至竟陵时,已经奄奄一息,是范宁从死人堆里把他挖了出来,给了吃穿,见他颇有天赋,还让他参军,此后一路提拔,到了如今守将的位置。
他曾发誓要奋勇杀敌,既是报效家国,也是向范宁报恩,可看着此刻范宁萎靡在地,痛哭流涕的样子,他哪里还有什么不懂的?
什么“不愿麾下将士们平白送了性命”的,都不过是托词,究其根本,是他范宁怕了北羯人,不敢上阵杀敌,他贪生怕死而已。
裴玄的目光移到他身上,“陈显。”
听到陛下竟然叫自己的名字,陈显惶恐不已,忙拱手以对。
“你是竟陵守将,你以为竟陵守军战力如何,可堪与北羯一战?”
“禀陛下。”陈显勉强压下如鼓的心跳,镇定道:“竟陵郡虽久未大战,但身处前线,时常遭遇小股北羯军,将士们都是能战的。且军中同袍大多是流民出身,无不盼望收复故土,自平北将军重夺襄阳的消息传来,人人欢欣鼓舞,都渴望参与北伐,建立功勋!”
“朕想亲自领兵,奇袭襄阳城下石观棠所部,可能成吗?”
“能为陛下驱策,臣等万死不辞!”
“很好,既如此,就不必劳动范太守了。”裴玄说着,缓缓起身向范宁走去。
听到不用自己上战场,范宁庆幸之余,又莫名不安,眼见陛下走来,正欲俯首,左右肩膀却被亲卫牢牢钳制住,再一看,陛下手中不知何时多了柄长刀。
他登时惊骇欲死,张口正欲哀求,裴玄手中的长刀已然抬起、劈落。
血光四溅,人头落地,咕噜噜滚到裴玄脚边。
“若非想让城中将士看清你的真面目,你以为朕愿意同你废话?”收刀回鞘,裴玄一脚将范宁人头踢开,尚且染满鲜血的手将已经看呆的陈显扶起。
“陈卿,”裴玄定定看着他,“朕与皇后,曾在京口城与流民同吃同住,知道你们过的是怎样的日子,自那时起,朕便起誓,终有一日,朕将扫灭北羯,收回失地,复兴大锦山河,让离散江左的北境百姓们,得以重回故土。”
“陈卿,你可愿为朕,为大锦,为这天下百姓效命?”
室内血流满地,腥气四溢,室外一抹月光斜切入窗,照在陈显眼中,清明一片。
他深深拱手躬身,“臣,愿意!”
围困襄阳的第十五日,两封急报被送到帅案上,一封来自邺城,一封来自建康,石观棠一一拆看,嘴角的笑意越来越大。
石安国在一旁好奇得团团转,他极力压下自己从石观棠手中夺信的冲动,问:“信上头到底写了什么消息?你别笑了,倒是说啊!”
“一个是好消息,父皇他已压服朝中老臣为我们增援,五万援军不日将从邺城出发。”石观棠说着,将邺城送来的那封信轻轻放下,又拿起那封来自建康方向的信,“至于这个么……”
石安国急问:“这个如何?”
石观棠微微一笑,“是个更好的消息。”
“锦国皇帝想让竟陵郡太守率军偷袭我们。”
石安国眉心猛地一跳,“这算什么好消息?纵使我们提前得知此事,兵力也摆在这里,总共就三万人马,围城勉强可以,若是遇袭,襄阳城中守军再乘势而出,岂非大难临头!”
“兄长且听我说完。”石观棠笑意不减,“那竟陵郡太守畏战,不肯为锦国皇帝效死,是以借魏桓之手转达,愿与我们讲和。”
石安国张大了嘴,有些不敢置信道:“世上竟有这般贪生怕死之徒?”
北羯人以战死沙场为荣光,以病死床榻为耻辱,是以每每征战,北羯士卒都骁勇无匹,石安国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怎么会有人怕死怕成这样。
“若非如此,我又岂能得知这等绝密的消息。”
石观棠将那封信递了过去,石安国猛地一把夺过,一目十行地看完,眼中激动几乎满溢,“好,太好了!只需要让那什么太守拖延上一段时间,等邺城的援军到了,襄阳城必破!”
石观棠却幽幽道:“难道仅仅夺回一座襄阳城,兄长就满足了?”
霍然抬头,石安国紧盯着他,“你的意思是……”
“此次南征,咱们本就打着直捣建康的主意,不过是因为襄阳城一战损兵折将,这才无奈作罢——可如今破城在望,待我们入城将那十万锦军屠戮而尽,竟陵的太守又是那样一个废物,届时谁还能阻挡我们踏平江左?”
他语气平静,眼中却爆发精光熠熠,石安国竟一时为之所震慑,片刻之后才道:“你意欲何为?”
“魏桓此信倒是提醒了我,竟陵太守虽是冢中枯骨,他手下兵马却是实打实的,在邺城援军抵达之前,不能有半点闪失。”
石观棠沉吟片刻,转向石安国定声道:“我拨给兄长两千兵马,请兄长携此信,以和谈的名义去竟陵邀那范宁出城会面,届时便可趁机杀了范宁,夺下竟陵,待我破襄阳后,再与兄长汇合,咱们一同领兵南下。”
出乎意料的,一向好战的石安国却没有即刻答应,他以一种古怪的眼神看着石观棠,“你……你就不怕我领了兵马后顾自而去?”
石观棠轻轻一笑,“我以诚待兄长,兄长必不会相负。”
石安国深深看了他一眼,没再多说什么,转身大步而去。
当天下午,石安国奉命领精兵两千,南下竟陵。
第113章
石安国既去,公仪老头儿自然同行,他策马跟在石安国身旁,几次转头细细打量他,终于惹得石安国发问:“先生,你今日老是看我作什么?”
“殿下此番受六殿下派遣出兵征战,老朽看着,竟无怨愤之意?”
说话时,公仪老头儿紧盯着石安国的双眼,捕捉到他眸底掠过一丝茫然,旋即又归于平静。石安国道:“先生不问,我竟还不觉得,虽是受老六指挥,但我此番是为北羯出战,便没什么好怨愤的。”
公仪老头儿压低了声音,“殿下可曾想到,纵使你成功打下竟陵,捷报传回邺城,陛下和诸位朝臣,也只会觉得是六殿下指挥得宜,这功劳可落不到你头上多少哇!”
“这个消息本就是老六打听到的,主意也是老六出的,我此前损兵折将,如今能够将功补过就很不错,战功……没有便没有罢。”
最后一句,石安国说得艰难,然而话既已出口,他反倒松了口气似的,整个人都泄下来。
公仪老头儿看着他,眼神复杂,“那以后呢?”
“什么?”
“老朽指的是班师回朝以后,六殿下立此战功,朝中那些左右摇摆的墙头草恐怕就会立即向他伏倒,届时陛下必定立六殿下为储君,到了那个时候——殿下,你又该如何自处呢?”
【架空历史】推荐阅读:簪缨缀玉含珠攻玉她被赶出侯府后瞒着首辅生了崽宦宠折青欢表姑娘她超甜枕边娇色尤物哑妾姽婳间迫嫁疯骨弄娇夺她折竹碎玉白月光替身佛系日常猎户养橘日常卸甲将军家的美娇娘汴京美食录师叔元配显国公府霸王宠姬福娘娇妻吴府的那个妾明月曾照小重山我妻慈悲笨蛋美人逃婚后探花恰逢雨连天一枕山河闺违古代二婚家庭娇卿佛诱我心小金枝田园王妃:空间灵泉有点甜外室薄情裙下臣龙香拨他的暗卫玉荷失忆贵妃承宠记战死的相公回来了侯爷的打脸日常夫人盼守寡说好的洁癖呢?小两口儿樱樱养猪汉的寡妇妻摄政王的娇宠病美人继室她娇软动人青女恰与梨花同梦匪他思春宠上心头琅妻嬛嬛佳偶休妻实录失忆后我宠冠六宫小豆蔻竹坞纸家病娇的白月光公主撩夫攻略恃宦而骄元宝儿换嫁掌上芙蕖灼华王爷,能不能不撩我!何处寄相思囚妻虞娘朕不想活了自古养成空余恨祯娘传稚子将军有话要说心动也行动神卜妙算陛下有个黑月光与宿敌成亲了他的小皇后朕的太妃谁敢动千岁千岁千千岁大晋如此多娇相府美人艳宠猎家小娘子臣领旨折姝梨照金巷童养夫位极人臣后逃荒到草原后瑜珠哑女残疾王爷站起来了引诱的清冷男主他黑化了女相皇命难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