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妈妈那一阵子实在心惊胆颤,生怕侯爷为了替夫人出气,将自己处置了。
好在祈瑱知道裴夫人失了颜面,便是恼下人不敬程嘉束,到底不好再发作,以免再惹裴夫人不快。
如今冯妈妈也知道自己惟有裴夫人这一条生路了。故而这阵子格外殷勤。裴夫人交待的差事,更是打起十分小心去应付。
不过半日,冯妈妈便打听得清清楚楚,跟裴夫人回话。一进内室,便见裴夫人跟李珠芳在喝茶聊天。
这些时日,平日里二少爷跟先生读书,李珠芳便日日在裴夫人跟前伺候,裴夫人心情悒悒,也多亏李珠芳安慰排解,姨甥二人竟比从前还要亲厚几分。
冯妈妈见过礼,便将打听来的事情说了:“说是那边的少爷要去书院读书,侯爷要挑几个书僮过去伺候。”
李珠芳垂首不语。
裴夫人却捏紧了手中茶盏,冷笑一声:“又是为了那孩子。”
从前祈瑱便往别院添过人,只那个时候,她顾及母子情份,不想因程氏跟儿子生分,故而对那边的事情便索性不理,图个清净。
只是如今,儿子的心全然偏向程氏,半点没将自己这个母亲放在心上。她若再如从前一样,对那边的事情不闻不问,只怕到头来吃亏的是自己。
裴夫人便道:“这事儿你继续留意着,看是选了哪几个,把那几个人的底细打听清楚,再来回我。”
打发了冯妈妈,裴夫人胸中依旧堵着一股火气。她这些日子,一听到别院那边的消息,便火气上涌。
转头看李珠芳,正低头摩娑手中帕子,心头不由一软。这个外甥女,对自己一直都是贴心不过。便是亲生女儿,也不过如此了。虽然知道她孝顺,可从前自己挂念儿子,还是一心想替儿子娶个高门贵女,这才能跟儿子般配,如此有贤妻娇妾,再生个嫡子,一家人和和气气过日子,再美满不过了。
可自己一心为儿子打算,却是没有落着一点好。如今她也是心灰意冷了。养个儿子,竟是个白眼狼。如今只为了一个乡野里长大的小子,便由着程氏踩自己的脸面
。
若真再娶个高门贵女进来,是个知礼的倒罢了,若又是个不知礼的泼妇,将儿子的心勾了过去,对自己不孝,难道还能指望这个白眼狼儿子给自己出头?到时候人家夫妻和睦,自己这个老婆子又算什么。
索性自己也少替旁人操心,只管跟珠芳和晟哥好好过日子算了。如今看来,自己将来能倚靠的,竟然只有自家外甥女和晟哥儿了。
孩子不养在身边,就是不亲。瑱儿自小跟着他祖父长大,眼里便没有自己这个母亲。晟哥儿就不一样了,他是在自己跟前长大的,性子又乖顺听话,定然不会跟他那个白眼狼父亲一样。
又过得几日,冯妈妈又来回报:“侯爷选了四个小厮,都是十三四岁大的年纪。又将府里一位先生也派过去了,说是给那边的少爷上课。”
又将几个小厮的来历一一说了:“四个都是从家里挑选出来的。两个是庄子上挑出来的,两个的家里人现都在府里当差。庄子里选出来的有个李四柱,他哥哥是侯爷的亲卫。”
裴夫人便道:“李四柱和另外一个庄子里的不用理。你去府里那两家,这般……”
冯妈妈一边听一边连连点头,还拍着胸脯打包票:“老夫人放心,老奴一定把这事儿办得妥妥贴贴!”
四个小厮很快送到了别院,都是与祈彦差不多大的年纪。便是身量,也皆与祈彦差不多。
几个人都是祈瑱筛选过的,程嘉束也没有什么可挑的。只是指了两个跟彦哥儿形貌相当,瞧着顺眼的做了书僮,各自起名叫易书,易墨,以后随祈彦一起去书院。另外两个身量矮小些的便留在别院伺候,分别起名叫长青,长茂。
而新来的先生也在别院住了下来,开始给祈彦上课。
第92章 裴夫人的怒火
如此两三个月过去,在别院的下人多有家人在府里,隔了阵子也会回京探望家人。冯妈妈得了消息,便细细打听了,回来跟裴夫人回话。
“那孩子现在叫易书,跟着那边的少爷读书。还有一个叫长青,这回当值,没有回京。
说是现在没有去书院,天天依旧在家读书。咱们府里过去了一位唐先生,现在在给他讲课,整日里讲些什么家世,亲戚,都是些人名,他也听不大懂……”
冯妈妈说着,见裴夫人没有反应,不由奇怪抬头觑了眼裴夫人。
却见裴夫人面色铁青,整个人仿佛僵成冰块一般,透着森森寒意。
冯妈妈吓得一抖,赶紧低下头,再不敢再往下说了。
裴夫人此时已被怒火与失望笼罩。
府里的养的幕僚只有一位姓唐的,叫唐季。
此人裴夫人却是知道的。他才学平平,只有一样擅长,便是对京中地方,各处的豪族世家的家世来历,如数家珍。此人本就是没落世家出身,年少又好游历交友,去过不少地方,见多识广,于世家谱系极为熟识。
前几年祈荟年的丈夫要去江宁赴任,还特意来祈家跟唐先生请教过江宁当地各大世家的情况。也是为着这个,裴夫人才知道这个唐季的长处。
这样一个人,阿瑱让他给那孩子讲课,能讲些什么,不问可知。
裴夫人的神情狰狞至极,她大口呼着气。惟有这样,才能压下胸中砰砰直跳,似要蹦出胸口的心脏。
只是她浑身却似被烈焰焚烧一般煎熬痛楚。
纵然知道儿子中意程氏养的那个儿子,她也没有想到,祈瑱竟然就真想着立程氏的儿子为世子。
这就是她养的好儿子。她寄予厚望,满心指望着下半生都依靠他的好儿子。
明明知道自己厌恶程氏,明明知道自己不喜彦哥儿,还想方设法给他铺路。
那孩子才多大点儿,就这么着急把他扶上去了?
祈彦做了世子,那晟哥儿怎么办?
自己尊荣半生,老了老了,难道要看着仇家女儿的脸色过日子?自己从小捧在手里里,金尊玉贵养大的晟哥儿,难道要对着那个乡间长大的孽畜俯首低头?
那祈彦自幼跟他娘在乡间长大,日日被他那个娘教唆挑拨,难道就不恨自己这个祖母?便是不恨,孩子不是自己养大的,就不会跟自己贴心。阿瑱自小在祖父身边长大,平日里瞧着对自己这个亲娘还算恭敬。可是一旦出了事,却还是只护着媳妇。
祈彦这是隔了辈的孙子,跟自己没有情份不说,又在那样一个亲娘身边长大,又岂会孝敬自己这个祖母?
裴夫人手紧紧攥着椅子扶手,手背青筋突起。
她不允许。
她绝不允许自己的晟哥儿对那个孩子低头,亦绝不能接受自己将来要看程氏的脸色过日子。
……
在璞园跟着唐先生学了大半年的谱系世家,到了秋季,祈彦便又去了槐山书院读书。
他从小一个人在别院长大,如今乍去书院这种地方过集体生活,颇感新奇。书院又有许多同龄人可以玩乐,纵然祈彦的性子跟祈瑱有几分像,都是内敛之人,可是半大孩子,到底是喜欢跟同龄人相处,故而在书院竟是如鱼得水一样。每次回家,提起书院生活,也是滔滔不绝,看得出是真心喜欢在书院读书。
程嘉束心中安慰,更觉得廖先生的提议不错,彦哥儿这般大的少年,就该去书院,跟同龄人相处才是。
她如今在别院的日子过得悠然自得。不需操心彦哥儿事,又无琐事烦恼,平日里不过是莳花弄草,或者跟石婶聊天,或者偶尔找冬雪说说话。有时候便也想,若日子能一直这般过下去,倒也不错。
只她自己也知道这样不现实。祈瑱在京直营已经做了五六年,迟早要调回京去。而她是祈瑱的妻子,终有一日,她还是要面对京城的一切。
果不其然,这些时日,祈瑱回别院的次数便少了许多。从前他几乎天天过来,一个月不过回京三四次。近一个月,倒几乎日日往京中去,也就往别院来了两三次。
上一次回来还是三天前,然后昨天便使唤了个亲卫过来传话,道是近一个月都没有空回别院,叫程嘉束自己小心,又往别院加派了些护卫巡守望,越发叫程嘉束感觉到有些风雨欲来的味道。
果然,几日后,京中便传来消息,皇帝龙驭殡天。留下诏书传位齐王。虽然未得封太子,可既有诏书,新皇便名正言顺波澜不惊地承继了大统。
只是虽然表面风平浪静,私底下却免不了些暗潮汹涌。尤其是卫王一派犹有势力。祈瑱于此时镇守京直营,正是要紧的时候,务必要保证新皇登基大典之前,不会掀起一点风波。
只这些却与祈彦不相干。书院不过是在皇帝殡天之时放了一个月的假,然后便又继续上课。书院里的学子们大多年纪不大,有功名的不过廖廖数人,这些个朝廷大事,尚且影响不到他们身上。
祈彦亦不觉此事跟他有什么相干。他只知道今日是休沐日,又到了回家的时间了。书院虽好,可回家也叫人开心。
祈彦满心想着回家,跟着书僮易书上了马车,并未留意到,自家马车这边一动,书院门口的两骑人马也随即悄悄跟了上来。
虽是休沐日,可也不是每个学生都会回家。寻常人家,出行不便,许多人都是两三月才回一次。也就祈彦挂念母亲,加上自家有马车,出行方便,才会半个月便要回家一次。
才出书院门还不显,待到路上行人渐少,跟在自家马车后的两匹马蹄声便明显起来。祈彦听后面那不疾不徐跟着的马蹄声,疑惑地掀了车帘后看,见到后面跟着骑马的二人。
祈彦奇怪问易书:“后面跟着的二人,你可知道?”
这个易书,做事伶俐,说话也讨喜,祈彦挺喜欢他。虽说祈瑱是给了他两个书僮,祈彦平日里还是更喜欢叫易书跟着。
此时的易书却是眼神躲闪,含糊道:“这,这是侯爷派的人。道是近
来京里不太平,所以多派了两个人保护少爷。”
又不待祈彦吩咐,竟自转头催促车伕:“老刘,你快些赶车。咱们早些回去。”
马车登时又快了几分。
祈彦看着易书的背影,抿紧嘴唇没有说话。
只过了一段路,车伕老刘却没有跟往常一样在大道上走,反而转弯拐进了右边一个小道上。祈彦原本就觉得不对,此时更是知道不对,转头便喝问老刘:“为何不走大道,改走小道了?”
老刘没有回答,反而是易书支吾道:“想来走小道绕近路会快些罢。”
祈彦冷眼看着易书,易书视线躲闪,竟不敢跟他对视。
祈彦喝道:“老刘,停下!”
那老刘背影瑟缩了下,只是非但不停,反而扬鞭抽马,将车赶得更快了些。
祈彦此时再傻也知道了,易书跟车伕老刘都有问题。
此时离大路还不算远,若是自己这个时候跳下马车,跑回大路上,说不得还能回书院找人求援。
祈彦打定主意,便想钻出车厢,只是他刚起身,便被人拦腰抱住。
祈彦看着抱住自己的易书,满眼不可置信。
易书不敢看他,只胳膊却是将他死死抱住,不许他下车。
而后面马蹄声已是近了。
既知不能下车,祈彦脑子飞速转着。
易书与车夫,跟后面跟着的两人显然是认识的,行为如此鬼祟,显然是不怀好意。若是自己再任由他们这么将自己带走,他们本就人多,或再与其他同伙汇合,只会更难对付。
祈彦虽然年少,却是个坚毅果断的性子。既已看清楚形势,当即便做了决定,只能先下手为强了。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只是自己与母亲偏居别院,与外界素少往来,平时结识的人不过是些村民樵人,贩夫走卒罢了。是谁能收买得了贴身书僮,又要挟持加害于他?
祈彦脑子里思绪翻飞,面上却是不显,托赖母亲告诫,他自习了武之后,身上利器便从不离身。
见易书只是抱住自己的腰身,因着心虚,头还转向一边不敢看自己,祈彦便缓缓伸出手,从靴子里抽出匕首。
趁着易书不防,整个人后仰,将易书压在身下,然后一只手顺势死死捂住他的嘴巴,另一只手握着匕首迅速朝他脖子狠狠割去。只见大股鲜血从脖子动脉中喷出,他顾不得恶心害怕,又往脖子上割了一刀,这才弃了匕首,两只手死死捂住易书的口鼻,不叫他发出一点声音。
易书被祈彦制住,只能从喉咙里发出“嗬嗬”之声。祈彦两手牢牢捂住易书的嘴,身子也压在他身上不叫他挣扎。
因着两人缠斗,终究闹出些动静,彦哥儿怕前头的车伕起疑心,便大声斥道:“易书,我不过是想到车前头看看,你拉着我做甚?”
然后自己又压了声线,憋了嗓子,装作易书的声音,含糊说道:“喛,少爷,少爷莫气……”
这般有问有答地说了两句。片刻之后见易书彻底没了气,不再动弹,又捂了一会儿,才轻轻将他的尸体靠在车窗边。
祈彦见易书的血迹浸得身上都是,又用一边的被褥盖了血迹。将匕首上的血迹擦了擦,重新塞进靴筒,接着又掀开车厢里头一个小盖板,拿出一把利斧,紧紧握在手中。
他深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平稳,道:“你让开些,我要叫那护卫过来,有事问他。”
然后自己又含糊着低低应了声是,又接着便扬声,带着些怒气道:“后头那人,你过来,我有话问你!”
【穿越小说】推荐阅读:如何阻止男主发疯年代文小反派的极品后妈[八零]我这尴尬的重生[年代]宣妃娘娘养娃日常(清穿)[三国]我,呼风唤雨据说我是早逝白月光[快穿]卷王的六零年代真千金亲妈快穿回来了[穿书]和大佬穿回七零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成为男配弟媳后七零之我要招赘漫画路人的我成了白月光五十年代军工大院六零小片警爱吃瓜爱工作八零年代娇艳大美人阴鸷暴君他人很好呀!古代小夫妇在八零退下,让朕来北宋县令庶女大国小鲜(科举)江家食肆经营日常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书香世家(科举)七零假结婚日常[双穿]六零之杀猪匠的早逝闺女大院美人处对象日常[七零]清穿之婉贵妃陈氏顶级绿茶穿成年代文亲姐穿成年代文的病美人[七零]九十年代随夫进城砸锅卖铁去上学彪悍姨母清宫养娃日常权臣的恶霸闺女为夫曾是龙傲天香江大厨[八零]穿成年代文反派摆烂亲妈我阿爹是年代文男主对照组小巷日常[八零]七零我靠吃瓜系统变美五零年代女军医末世女在六零肉联厂(快穿)强制沦陷锦鲤学霸她超甜[穿书]当炮灰替身的我死后逃荒种田:幸好我有随身超市年代:缺德反派们长命百岁了三千界(穿越)这个炮灰女配我不当了让你代管花店,星际灵植复苏了?我以为我拿的救赎剧本满级师姐的魔法校园日常恶毒后妈不好当甜妹在哨向世界苟成万人迷小师妹为何那样在骨科医院开饭馆[美食]我在古代靠种植药材发财致富市井生活日常七零夫妻回城日常姜姬七零娇气小媳妇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下乡妹妹高考回城[七零]咸鱼美人嫁给卷王厂长[七零]论穿书女配的自我修炼为了攻略病娇在死亡边缘反复横跳(穿书)穿进赛博游戏后干掉BOSS成功上位七零糙汉宠娇气锦鲤美人星际美厨挖矿日常穿成七零恶毒原配穿越之彪悍农门妻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八零乡下小女工踩点暴富!带着空间穿六零:我继承亿万家产降临日[末世]穿越女的八卦日常(穿书)黑莲花攻略手册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八零之都别碍着我捡漏我不做人了[星际]元婴大佬的快穿之旅穿成假千金她妈摆烂,摆烂,摆烂!!!六零重组家庭苗疆少年是黑莲花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郡主穿七零后摆烂装穷[空间]成了状元郎的小妾十九世纪女作家穿越之锦绣佳妻奸臣之妹外室国子监小食堂穿成女儿奴大佬的前妻第九农学基地表演科今天也想与侦探同归于尽BOSS她真不一般[快穿]你有钱,我有刀相错大佬后我去随军了[七零]年代快穿:改变悲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