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暴君的菟丝花 第152节

作者:筱月月
庐江和淮泸郡都和江州息息相关,柳氏有了姚家助益,这些年来上下打点,官员收受贿赂不少。
说起来这几位大人,桑晚也见过。
从南国回京时,路过滨州,滨州知府被萧衍之杖毙,杀鸡儆猴,他们可都看在眼里。
元德清厉声呵斥:“噤声——!”
萧然听得热血澎湃,待大殿再度安静时,他走到殿中,
“奸佞已除,北凉自不用带兵勤王,以助陛下,现将先帝密旨奉上,永绝后患。”
至于北凉的半块兵符,他刚到京中的第一日,就已被萧衍之威逼拿了去。
元德清走下玉阶,给帝王呈上。
今晨的事件虽一桩接一桩,臣子们还是惊异,原来当年豫王被支去北凉封地,并非与先帝生了隔阂,而是保皇家血脉,韬光养晦。
若帝王斗不过姚家,北凉兵力强盛,可直抵京城,带兵勤王,以保晋国江山后继有人……
萧衍之没接,反而将郑志辉的那份密旨,一起放在元德清手中。
说的轻描淡写:“拿去殿外,烧了吧。”
元德清听得手一抖,险些将先帝的两份密旨滑落,捏紧后匆忙跪下:“奴才不敢!”
臣子们也齐刷刷跪地劝言:“陛下三思!”
桑晚咬唇无言,连呼吸都屏住了,满脸担忧。
却也明白在这种紧要关头,她更不能出声说什么。
萧衍之看向唯一站着的孟涞,欣慰道:“孟爱卿?”
孟涞脸上已无往日那副不着调的模样,一本正经跪下:
“先帝在位时,臣状元登科,也曾鲜衣怒马,奈何夫人为世子所害,不堪其辱,投河自尽。臣早朝告发,先帝命大理寺查案,世子面上无光,报复于臣,家中母亲不日便于江州暴毙!”
“先帝虽暗中为陛下铺垫,助您夺权,但那些年里,无辜官员及百姓遭遇荼毒者数不胜数,陛下外祖一家横死,臣如今举目无亲,都是例子!”
古往今来,还没人像孟涞这般胆大,敢当堂质问先帝!
大殿上东陵婧听得频频侧目,满眼欣赏,提到世子这些恶行,真是解气。
他慷慨激昂,无视诸多朝臣的议论纷纷。
“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今陛下继位,百姓安康,晋国羽翼颇丰,是天下人所希,臣愿代劳,烧烬先帝当年密旨,功过相抵,就当解开陛下多年心结,更是以慰亡灵。”
“臣自知说了不该说的话,已然僭越,自请革职,请陛下允臣——辞官离京!”
桑晚眉头紧蹙,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若大仇得报,孟涞在这世上再无眷恋,还有继续活着的信念吗?
姚绍明不可置信,孟涞居然拿命做赌注,说完这番话,再亲手烧了先帝圣旨,简直就是亵渎皇权,挑战天威!焉有命活?
姚安志笑声爽朗,这怎不算和先帝一起,被钉在晋国的耻辱柱上?也是“青史留名”了!
萧衍之命元德清将先帝密旨悉数交给他,声音雄厚有力:
“传旨,内阁首辅孟涞,加封一等公爵,赐号文国公,若无圣喻,不得离京;另派其亲自盯刑,监斩姚氏一族!”
孟涞跪着还未起身,双手接过元德清送来的密旨后,面容抽搐了下。
苦笑道:“陛下,臣哪里有半分文人的样子?”
文这个字,放在他身上十分难言,就好像是为了刻意提醒他是个文人,才有的封号。
萧衍之并不理会,“抗旨不尊,可是株连的大罪,回头朕让龙影卫去法华寺,把你供奉了多年的长明灯浇灭,孟大人岂非得不偿失?”
桑晚忍笑连连,安顺躲在屏风后,连带着也笑了起来。
要说孟涞还有什么在意的东西,恐怕也只有这些了,萧衍之惯会威胁人。
孟涞撇撇嘴,轻声嘟囔了句:“小儿做派!”
“孟爱卿何不大点声说?”萧衍之耳力不错,挑笑问道。
孟涞恢复了一贯厚脸皮的模样,郑重叩首:“臣领旨,谢恩!”
听到这,桑晚暗暗松了口气。
孟涞此般做派,也有一半的原因是做给旁人看的。
不能对先帝言之凿凿后,还心安理得,不表个态,恐遭人诟病。
但他只猜到帝王不会放他离京,却没想到还加封了爵位。
至于监斩官一职,简直正合他意,大快人心!
孟涞起身,走到殿外,立时有小太监搬来炭盆。
萧衍之高坐龙椅,看的十分清晰,压了他这么多年的两份密旨,被孟涞逐一丢进。
火苗窜起,很快被烟气吞噬。
“追封生母姜太妃,为温惠穆昭太妃,让翰林院拟旨,连同立在江州的衣冠冢一起,昭告天下。”
他的母亲姜氏不是罪妃,他外祖一家,更是清廉正直,一心为民。
萧衍之声音不大,仍旧看着殿外飘忽不定的火苗,就像孟涞说的,全当解开他多年的心结,以慰亡灵。
元德清心底生涩,躬身应下。
孟涞还没回到殿内,就见方才那小太监引着慧明到了殿外。
“启禀陛下,法华寺住持慧明方丈到。”
第115章
殿外的火苗已经渐渐变小,侍从跪了一地,孟涞面容一本正经,却站的笔直,并未跪地。
他对皇权不是没有敬畏,只是腐朽的王朝终究走向灭亡,先帝醒悟的太晚,已无力抗衡姚家,这才酿成那么多无辜的悲剧。
孟涞看着炭盆里的灰烬,迎着元德清洪亮的一声“宣”,在慧明身后慢悠悠,一同走进宣政殿,站回臣子序列中。
桑晚心跳加剧,她知道慧明此行的目的。
慧明在京中乃至晋国,都威望极高,又是前住持的关门弟子,已修得法师境地。
京中盛传他通晓人心,可算天意,慧明方丈一签,终身难求。
他冲皇帝见了礼,臣子们无不好奇打量,素日里即便去了法华寺,也没有机会能见到这等高僧。
萧衍之明知故问:“方丈此来,所为何事?”
“回陛下,近日流言盛传,京中人心动荡,于社稷无益。老衲隐见天意,实在无法坐视不理。”
慧明神色严肃,娓娓道:“数月前秋狝结束,御驾至法华寺,老衲曾为桑姑娘解签,本不愿道破天意,但今时今日,即便遭受天罚,也想替姑娘正名,言辞冒犯之处,还请陛下恕老衲无罪。”
殿中低声的议论不止,谁能想到,慧明竟为桑晚解过签!
萧衍之不假思索:“准。”
只见慧明敬意十足,冲萧衍之和屏风后的桑晚躬身作揖。
“陛下登基五载,煞气萦绕,暴戾恣睢,素有暴君之名,长此以往,晋国必有倾颓之象!”
“但自姑娘入宫后,陛下的脾性便温和许多,单是血光之灾,都因姑娘而避开,可见姑娘并非传言中的克夫,而是旺国。”
殿中议论声颇大,姚安志气急败坏,抖着手指责慧明:“一派胡言!”
“老衲与姑娘仅一面之缘,若非事关晋国国运,岂会急着请旨求见?”
慧明字正腔圆:“是非对错自在人心,老衲年事已高,恐命不久矣,道破天意,更是愧对佛祖,自要赎罪。只是不愿看江山覆灭,生灵涂炭罢了。”
“阿弥陀佛,百姓何辜。”
后两句说的倒是不假,萧衍之唇角噙笑。
若没有桑晚,他怎会乖乖按那些人的期许,端坐这皇位?
唯有亲手摧了江山,看他们多年来的算计都毁于一旦,萧衍之心中方能有几丝快慰。
殿中私语不断,不知是谁谈及昨日徐则堓已被下旨杖毙,还是桑晚所救。
方才萧衍之于大殿上震碎茶盏,险些杀了郑志辉,也是屏风那传来急切的女声阻拦。
如此种种,细思极恐……
如果说这些都是凑巧,可钟旭的确是因着桑晚才来了南国。
没有他,萧衍之定会死于巫医的毒,这一切的一切,仿佛都在无形中,印证了慧明的话。
萧衍之看起来好似并未将慧明的话听进心中,笑声扬长。
“朕性情残暴,也不是一日两日,方丈有心,诸位爱卿也不必过多担忧。”
慧明苦心劝道:“陛下!老衲句句肺腑,也听闻徐大人带头罢朝乃太后操纵,可见流言的出处已经明了,还请您早做决断!”
“方丈放心,朕对阿晚,自当珍之爱之,克夫也好,旺国也罢,朕不想给她这些无形的枷锁,她只会是朕的妻,晋国未来的皇后。”
当昔日种种,环环相扣地呈现在今日时,徐则堓才恍然大悟。
从一开始,他就是被皇帝送去给太后面前利用的,昨日也并非真的要杀他,更像是给那亡国公主……立下名声!
可说出去谁会信,早在桑晚刚到晋国时,陛下就已经为她铺垫好了今日的路!
萧衍之敛起笑意,声音忽地变冷:“至于血脉,南国改建南都,隶属于晋国领土,若再有人提及此事,别怪朕不留情面。”
朝臣们颔首作揖:“臣等不敢。”
帝王满意点头,看了眼浑身镣铐跪地的桑烨,“朕本想生剐了你,但阿晚胆小,便让你死的
痛快些,免得入梦扰她清净!”
说到底,桑烨和桑晚是血脉至亲,萧衍之不能不留余地。
他话锋一转,看向姚安志,“太傅如此能说会道,便给你这个机会。”
“传旨,荣国公姚安志,及世子姚绍明作恶多端,赐极刑,一应族人观刑后再斩!”
孟涞先前已被派作监刑官,听到姚绍明也会被处以极刑,心中畅快:“臣领旨!”

【架空历史】推荐阅读:折腰高门庶女的生存指南有匪君子来种田后来居上陛下有喜恰逢心悦卿公主以胸平天下替嫁后我怀了白月光的崽娇宠为后贵妃无宠却有孕了丞相大人养妻日常公主薄情掌上芙蕖艳妻多娇温香软玉攻玉王府冲喜小娘子失忆后我被将军娇宠了摄政王夫妇不可能这么恩爱惑君倾侯门婢锦衣香闺锦帐春媚君东宫宠婢替身他上位了萌妃天降:腹黑邪王惹不得怀娇弄娇嫁表哥春心负我柳竹秋烛幽台被渣后和前夫破镜重圆了华枝春残疾王爷站起来了认祖归宗后前夫火葬场了美人难嫁折桂令醉太平宫闱深深鸾凤何鸣恶汉家的小娇妻反派家族日常美人独步东宫娇娥阿姐正始十一年明月曾照江东寒科举大佬有凤惊凰恃君宠她风华正茂明月意钓系弱美人大人他想硬饭软吃逢欢剑拥明月谁在说小爷的坏话?原来我早就宠冠六宫了娘娘总是体弱多病红炉雪咸鱼世子妃被阴戾太子听到心声后糙汉与娇花以貌诱君蒋贵妃传妖后重生记事进击的尚宫独步风流丫鬟春时到开封府混个公务员(南衙纪事)青叶抄六宫之上骄后笑春风顾三娘再嫁大将军的农门妻将军夫人养儿记事奸臣夫人的悠闲日子贵宠娇女藏玉纳珠郡主请冷静你也有今天独臂将军的小公主帝宠(作者:离九儿)救君缘崔家娇痴郎长安第一美人东宫盛宠小豆蔻枝枝娇艳嫁给残疾首辅冲喜娇媚(通房又娇又媚)攀高枝失败后我成了权贵朱砂痣烬欢小王妃她甜又横丑妾替嫁也有白月光明月漫千山
【架空历史】最新入库:有匪君子来种田认祖归宗后前夫火葬场了家有傻夫:有屋有田有娇妻贵妃娘娘荣宠不衰汴京市井日常香墨弯弯画反派夫君又疯又狗将军嘴上说不熟首辅大人的养花守则撩乱逐春生/首辅当年追妻记事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