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txtzw.net)--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txtzw.net

北宋穿越指南 第1127节

作者:王梓钧
谢婉说道:“四十二年啊。鼎泰四十二年,我刚开蒙读小学一年级,六哥你怎么又糊涂了?”
“有时记得,有时忘了。”谢衍解释道。
谢婉关心道:“那你可要多休息,医生开的药也须按时吃。”
谢衍随口敷衍几句,心里却在计算年份。
鼎泰如果有42年,也就是大明开国已经131年。
“你们放学这么早?”谢衍扫了一眼时钟,没话找话。
谢婉说道:“女学嘛,放学都早。”
谢衍问道:“女子都是读女校吗?有没有官办女校?”
“没有啊,女学都是私校,”谢婉走过去臭美照镜子,“听说鼎泰年间,东西两京都开了官办女学,还聘用名儒去做女学教授。可有位重臣的孙女怀孕了,被查出来是一个讲师的。那件事情闹得很大,官办女学只开了几年就全关了。”
谢衍能够想象当时的情况。
不管是两情相悦也好,还是老师诱骗女学生也罢,把朝中重臣的孙女搞怀孕那就太扯了。
那个讲师吃了熊心豹子胆,估计是想搏一搏,把生米煮成熟饭,趁机做重臣的孙女婿。
谢衍问道:“私办女校没有受影响?”
谢婉说道:“肯定受影响啊。现在的所有女校,都不准再用男老师,就连学校杂役也全是女的。”
谢衍又问:“女子能科举吗?”
“只能去考神童试,先到辟雍读三年,再考试进入太学。”
谢婉说到这里就神采奕奕,而且如数家珍地讲述道:“很困难的。神童试不好考,辟雍和太学也要读七年。大明开国到现在,只有四个女子顺利从太学毕业。其中一个做了皇妃,两个做了太子妃,还有一个考中进士去当官。”
谢衍惊讶道:“女子考进士做官?”
谢婉使劲点头:“一百多年来,进士做官的女子就那一个。我入学的第一天,老师就讲那位奇女子的故事,所有女学生都崇拜她呢。可惜她的结局很不好。”
“什么结局?”谢衍问道。
谢婉说:“所有人都反对她当官,只有鼎泰帝支持她。做了官以后,又经常被人污蔑,御史也总是弹劾她。她一辈子都没嫁人,四十多岁辞官做道姑去了。”
谢衍沉默。
谢婉又说:“老师跟我们讲,她做官时人人骂,做了道姑却人人夸。每天都有人慕名而来,跑去道观跟她谈古论今、讨论学术和诗词歌赋。有一天,她突然消失了,再也没有出现过。”
“挺讽刺的。”谢衍评价道。
谢婉继续说:“那四个奇女子当中,有一个做太子妃的也结局不好。她比太子大三岁,相貌平庸,性格要强。太子并不喜欢她,是皇帝硬要赐婚的。她一个儿子也没生下,太子登基第二年就废后,满朝文武劝谏都没用。”
谢衍觉得还行,至少这个大明的女子,原则上是可以科举做官的,而且读了太学容易被权贵选中。
谢婉低声说:“当今太后,就是出身七河都护府的女神童,在太学读书的时候被选为太子侧妃。太子正妃身体不好,几个嫡子也都夭折了,这才轮到当今天子做皇太孙。如今的太后和皇帝,身上都有异族血统,所以才有文武大臣支持雍王政变。”
谢衍惊讶道:“这种秘闻你都知道?你小学还没毕业啊!”
“我都十一岁了,有什么不知道的?”谢婉说道,“我是在学校,偷听两个老师讲的,好多老师在议论这件事呢。”
不愧是女校,那些女老师挺能八卦的。
其实吧,眼下的这位太后,是正儿八经的汉家女子。
她的祖先,在太宗朝后期移民七河之地,娶了个异族女子结婚生子。此后都是跟汉人通婚,读的全是汉家书籍,祖父那辈儿还考上了正规吏员。
不过相貌确实带着点异族特征,因为连续几代通婚的所谓汉女,其中也有两个是七河混血儿。
长得非常漂亮。
当时太子已经四十多岁,在视察太学的时候,只看一眼就喜欢上了,回去就向鼎泰帝申请纳侧妃。
谢婉偷听女老师们八卦,所知内容并非全部,那些女老师的信息来源有限。
雍王政变的真正原因,是英明神武的鼎泰帝,在执政的最后几年变得极为昏聩。
正直大臣遭到排挤,奸佞小人纷纷上位,雍亲王一边讨好昏聩的鼎泰帝,一边暗中结交太监、文官和武将。
虽然雍王自己只是个没有实权的翰林官,但有不少太监、文官、武将跟他私交密切。
再加上鼎泰帝超长待机活得太久,两位皇后、太子和几个嫡皇孙相继病死,更加助长了他们的野心。
这些家伙趁着鼎泰帝病危,隔绝内外,封锁消息,伪造圣旨,几乎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政变成功。
谁知在关键时候,来自七河之地的太子侧妃,带着被立为皇太孙才半年的儿子跑了!
没人知道他们是怎么从东宫逃走的,反正迅速抵达长安通电勤王。而且有一位文官全程陪同,这文官现在成了大明首相。
风韵犹存的太后,年幼的新君,突然上位的首相,回到洛阳联手对朝堂进行血腥清洗。
被牵连的文武官员太多,搞得现在风言风语四起,有人暗中疯狂的造黄谣,说首相经常夜宿在太后的凤床上。
甚至还有人说,小皇帝是首相的私生子。
跟妹妹聊了一阵,谢衍的父兄陆续回家。
他那兄长性格还挺活泼,跟“脑袋不灵光”的谢衍开玩笑。
父亲却愁眉苦脸。
母亲在吃饭时问道:“衙门里有难事?”
父亲先让仆人散去,才叹息道:“新政烧到地方了。皇帝和内阁有令,消减各级衙门的白吏和白役。”
“这是好事啊,衙门里那些在编吏员,一个个都尸位素餐不干事。消减了白吏和白役,正好让在编吏员好生做事。”母亲说道。
父亲摇头:“你不懂,乱七八糟的破事太多了。新君和首相这是要变法啊,整顿吏治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不知道要做什么。朝堂他们清理干净了,现在轮到整顿地方,我稍不注意就要吃挂落。”
第4章 变法派里的墙头草
谢衍穿越后的父亲叫谢以勤,湖北省黄州府通判,主管户口、钱粮、赋役等事务。
二哥叫谢堪,没考上太学,正在私立书院深造,只等着明年参加科举。
他们是河北人,世代务农兼经商,一直想要弄到官身。这几十年来,连续两辈出了进士,陆陆续续考中三人。
吃过晚饭,谢以勤把两个儿子叫到书房,无比郑重的叮嘱道:“接下来几年,你们跟某些同窗和好友不要交往过深,但也不能直接跟他们断了联系。”
“哪些?”谢堪问道。
谢以勤说:“反对改革的世家豪门子弟!”
谢堪问道:“父亲支持变法?”
谢以勤说道:“我当然要支持。我们谢家虽然略有产业,但连新贵都算不上,顶多算是有点钱的乡绅。如果不变法,我们在官场很难再往上爬。”
“像我这样四十多岁就做一府通判的,看似平步青云升迁极快,其实全靠科举名次和为官政绩。”
“做通判以前可以依靠那两样,今后却得靠机缘和人脉,否则政绩再好又有什么用?能干出政绩的官员太多了!”
“我如果不支持变法,很可能干到死也就是一个知府。如果运气好又活得够久,顶多升到没啥实权的省参政。”
“但支持变法也不能莽撞,先看看地方上的反应再说。不对,不是看地方上的反应,而是看太后和首相对变法有多坚定。就怕我们站出来冲锋陷阵,太后和首相却临阵退缩了。”
谢堪说道:“可别弄成新旧两党之争。前宋的变法,可是科举常考题目,读过书的人谁不熟悉?”
谢以勤说:“所以首相才手段狠辣啊,以谋反罪一下子杀头、流放那么多。”
谢堪问道:“三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现在民间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谢以勤出门瞅瞅,确定没人偷听,才重新回屋关好门窗:“我怀疑先皇在以身布局,驾崩前几年的昏聩都是装的。太后和新君从洛阳逃得太蹊跷了,首相当时调动长安、开封军队也太轻松了。”
谢衍装作失忆,默默在旁边聆听。
“确实蹊跷。”谢堪点头道。
当时雍王隔绝内外、封锁消息、伪造圣旨,突然之间就宣布废掉皇太孙自己继位,而且还以先皇的名义发布遗旨、通电全国。
中央和地方文武虽然惊讶,但一个个都被迫承认了。甚至还有不少投机之辈,立即通电恭贺新君继位。
等那孤儿寡母逃到长安通电勤王时,其实已经晚了一步。
大部分地方文武,因为搞不清状况,第一时间选择保持沉默。距离洛阳较远的军队,也纷纷选择观望,根本不知道该帮谁。
就在这时,长安府驻军宣布勤王,开封府驻军宣布勤王,直接对洛阳进行东西夹击。
很快,超过一半的洛阳禁军,突然倒戈并且通电勤王。
一个月不到,事情就结束了,仿佛上演一场闹剧,各地文武官员看得是云里雾里。
而新任首相邓公武就更显得离奇。
此人是以神童身份进太学的,根本没有参加科举,以太学第一名的成绩直授进士。前二十年升迁速度飞快,却又突然被贬为知县,而且扔到宁夏那穷地方。
鼎泰帝昏聩之时,由于十年内死了三个皇太孙,御史纷纷上疏请求起复被贬官员,明里暗里指责朝堂里面阴气过重。
邓公武就是那时被召回朝堂的,身份是皇太孙的老师。
可这位皇太孙又夭折了,邓公武等几位授业老师直接被罢职。而且罢职了还不能离京,必须在洛阳的道观和寺庙里,为夭折的皇太孙念经祈福。
就在人们已经把邓公武遗忘时,此人突然带着孤儿寡母逃离京城,再次出现时就已经是通电全国号召勤王。
看不懂,完全看不懂!
谢以勤这三年来,经常从阴谋论的角度去分析,瞎分析得越多就越感觉背心发凉。
他怀疑陆续夭折的四个皇太孙,全是被人谋害的。
他怀疑鼎泰帝晚年已经难以分辨忠奸,不是说昏聩到是非不分,而是皇帝的那些心腹里面,有不止一人在吃里扒外。
于是,鼎泰帝假装昏聩,以身布局,顺水推舟,引蛇出洞。又暗中物色合适人选,等自己死后再来个一锅端。
谢衍猛地发问:“现在的大明,已经到了非变法不可的地步了吗?”
“没有,还能继续糊弄,”谢以勤说道,“但确实财政有些窘促。这几十年来土地兼并加剧,尤其是那些工厂主和大海商,手里有数不清的钱财用来买地。朝野上下,也贪腐严重,边境省份就更肆无忌惮。”
“先帝在位期间,就多次派出御史巡视地方,虽抓了许多贪官污吏但无济于事。四面八方,多生民乱,甚至还有兵变闹饷的事情发生。”
“七河都护府叛乱,便是因为克扣过度,激起兵变之后异族也叛了。草原则是压榨农牧民过重,搞得马贼横行,最后演变成部落叛乱。”
“先帝出兵镇压之后,把铁路修到七河与漠北,这两条铁路把国库都掏空了。”
“接着又是吐蕃都护府叛乱,叛军见到官兵就跑,足足三年才彻底平息。那边没法修铁路,只能增加驻军。”
“先皇搞了二十年军制改革,阻力实在太大,只能说勉强有些成效。”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国士无双[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十国千娇[精校版]铁骨[精校版]末日之最终战争[精校版]秦吏[精校版]篡清[精校版]北宋穿越指南绍宋[精校版]铁器时代[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绝色凶器唐人的餐桌宰执天下[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奋斗在盛唐天可汗[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我要做皇帝[精校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龙啸大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绝色凶器[精校版]大唐第一家丁[精校版]满唐华彩步步生莲[精校版]乱世宏图锦衣夜行[精校版]悍戚[精校版]铁血大秦[精校版]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黑道特种兵枭臣[精校版]大明帝师覆汉[精校版]权臣吕布的人生模拟器[精校版]席卷天下[精校版]窃明[精校版]大明国师谍影凌云秦功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1852铁血中华[精校版]晚明[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奥古斯都之路[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晚唐浮生男儿行新书[精校版]大魏宫廷[精校版]民国投机者不让江山[精校版]箱子里的大明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人在贞观,科学破案帝师县令抢救大明朝[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红楼道爷人在大宋,无法无天风雨大宋夜天子[精校版]唐砖[精校版]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上品寒士[精校版]老子就是要当皇帝调教太平洋[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骗了康熙大宋权相[精校版]饥饿的盛世(出书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大明文魁[精校版]汉乡[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大汉帝国[精校版]长安风流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父可敌国小阁老[精校版]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小市民的奋斗[精校版]靖难攻略明天下[精校版]汉阙[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北宋穿越指南满唐华彩骗了康熙风雨大宋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篡清:我初恋是慈禧人在大宋,无法无天独治大明红楼道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