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txtzw.net)--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txtzw.net

北宋穿越指南 第1106节

作者:王梓钧
平时也就种种地、钓钓鱼,偶尔练习一下书法绘画,对诗词音律也有了些研究。甚至科研方面都很少过问了,只偶尔在辋川谷的书院授授课。
主打一个逍遥自在。
朱国祥穿越过来生了九个儿子,算上朱铭和白琪就是十一个。
那九个儿子当中,已有八个成年并封王。大都是些闲散王爷,按王爵每月领取爵禄,王府宅邸主要在洛阳、开封和长安。
爵禄不少,但也不多。
这些亲王自己过得肯定滋润,但等他们的儿子长大,可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只有亲王们的嫡长子,可以降等继承爵位。
亲王的其余诸子,只给最低两级爵位,仅靠领爵禄也可以过日子,但如果妻妾成群会非常拮据。再过一两代,爵位就彻底没了,必须自己赚钱养家。
除了亲王的嫡长子,其余儿子都可以考科举,又或者凭借人脉关系去经商。只要他们肯努力奋斗,事业的起点就吊打全国99.99%的同龄人。
若是混吃等死,那就等着后代受穷吧,狠心的朱明王室不会去管。
当然,还有一条路是结婚致富。
比如朱国祥的某个曾孙,啥爵位都没有捞到,自己也游手好闲没赚钱能力。但肯定有士绅商贾愿意嫁女儿,并且给予丰厚的嫁妆,把嫁妆花完了还能找老丈人接济。
这些士绅商贾,把女儿嫁给无权无爵的皇室疏亲,多半不是奔着捞取什么特殊权限,而是提升自己家族的名望地位。
尤其是家里一直没人做官的商贾,官宦世家不屑与他们联姻。如果把女儿嫁给朱国祥的曾孙,家里一下就有面子了,他们愿意养女婿一辈子,甚至尽心培养外孙科举做官。
朱国祥后来所生的九个儿子当中,有六个都养废了。
也并非全是些草包,反而个个都有学问。只不过他们的学问,主要体现在文学、音乐、绘画等方面,略懂儒经、史学和自然科学但就是不感兴趣。
剩下三个还没养废的儿子,其中一个还未成年。
另有一个精通机械,还曾参与研发电报和蒸汽火车,目前被朱铭特许在工部任职,但升到某个品级就不能再升,到时候朱铭打算扔到太学做教授。
还有一个儿子精通绘画,不是普通的玩票性质,而是有点绘画天才的味道,目前已到翰林画院任职。
朱国祥最得意的农学,没有一个儿子感兴趣!
反倒是其中一个女儿精于农事。
朱国祥有八个女儿,全都已经结婚,驸马皆为青年才俊。
对驸马的限制也调整了,如果有进士出身可以做官,但最多可以升到知州级别。驸马进翰林院却没有限制,只要具备真才实学,就能去研究文史艺术、自然科学等等。
冬至佳节,朱铭围着火炉亲自烤饼:“汝州府终于探出大型煤矿了。那里有一座山,山顶是平的,当地人称其为平山。”
朱国祥乐道:“看来是平顶山煤矿。”
朱铭继续说:“南阳到方城的铁路已经修通,正在铺设方城到叶县路段。平顶山煤矿的发现,让工部决定延长铁路里程,一直把铁轨铺到平顶山下。”
朱国祥笑道:“那就是跟南水北调的中线局部重合了,干脆在铁路北边开凿运河一路通往开封。”
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其中一段便是从南阳到平顶山。
“已经有不止一个工部官员提出此方案。”
朱铭说道:“前宋在那边开凿大运河失败,主要困难点就在铁路一线。我们用铁路代替运河解决了问题,剩下的运河路线就再无技术难题。”
“新开的运河连接襄城、颖昌(许昌)、新郑和开封,把沿途几条大河都串起来了。从新郑到郑州的天然河道,也可开凿拓宽并用运河连起来。”
“有了这条新运河,三府一州水网纵横,能够联系得更加紧密,还可以灌溉更多土地,对那里的工农商业都有促进作用。”
朱国祥赞许道:“这个工程,可利千秋。”父子俩聊了一阵铁路和水利,朱铭忽然说:“我有个儿子,这两年在军校表现不错。今年的军校考试,他全科总成绩排年级第十六名,有两个单科成绩排进了年级前十。”
朱国祥忍不住翻白眼:“跟我炫耀儿子呢?”
“他愿意在中亚封国,”朱铭说道,“我没有夭折的儿子二十多个,一直在他们当中挑选合适人选。除了封去占城的朱康,也就现在的朱炯还算让人满意。”
朱炯是李清露的次子,外公是西夏舒王李仁礼。李仁礼目前担任翰林院文史馆西夏组的组长。
也就是说,朱炯身体里流淌着西夏王室血脉,更易获得逃去河中府的党项族效忠。
朱铭用拨弄木炭的钩子,在地上画着简易地图:“从安西都护府直接前往河中府,必须翻越葱岭,很难进行直接控制。我打算在那里建立大宛国,让朱炯去做大宛国王,把费尔干纳盆地也给他,国都就设在河中府撒马尔罕。”
朱国祥默默听着,他对这种事不感兴趣。
朱铭继续说道:“给他一些官吏、将士、僧侣、移民、物资,然后让他自己发展,朝廷不会给予后续拨款,顶多他扛不住了给些军事支援。他能把大宛国土扩张到什么程度,都是他自己的事情。就算今后变成一个强国,有葱岭阻隔也很难打回来,可以一直作为大明的屏障存在。”
“确实省事。”朱国祥点头说。
朱铭说道:“这小子还太嫩,军校都没有毕业。先让他去安西都护府历练,参与收复伊犁河谷,顺便学一下怎么治理地方。”
“可以的。”朱国祥表示支持。
天空忽地飘起了小雪,沈有容抓着一把烤好的羊肉串送来。
父子俩的后妃、儿孙加起来好几十个,因为下雪纷纷转移到廊下,只剩朱铭和朱国祥对坐于凉亭之中。
朱国祥把羊肉串全都给儿子吃,自己只是啃着饼子就白菜:“今年牙齿掉了一颗,还有两颗松动了,咬不动太难嚼的东西。终归是老了。”
朱铭笑道:“就你这体格,还能再活几十年。”
“但愿吧,”朱国祥颇为感慨,“我想去游一趟江南,穿越过来之后,一直没见过江南风光。现在漠北和云南都平定了,除了西域已经没有战事,也不怕去江南游玩太过劳民伤财。”
朱铭揶揄道:“你要是没退位,以皇帝身份下江南,肯定是晚节不保的昏君。”
朱国祥自顾自说道:“淮南、江南承平日久,我又不是皇帝,应该没什么人想着行刺我。沿途还有地方军队保护,带两三百侍卫就能保证安全。我那些老婆孩子,有大概三分之二想去江南耍耍。把他们也都带上,再有太监、女官、医生、厨子、学生,满打满算七八百人差不多。”
朱铭问道:“什么时候动身?我让官员准备一下。”
“明年开春。”朱国祥说。
老朱这些年还真没任性过,即便是旅游散心,最远也只到长安周边,如今到处走走也不算什么。
朱国祥说:“先游江南,再沿着长江去四川,再回以前的上白村和大明村看看。”
“你走得可够远,”朱铭笑道,“代我给老白员外上柱香。对了,还有老白员外的母亲,那位老太君生前待我们不错。”
朱国祥问道:“薛道长还活着吗?”
朱铭顿时乐了:“活着呢,精神挺好。他目前在日本的平安京,是他自己跑去平安京传道的。他原本在石见银山有道场,收了几十个日本徒弟,徒弟又收了上百个徒孙。”
“后来接受一个日本贵族的邀请,到附近的山城去做客,非常看不惯那里的阴阳师,觉得那些阴阳师把道术给学歪了。”
“然后他就带着徒子徒孙,跑去平安京见日本国王。薛道长自己没出手,那些徒弟就把阴阳师给镇住,就此在平安京立了一处道场。”
“当然,这是民间流传的版本,实际过程可复杂得多。”
朱国祥好奇道:“真实情况是怎样?”
朱铭好笑道:“此时的日本很迷信,平安京处于百鬼夜行时代。从国王到大臣,隔三差五家里闹鬼,生个病都觉得是闹鬼,动不动就给妖怪建庙供奉。但很多事情都是阴阳师搞出来的,而且抓鬼时只是封印,好让妖魔鬼怪冲破封印继续闹事,阴阳师就能可持续的抓鬼赚钱。嗯,也算是一种养寇自重。”
“阴阳师虽然很流行,但跟跳大神的没啥区别,一直被日本的和尚们压制。薛道光跑去平安京,跟阴阳师们一拍即合,双方联手给日本国王和贵族演了一出戏。”
朱国祥似乎听明白了:“中日两国的道士,联手在日本扩张道教?”
“不错,”朱铭嘿嘿直笑,“薛道长够能折腾的,一把年纪了还在为道教开疆拓土。”
第1122章 幕府才是日本最好的统治方式
朱国祥来洛阳过年的时候,日本那边早已经乱起来了。
而且,比历史上更乱!
一是由于大明占领石见银山时,引发了日本平安京内战,藤原氏的主家都换了一支;二是大明货物和钱币的冲击,导致日本某些势力更加壮大。
如果换成通俗易懂的方式阐述,国王写作皇帝,摄关写作宰相,就是以下内容——
太太上皇跟宰相闹翻,宰相倒向太上皇。
又因源氏继承人问题,太太上皇跟武臣源为义闹翻。源氏就此分裂,源为义倒向太上皇,其子源义朝忠于太太上皇。
父子反目,兄弟阋墙。
又因海贸利润分配不均,太太上皇的势力继续分裂,各家要求平清盛交出濑户内海及港口控制权。
今年夏天,因为大阪港口的货物之争,两派的外围势力爆发流血冲突。继而演变成一场骚乱,最后演变成一场政变。
被剥夺了一半权力的宰相,拉上效忠太上皇的势力,对平清盛的家宅发起冲击。
各派势力很快都被卷入其中,太太上皇甚至请来僧兵平乱。
平安京之乱持续了十三天,双方武士死伤二百多人。太太上皇一方获胜,失败的太上皇则被废掉。
源义朝亲手杀死了偏心父亲源为义!
但经历了这一场混乱,年迈的太太上皇病重,很快就一命呜呼死掉了。
内乱再起,变成源平二氏交锋。
平清盛拥立刚被废掉的太上皇,控制着海军和京畿势力。
源义朝则奉毫无实权的皇帝为正统,控制着东国地方武士集团,并获得大量文官的支持。
一番交战,源义朝战败逃离平安京,回到东国起兵上洛,带着一帮东国武士清君侧。
由于平氏对西国的控制力,远远不如源义朝在东国,双方的陆军兵力相差有点大。这位在洛阳留学数年的高材生,居然被打得节节败退,显然没在大明学到精髓啊。
冬天来了,双方暂时休战。
……
七十二岁的薛道光,在平安京郊外有一座道观,还被赐予周边数十亩土地。
几十亩土地,太寒酸了。
但这里是平安京的郊外,良田早就被占完。薛道光能拥有几十亩地,多亏了他大明高道的身份。
说穿了,看在朱皇帝的份上,才挪些土地赐给他!
目前控制着平安京的平清盛,踱步走进方丈室。他一口白牙,梳着大明发髻,如果不看身高和服饰,活脱脱一个大明士子。
平清盛端正作揖,用流利的大明官话说:“清盛见过薛道长。”
薛道光提起水壶沏茶:“贵客请坐吧。”
拿起薛道光推来的茶杯,平清盛道了一声谢,然后套近乎:“每次来到薛道长这里,我都回忆起在洛阳、开封的时光。那是多么令人怀念啊。”
薛道光说:“老朽也已多年未归,被阁下说得有点思念家乡了。”
平清盛继续表达对大明的热爱:“有时我经常在想,或许自己上辈子是唐人。没有前往大明之前,我仿佛还未开化的猢狲。大明是另一个世界,那里有一切最伟大的存在。”
薛道光笑问:“阁下何不搬去大明定居?”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不让江山[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铁器时代[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篡清[精校版]铁骨[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北宋穿越指南十国千娇[精校版]宋师[精校版]枭臣[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黑道特种兵大明国师乱世宏图革宋[精校版]大明帝师覆汉[精校版]奋斗在盛唐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大唐第一家丁[精校版]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满唐华彩永历四年[精校版]1852铁血中华[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大汉帝国[精校版]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人在大宋,无法无天窃明[精校版]骗了康熙带着系统来大唐[精校版]银狐[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唐人的餐桌大魏宫廷[精校版]民国投机者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天下[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谍影凌云秦功唐砖[精校版]晚唐浮生明天下[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我要做皇帝[精校版]国策[精校版]吕布的人生模拟器[精校版]汉乡[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人在贞观,科学破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末日之最终战争[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红楼春[精校版]红楼之庶子风流[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明末大军阀万历十五年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大明文魁[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大宋的智慧[精校版]名门[精校版]萌娘三国演义[精校版]大明嫡子初唐峥嵘衣冠不南渡红楼道爷天可汗调教太平洋[精校版]最强兵王[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抢救大明朝[精校版]锦衣春秋[精校版]花与剑与法兰西[精校版]锦衣杀明[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箱子里的大明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北宋穿越指南满唐华彩骗了康熙风雨大宋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篡清:我初恋是慈禧人在大宋,无法无天独治大明红楼道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