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闻达离开了东大营,他却又辗转来到主营外十五里处的一片柳林里,他招来一名军士道:“毛华果真是你同乡吗?”
军士笑道:“先生尽管放心,毛华不仅是我同乡,他还是我的妻舅,我非常了解他为人。”
邵闻达点点头,取过一袋金珠,又对他嘱咐几句,“此事事关重大,一定要说服他,你告诉他,事成之后,我还会有白银万两酬谢,绝不食言。”
“我一定办好此事。”
军士行了一礼,便带着礼物向主营方向匆匆而去,邵闻达望着他的背影,心中着实有点担忧。
主营的帅帐内,李景隆也一样地心急如火焚,他背着手在大营内来回踱步,他刚刚接到行军司马的报告,军营粮食仅仅只能维持全军四天,而北平城他已经进攻了八天,却丝毫没有进展,李景隆终于意识到自己决策的发生了重大失误,自己数十万大军北上,竟只留一万军队留守粮草重地。他也万万没想到,吴高竟如此不堪一击,七万大军会远远不是三万燕军的对手,现在粮草已经断绝,而攻下北平更是短时间难以办到,这该如何是好?李景隆走到大帐前,望着夕阳下的巍峨高耸的北平城,他不由长叹一声。
这时他的军师毛华从后面慢慢走上来道:“大帅,我有个保存实力的办法,不知大帅愿不愿听?”
其实粮道被断后,李景隆手下的许多大将都强烈要求立即后撤,返回山东,但就是这个毛华给他提出了背水一战的建议,集中军队夺取北平城,既立下大功,也能解决粮食危机,求功心切的李景隆便采取了毛华的策略,强行命大军攻打北平。
虽然现在战局不利,但李景隆并不承认是毛华的策略有误,承认毛华的问题也就等于说自己无能,他听毛华又有建议,立刻精神一振问道:“你快说,什么办法?”
“大帅,我计算过,如果我们现在撤军返回山东,以最快的速度行军,需要六天时间,可我们只剩四天的军粮,关键是如何增加这多出来的两天军粮,如果我们抛弃一部分军队,比如陈晖的军队,那我们的手中的粮食就正好可以返回德州。”
“这个……”李景隆有些犹豫,毕竟他是主帅,擅自放弃一部分军队,他要担这个责任。
“大帅可别忘了,皇上可是对拿下北平城信心十足,但大帅却最终拿不下来,难道大帅想自己担这个责任吗?”
“你的意思是说,把责任推给陈晖吗?”李景隆忽然明白了毛华的意思。
毛华阴阴一笑道:“正是如此,大帅撤军而走,在给皇上的奏折中又可指责陈晖不听指挥,不肯随大军撤离,这样皇上自然就会相信大帅所言,攻不下北平就是山东军怠慢军令的缘故,然后再找机会以军法杀了陈晖,让此事死无对证。”
“让我再想想!让我再想想!”李景隆连连拍额头,心中紧张得怦怦直跳。
就在这时,门外一名军官飞奔来报:“大帅,大事不好,斥候发现北方七十里外出现燕军骑兵主力,有近二十万人之众,请大帅定夺!”
李景隆的脸刷地变得惨白,燕军主力来了,这必然就是燕王回来了,他再蠢也知道,燕王是在等自己粮食断绝后再发动攻击,他的嘴唇一阵哆嗦,忙问毛华道:“这、这如何是好?”
“大帅,赶紧撤退吧!让山东军殿后,否则你我都逃不过这一劫了。”毛华听说燕王出现了,他也心慌意乱之极。
李景隆终于下定了决心,他立刻下令:“传我的命令,主营各军立刻收拾行装,连夜撤军。”
……
陈晖左思右想邵闻达的话,几乎一夜未睡,天还没有亮,刚刚睡着的陈晖突然被一阵吵嚷声惊醒了,他披上外衣来到帐外,见是一群军官在愤怒地叫喊着什么,他的亲兵正在极力阻拦,“大将军刚刚睡下,你们让他再多睡片刻吧!”
“大将军不能再睡了,再睡我们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发生什么事了?”陈晖阴沉着脸问道。
众军官见他出来,立刻冲上来大声道:“陈将军,李景隆那狗贼已经撤军了,根本就没有通知我们,他把我们出卖了。”
“什么!”陈晖眼前一晕,险些栽倒在地,他呆呆地站在那里,真的被邵闻达说对了,现在怎么办?
“大将军,我们没有粮食,怎么撤军啊!”
“大将军,不如投降燕王算了。”
“大将军,快做决定!”
“你们不要吵了!”陈晖怒吼一声,他转身对一名军官道:“你立刻率人杀一千匹战马,先充作军粮。”
“遵命!”军官转身便跑去了。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跌跌撞撞跑来禀报:“大将军,大事不好,燕王的大军杀来了,已经在二十里外。”
陈晖大惊失色,他来不及再想,对众军官大吼道:“即刻撤军,沿运河南撤!”
……
建文二年三月,李锦隆轻敌北上,在粮路被劫后仓惶南撤,却被燕军主力追击,在良乡县被燕山铁骑追上,李景隆弃军而逃,朝廷军大败,被斩杀者不计其数,幸亏后军大将平安的拼死抵挡,朝廷大军才最终得以逃脱,但三十万大军还是损失了近十万人,而另一支山东军被燕王次子朱高熙率军追赶,但追至直沽时,前军忽然来报,辽东十五万大军在前方出现,朱高熙不敢再追,只得率军退回北平。
此时,南撤的山东军粮草尽绝,主将陈晖又惧朝廷怪罪,走投无路之下,他便率大军加入了辽东军,自此,轰轰烈烈的第二次北伐,还是以朝廷大败而告终。
……
第六卷 潜龙出海 第二百五十三章 致命错误
尽管没有正式战报传来。但前方战事不利的小道消息却已经传遍了京城,人心惶惶,几乎人人都在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忧心,最能反映这种忧心的就是米价,当一股抢储大米风潮刮遍全城后,两天内,米价就翻了一番,不仅使大米其他粮食也同样成为抢手的物资,连灾年才流行的红薯也开始紧俏起来。
一大早,叶天明和往常一样出门了,自从被贬黜为民后,他似乎一下子变得轻松了,每天早上都要去茶馆喝茶聊天,叶天明常去的地方叫松鹤茶楼,离他家不远,走数百步便到了,他背着手进了茶楼,一名小二立刻迎上来笑道:“叶老爷来得真准时。”
“我的位子还在吗?”
“在!在!我特地给叶老爷留着呢。”
叶天明一笑,随手赏了他一块碎银,迈步上楼去了,他来到自己座位前。立刻有两名茶友站起身拱手笑道:“叶兄来了。”
这两人一人叫施华,一人叫洪得志,皆是家道殷实的博学之士,叶天明也回礼笑道:“我还以为你们没来呢!没想到先来了。”
洪得志指了指旁边的施华道:“施老弟刚刚得到确切消息,朝廷军队大败,所以赶来告诉叶兄。”
叶天明大吃一惊,连忙问道:“消息可属实?”
施华叹了口气,“叶兄先坐下再说。”
叶天明坐下,伙计送来一壶茶和几碟细点,施华这才道:“昨天晚上我有个亲戚从河南逃来,说江阴侯吴高的败退到开封一带,他们如虎狼一般,打家劫舍,奸淫妇女,百姓纷纷逃亡,听说他们十万军队在保定府被击溃,仅剩三万人渡过黄河。”
叶天明眉头一皱道:“吴高只是西路军,主力李景隆还没有消息,应该还不算大败。”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北宋穿越指南明朝败家子[精校版]谍影凌云民国投机者红楼之挽天倾铁骨[精校版]北宋大丈夫[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东晋北府一丘八父可敌国绝色凶器[精校版]秦功明末工程师唐人的餐桌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唐朝好地主间谍的战争[精校版]最强兵王[精校版]覆汉[精校版]红楼之庶子风流[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逍遥皇子黑道特种兵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1908大军阀[精校版]窃明[精校版]如意小郎君[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精校版]我的帝国[精校版]伐清[精校版]浴血逃兵[精校版]最强特种兵之龙刺[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汉魏文魁[精校版]海疆[精校版]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精校版]长安风流[精校版]明朝那些事儿(出书版)庆余年大国相[精校版]革宋[精校版]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铁血大秦[精校版]巡狩大明[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大明国士穿越清朝当皇帝寻秦记中华武将召唤系统[精校版]特种兵之利刃[精校版]大明之雄霸海外[精校版]不让江山[精校版]绍宋[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秦吏[精校版]国色生枭[精校版]大帝刘宏[精校版]奉天承运[精校版]传奇纨绔少爷(穿越之纨绔少爷)[精校版]大汉帝国[精校版]顺明[精校版]大明国师汉世祖谍影谜云长安的荔枝九锡海魂[精校版]1255再铸鼎[精校版]大国战隼[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精校版]大宋王侯[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奥古斯都之路[精校版]将血[精校版]天下节度[精校版]天唐[精校版]混在三国当军阀[精校版]大明嫡长子独治大明北朝帝业无字史记(出版书)长安风流奋斗在初唐十国帝王佣兵的战争[精校版]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精校版]朝为田舍郎[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苏厨[精校版]北颂[精校版]席卷天下[精校版]钢铁皇朝[精校版]迷失在一六二九[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大齐魔人传[精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