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明建国后长期实行海禁国策,以至于河间府的沿海百里内皆荒无人烟,布满了大片森林,居民们都集中居住在运河沿线,所以辽东军在河间府登陆,燕军或者朝廷军队根本就无法得到消息,尽管如此,辽东军还是派出了数百支巡哨队,在数十里外进行警戒,防止他们被发现。
次日天刚亮,在一片树木密布的丘陵背后,一座延绵数里的军营出现了,一顶顶白色的帐篷仿佛雨后的蘑菇,一夜之间就出现在海边,这里离白骅湾不到两里,可以很清晰地看见停泊在港湾内的密密麻麻的大船。
经过数日的海上航行和一夜的忙碌,士兵都已经疲惫不堪,都已经睡了,军营里静悄悄的,只有巡逻队来来回巡视,山岗上也已搭起了三座高达七丈的眺望台,假设了三架大型千里眼,眺望台上的哨兵们在观察远方的情况,不时用旗语告诉军营的哨兵,一切平安无事。
李维正是半夜上岸的,他并没有睡去,此时他正在桌案前写信,旁边一名中年文士正含笑等待他的信件。
这个中年文士不是别人,秦王的前任首席幕僚邵闻达,他因为在诸王进京时在北平和辽东之间选择了辽东,因此他的间谍身份便被恼怒的燕王告发了,但邵闻达早有准备,他先赶回西安府,接了自己的妻儿后前来投奔辽东,成了李维正的属下,从去年至今,他一直在高丽负责钱粮征集,不久前被调回辽东军,为军中的行军司马,现在他要接受李维正的一项秘密任务,准备前往李景隆的军营。
李维正写完信,又盖上了自己印章,这才把信递给邵闻达道:“此事事关重大,就拜托先生了。”
邵闻达呵呵一笑道:“大人请放心,只要不是愚蠢到家的人,都应该明白此战的结局了,我有九成的把握办妥此事。”
……
第六卷 潜龙出海 第二百五十二章 山东之军
建文二年二月底。燕王出奇兵命大将张玉在容城县大败朝廷西路军吴高部,随即张玉挥师南下,一举攻占河间府,断了朝廷大军的粮路,此时的李景隆已经进退两难,他遂横下一条心,派兵四处劫掠粮食,并命大军全力压上进攻北平,四十余万大军昼夜不停地攻打北平九门,北平十万将士则在燕王世子朱高炽及大将朱能的率领下奋起抵抗,两军战况异常激烈。
这天傍晚,一辆马车在数百名巡哨士兵的押送下,来到了明军的东大营,东大营也就是盛庸交出来的十五万山东军的驻地,由大将陈晖率领。
经过八天八夜的攻城战,山东军也伤亡惨重,十五万大军损折了四万余人,令陈晖十分闷闷不乐,他已经看出来了,李景隆那边的攻城并不尽心,不仅投入兵力不足。而且一旦遇到挫折就立刻后撤,所以守城的燕军基本上把主力压到他这边来,使他损失惨重,这明显是用牺牲他的军队来保存自己的实力。
陈晖既愤愤不平,但也无可奈何,此时,天色已晚,夜战对攻城不力,陈晖遂下令收兵,准备明天天亮后再战,一队队士兵如潮水般地退下来了,他们扶着受伤的军士,疲惫不堪地回营疗伤休息,今天一天,他阵亡了三千余人,受伤者更是不计其数。
陈晖一边探望伤兵,一边心烦意乱地听着伙头营的报告,今天大营那边拨来的粮米少了四成,而且肉蛋的数量也极少,士兵们只能吃半饱了。
陈晖半天说不出话来,他心里有数,肯定是粮食不足了,想着李景隆不听劝阻,一意孤行,陈晖不由长叹一声,对左右将士道:“若盛将军在,我们怎么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这时。一名士兵飞奔来报:“陈将军,辽东李维正派人来见将军。”
陈晖精神一振,连忙道:“有请!”
他想着如果李维正肯从山海关送粮过来,那这场战役说不定还有希望,片刻,几名士兵领着邵闻达进来了大帐,邵闻达一进帐便厉声道:“将军死期将至,难道自己还不知晓吗?”
陈晖一怔,他连忙拱手道:“请问先生贵姓,何出此言?”
“在下华阴邵闻达,现在李总兵帐下幕僚。”
陈晖觉得这个名字有点耳熟,他想了想,忽然道:“莫非先生就是从前秦王的……”
“不错,就是我,秦王薄情无德,我已经另投明主。”
陈晖点了点头,立刻道:“先生请坐!”
邵闻达坐下,陈晖命人上了茶,他沉吟一下便问道:“适才先生说我死期将至,这是何意?”
邵闻达冷笑一声道:“陈将军以为燕王现在何处?”
陈晖一惊,连忙道:“难道燕王已经不在山西了吗?”
“莫非真是近墨者黑。将军也变得和李景隆一样蠢吗?”
说罢,邵闻达仰头大笑,直笑得陈晖面红耳赤,半晌才道:“其实我们都认为既然张玉军已出现,燕王必定不远了。”
“看来陈将军还不算太蠢。”
邵闻达走到地图前,指着北面的昌平县道:“据我们的最新情报,燕王十八万燕山铁骑已经在昌平县以南的小榆河休整两天了,他们在等待最佳的出击机会。”
陈晖被惊呆了,燕王主力离他们竟不足百里,呆立了一会儿,他才喃喃道:“先生的意思是说,我将死于燕王突击之战吗?”
“非也!”邵闻达摇头道:“陈将军将死在李景隆的手中。”
这下,陈晖终于沉不住气了,他连忙命亲兵到帐外去守候,任何人都不得进来,他这才低声问道:“请先生详解。”
邵闻达笑了笑问道:“我先请问将军,四十万大军的粮草还剩多少?”
“这个我不知,不过今天只送来了六成粮食,我估计不多了。”
“我们却很清楚,连同你们在附近劫掠的粮食,你们的粮食最多只能维持四天,四天后,四十余万大军将弹尽粮绝,那时,就是燕王全线反击的时候。”
“没想到竟然只有四天了。”
陈晖自言自语,他忽然又问道:“可粮食断绝完全是他李景隆自己独断专行造成,和我有何干?他岂能又将罪责推在我身上。”
“将军想得太简单了,我可以断言此战李景隆必败,但他决不会承担责任。他可以说,八天攻不下北平城完全是因为将军怠慢攻城而造成,把失败的责任推给将军。”
陈晖大怒,指着城墙道:“是我怠慢进攻吗?十五万山东军已经损失了三成,数万将士惨死城下,连城墙都染红了,而城中不过十万守军,却有七万部署在我这一面,但凡他李景隆肯尽力一点,这北平城早就攻下来了,现在居然想把责任推在我身上,天日昭昭,他凭什么?”
邵闻达也毫不客气地道:“就凭他是皇亲国戚,就凭皇上对他的完全信赖,就凭他是北伐主将,他就可以说是因为你们盛将军不服调遣,暗中命你掣肘,陈将军,你说到时皇上是信你,还是信他?”
陈晖无力地颓然坐了下来,他知道邵闻达说的是对的,以李景隆那种小人,他肯定会把责任推到自己身上。朝廷五十余万大军败退,这种损失皇上岂能轻饶,最后自己真的就是死期到了。
邵闻达见他已经醒悟,便怀中取出李维正的信递给他道:“这是我家总兵大人给将军的亲笔信,总兵大人已领山东半岛,不忍山东儿郎败亡在李景隆手中,特在河间府沿海建立大营,接应陈将军撤退。”
陈晖接过信看了一遍,不由面露难色,他当然明白李维正的意思,就是要接受自己手中的山东军。可是这样一来,盛将军那边怎么办?
邵闻达明白他的心思,便最后劝道:“李总兵也是朝廷倚重的大将,对陈将军而言都是效忠朝廷,而且李总兵能保住陈将军无恙,盛将军那里则不同了,恐怕他连自己都保不住。”
陈晖叹了口气道:“这件事,请我容我三思。”
“好!请陈将军记住,大营粮草只够四日,若朝廷大军败退,请陈将军沿运河撤军,李总兵会来接应。”
……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北宋穿越指南民国投机者谍影凌云铁骨[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红楼之挽天倾北宋大丈夫[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东晋北府一丘八父可敌国绝色凶器[精校版]明末工程师唐朝好地主秦功窃明[精校版]唐人的餐桌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天可汗[精校版]最强兵王[精校版]红楼之庶子风流[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伐清[精校版]黑道特种兵间谍的战争[精校版]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覆汉[精校版]1908大军阀[精校版]逍遥皇子极品家丁[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如意小郎君[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明朝那些事儿(出书版)庆余年谍影谜云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精校版]我的帝国[精校版]汉魏文魁[精校版]穿越清朝当皇帝寻秦记浴血逃兵[精校版]最强特种兵之龙刺[精校版]不让江山[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绍宋[精校版]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海疆[精校版]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精校版]长安风流[精校版]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长安的荔枝九锡1255再铸鼎[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精校版]革宋[精校版]秦吏[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铁血大秦[精校版]巡狩大明[精校版]传奇纨绔少爷(穿越之纨绔少爷)[精校版]汉世祖大明国士无字史记(出版书)中华武将召唤系统[精校版]特种兵之利刃[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大明之雄霸海外[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国色生枭[精校版]大宋的智慧[精校版]大帝刘宏[精校版]奉天承运[精校版]大汉帝国[精校版]顺明[精校版]大明国师北朝帝业奋斗在初唐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海魂[精校版]朝为田舍郎[精校版]大国战隼[精校版]北颂[精校版]大宋王侯[精校版]奥古斯都之路[精校版]将血[精校版]天下节度[精校版]天唐[精校版]混在三国当军阀[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大明嫡长子独治大明长安风流十国帝王叛徒[精校版]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