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看了他们一眼,缓缓道:“从现在开始,四只兵符作废,由齐王统管你们的军队,你们只向齐王效力。”
李元吉心中狂喜,跪下磕头,“儿臣愿为父皇赴汤蹈火。”
长孙顺德和段德操对望一眼,不知道怎么会变成这样,这就意味着,他们不再向东宫效命了,东宫指挥不了他们,但他们不敢多问,一起向李元吉施礼,“愿听齐王之令!”
李渊点点头,又对二人道:“你们退下吧!朕还有话要对齐王说。”
两人慢慢退下去了,李渊又注视了那只枝头上的青杏半晌,才对李元吉缓缓道:“你大哥建成太过于宽容,不懂得权力斗争的残酷,你却比你大哥强,好好帮助大哥,扶他坐上皇位,等他坐完江山,你再接你大哥的皇位。”
……
尹德妃的父亲尹贵平原名叫做尹阿鼠,因为嫌‘阿鼠’这个名字太低俗,李渊便赐他名贵平,自从尹贵平和太子李建成搭上关系后,从他那里捞取了大量的利益,仅土地就有数千顷,还有黄金、珠宝、绫罗绸缎,不计其数,使尹贵平发了大财。
下午,他接到了宫里的消息,深感此事重大,他不敢耽误,乘坐马车匆匆赶到了延平坊,找到杨峻的府宅,一般而言,都是他先派人来约杨峻在某个酒肆会面,两人喝几杯小酒,聊一聊,便把情报传递了。
今天是因为事情重大,且十分紧急,尹贵平便亲自上门来找杨峻。
和朝廷中的大多数官员一样,杨峻这几天也没有上朝,他把妻子和儿子都送去了位于陈仓县的庄园,家中的钱财细软也秘密转移去庄园,只留杨峻一人在长安坐守。
虽然出于尊严,他不愿意做杨元庆的官,但他心里明白,杨元庆不会杀他,说不定将来他的两个儿子还有点仕途希望,不过杨峻却不敢逃走,他怕李世民对两个儿子下手,只得硬着头皮留守长安。
他正坐在书房里看书,这时,下人来禀报,“尹国丈来了,有要事求见老爷。”
这让杨峻微微一怔,尹贵平怎么直接来找自己,难道出了什么大事吗?
他连忙吩咐:“请他进来!”
片刻,尹贵平匆匆走进书房,一进门便嚷道:“杨使君,出大事了。”
“尹公请坐下说!”
杨峻请他坐下,又命人给他上了茶,尹贵平喝了口茶水,这才着急道:“今天齐王李元吉秘密去见圣上,告诉了圣上一件天大的事情。”
他便将自己得到了消息详细说了一遍,这个消息同样让杨峻大吃一惊,心中疑虑万分,他沉吟一下说:“多谢尹公,我这就去东宫。”
尹贵平却干笑一声:“杨使君,我可是冒着生命危险,你看……”
杨峻明白他的意思,笑道:“那么雍县那边土地,我给殿下再说一说。”
尹贵平摇了摇头,他已经变精了,土地之类的东西,将来不一定属于他,只有黄金珠宝才最可靠。
“土地就免了,我要五千两黄金。”
“好吧!我去告诉殿下。”
尹贵平也不耽误他,起身告辞了,房间里只剩下杨峻一人,他沉思良久,便取信笺写了一封信,小心地封好,把自己的一个心腹家人叫来。
杨峻将信递给他,反复嘱咐:“立刻去新平县的唐军大营,把这封信亲自交到秦王手中。”
“老爷放心,我会做好此事。”
家人匆匆走了,杨峻这才起身走出房门令道:“给我备马车,我要去东宫。”
卷二十 长风破浪会有时 第七十七章 隋唐大战(七)
在新平县以北,无边无际的旷野里,八万隋军主力正缓缓开至,正如李世民将最精锐五万唐军放在自己身边一样,杨元庆带来的这八万军队也是最精锐的隋军,包括了六千陌刀重甲步兵和五千重甲骑兵。
唐军大营矗立在一片略微凸起的高地上,方圆约十里,一条小河从左营潺潺流过,大营是板墙式构筑,高约两丈,士兵们在板墙上来回巡逻放哨。
在高高的板墙上,赵王李玄霸和大将尉迟恭正在注视着远方五里外的隋军大营,在晴朗的天空下,他们看得格外清晰,隋军士兵正在忙碌地构筑板墙,他们还没有完成大营修筑。
“为什么不冲上去打他们个稀巴烂?”
李玄霸用鞭子指着隋军大营,他的语气里极为不满,自从上一次他在虎牢关受伤后,他便再也没有机会上战场,唐军屡战屡败的消息逼得他快要发疯,他就恨不得率一支军队杀进太原去,将杨元庆和所有的隋朝官员全部杀死,以解他心头之恨。
但李孝恭阵亡后,李玄霸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变得沉默寡言了,眼睛里不时闪过仇恨的凶光,仇恨在他心中一天天的积累,他在等待,等待着复仇的一刻。
此刻他看见了隋军大营,复仇之火在他心中开始燃烧起来,再也无法抑制,他转头就向营内奔去,尉迟恭怕他有失,也跟了过去。
大营内,李世民正在沙盘前沉思,他得到斥候情报,隋军居然只来了八万人,明明有十五万大军,那么其他七万人到哪里去了?他心中有一种不妙的感觉,虽然铜官道那边也出现了一支隋军,旌旗铺天盖地,但李世民认为,这是隋军在虚张声势,最多只有一两万人。
难道是……对于唐军在关中部署上的薄弱,李世民是心知肚明,他最担心的是关东防御薄弱,潼关和蒲津关一线只有三万军,如果隋军真的从洛水道南下冯翊郡,抄东线的后路,关东形势堪忧。
旁边房玄龄见李世民目光一直盯着冯翊郡,便明白了他的担忧,“殿下,卑职也同样担忧东线。”
李世民霍地转身,注视着房玄龄,“你也认为杨元庆会分兵南下冯翊郡?”
房玄龄点点头,“关键是现在的隋军主帅是杨元庆而不是秦琼,秦琼不会分兵东线,东线不是他的战区,但杨元庆则不同,他是从全局考虑,如果他发现东线薄弱,他必然会有所考虑,而现在他的兵力明显减少了……”
房玄龄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却很明显了,杨元庆必然已派兵去了东线,李世民眼中露出了掩饰不住的焦虑,如果东线被攻破,隋军长驱直入关中,直奔长安,那么他守在这里还有什么意义?
这就像一只桶,别的地方再坚固,只要其中一处出了问题,桶中的水同样会流光。
“先生认为,我们该怎么应对?”李世民心有点乱了,他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房玄龄微微叹了口气,“现在的选择已经不多了,如果非要有所选择,那么我可以列出三策。”
“先生请说!”
“上策是殿下与隋军速战,尽快击溃杨元庆部,然后火速救东线,中策是长安守军出击,出兵五万增援东线,使东线的兵力增加到八万,或许能抵挡住隋军对东线的进攻,下策是唐军全线放弃关中,撤回长安,坚守长安城。”
李世民摇了摇头,“下策首先就不能考虑,中线虽然最好,但太子肯不肯让步,还是一个问题,何况还有父皇制肘,我估计最多三万军,分一万守铜官道,那么东线最多只有五万军防御,能否坚持得下来?”
“殿下的意思是,只能选上策?”房玄龄听懂了李世民的意思。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红楼之挽天倾最强特种兵之龙刺[精校版]谍影凌云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黑道特种兵北颂[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大魏宫廷[精校版]北宋穿越指南穿越饥荒村落:种田空间拯救苍生浴血逃兵[精校版]我的帝国[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唐人的餐桌九锡间谍的战争[精校版]北朝帝业绝色凶器[精校版]临安不夜侯绝色凶器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最强兵王[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红楼:我真没想造反啊窃明[精校版]特种岁月之弹道无声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权臣绍宋[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无字史记(出版书)我的师长冯天魁[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1908大军阀[精校版]悍戚[精校版]东晋北府一丘八佣兵的战争[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寒门状元[精校版]北宋大丈夫[精校版]秦吏[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如意小郎君[精校版]边戎[精校版]枭臣晚明[精校版]谍影谜云奋斗在初唐官居一品[精校版]大明之雄霸海外[精校版]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精校版]唐朝工科生[精校版]长安的荔枝春秋我为王[精校版]藏国不可不知的中国5000年历史悬案(出版书)横推亮剑大国相[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晚唐浮生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大明国师朕能走到对岸吗覆汉[精校版]我要做皇帝[精校版]初唐峥嵘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盛唐挽歌1839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袁世凯传权臣[精校版]演武令[精校版]独断大明[精校版]靖明秦功明朝那些事儿(出书版)抗战之血染山河[精校版]抢救大明朝[精校版]1852铁血中华[精校版]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伐清[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父可敌国骗了康熙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庆余年调教太平洋[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扼元古代人的日常生活(出版书)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谍海猎影[精校版]大明嫡子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