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吉离开了东宫,他心中含恨万分,回头望了一眼东宫,冷冷地自言自语,“大哥,既然你不想要这个皇位,那小弟只好不客气了。”
“去养心殿!”
卷二十 长风破浪会有时 第七十六章 隋唐大战(六)
李渊的病情已经越来越严重,身体十分虚弱,尽管所有的人都向他隐瞒病情,都告诉他,好好调养半年就会康复,但不断的尿血让李渊心知肚明,他的身体在一天天恶化。
李渊虽然身体恶化,但神智还算清醒,大多数时候,他都让人把他抬到后宫花园里,体会仲春时节的旺盛生机和温暖的阳光,而对于日趋危急的局势他却看得很淡了,甚至不闻不问,就算大唐覆灭,那也是天意。
四月的阳光温暖怡人,李渊坐躺在一株杏树之下,眯着眼享受温暖和熙的阳光,他躺在一张用软藤编成的春榻上,身下垫着厚厚的软褥,十分舒适。
尹德妃坐在一旁,伸出芊芊玉指拎起镂空白玉壶给李渊倒了一杯茶,柔声道:“陛下,这是今年的蒙顶新茶,是臣妾亲自用小火煎制,陛下尝一尝。”
李渊端起茶碗,细细吮了一口,点了点头,“好茶!”
“陛下今天好像精神不错。”
李渊没有说话,他正在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树端一颗青涩的小杏,看得是如此出神,嘴角还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所有人都不敢吭声,唯恐惊扰了圣上的兴致。
就在这时,一个不知趣的小宦官匆匆走上前,跪下禀报:“陛下……”
两旁的宦官和侍卫顿时大怒,一名内侍总管上前就是狠狠一记耳光,“你这个浑蛋!”
小宦官吓懵了,捂住脸不知自己闯了什么大祸,这时,李渊回过神,淡淡看了小宦官一眼,“有什么事?”
小宦官带着哭腔道:“齐王殿下在外面求见,说有大事要禀报圣上。”
李渊点了点头,吩咐两边侍卫,“带他来见朕。”
侍卫匆匆而去,不多时,将齐王李元吉带上了上来,李元吉跪下磕头,“儿臣向父皇请安!”
尽管李元吉在小时候就不被李渊所喜,长大后又屡屡惹祸,不过毕竟是自己的儿子,李渊在身体一天天恶化之时,对儿子也多了几分舐犊之情,这也是李元吉兵败汉中没有被李渊追究的根本原因。
“皇儿有什么事吗?”李渊微微笑问道。
“儿臣有天大的事向父皇禀报。”
李元吉看了看两边的宦官和宫女,又道:“此事只能儿臣和父皇两人知晓。”
李渊点点头,吩咐两边人,“都下去吧!”
他又对尹德妃笑了笑,“爱妃也回避一下。”
所有人都退下了,只剩下一名服侍李渊的老宦官,名叫金贵,掌管李渊汤药,是他最信任之人,李渊在病中,身边不能一个人都没有,金贵便留了下来。
“说吧!什么事?”
李元吉又磕了一个头,心一横,便将李建成告诉他,秦王买通药师之事原原本本说了,连同太子聚文阁内关押着一个关键证人,也告诉了李渊,最后战战兢兢道:“儿臣本不该说这些话骚扰父皇养病,但秦王提出要京城之军,儿臣觉得问题严重了,所以斗胆向父皇禀报。”
李渊的双手抓住春榻的两边扶手,抓得咯咯直响,指节都发白了,他眼中射出了一种极度的愤怒,原来自己的病是这么回事,恨得他几欲晕厥。
“你说的……可是真?”
“儿臣所言句句是真,聚文阁地下室内还关着那个女人。”
李渊从旁边取出一只小银铃,摇晃一下,随着清脆铃声响起,一名灰影像鬼魅一般出现在李渊身边,着实吓了李元吉一跳。
李渊眯着眼道:“去一趟东宫聚文阁,看看地下室是否关着一个女人?”
灰影又消失了,李渊则闭上了眼睛,不再说一句话,李元吉也站在一旁,一言不敢多说,也不知过了多久,灰衣人又出现了,“陛下,东宫聚文阁地下室确实关着一名疯妇,卑职听见她喊叫,说秦王杀了她全家。”
李渊一摆手,灰衣人消失了,李渊这才睁开眼,长长叹息一声,对李元吉道:“你是孝子,不让为父做一个糊涂鬼。”
李元吉砰砰磕头,“只要儿臣知情,绝不敢隐瞒父皇。”
李渊叹了口气,又问道:“你刚才说,秦王要调走京城之军?”
“正是!”
李元吉连忙道:“他派宇文士及来送信,借口兵力不足,想要把京城的三万驻军调走,然后用刚招募的新兵守京城,皇兄糊涂,竟然答应了。”
“哼!他答应了没有,朕还没有死。”
李渊随即吩咐身边老宦官金贵,“速让长孙顺德和段德操来见朕!”
“老奴遵旨!”
金贵匆匆向花园外走去,他刚走出花园,等在这里的尹德妃便拦住了他,冷冷问道:“金公公,齐王说了什么事?”
金贵低下头不敢说话,尹德妃冷笑一声,“既然你不肯说,那件事我可就没法替你隐瞒了。”
金贵的脸刷地变得苍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把柄,金贵也不例外,他的把柄就是他唯一的侄子在宫中当值,曾和一个宫女私通,导致宫女怀孕,这件事尹德妃知道,而且证据在手,她就用这件事来要挟金贵替自己办事。
金贵万般无奈,只得上前低声把李元吉告密的内容原原本本说了一遍,说完,他低下头,又匆匆走了,就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尹德妃眼中惊疑,她不及细想,把她的心腹宦官找来,把刚才的话又述说了一遍,吩咐宦官道:“速将此事告诉我父亲。”
尹德妃当然也可以直接把此事告诉太子,但这样做风险太大,一是怕太子身边有圣上之人,密告圣上她和太子私通,其次通过父亲,他父亲也可以从中捞取好处,现在局势混乱,李渊命已不长,只有钱财才是最可靠。
……
长安一共有四万防御之军,分为两支军种,一支是羽林军,有两万人,由大将军长孙顺德率领,负责拱卫宫城和皇城,另一支军队是刚成立不久的金吾卫,也是两万军,由金吾卫大将军兼九门总督段德操率领,负责防御九门和维持外廓城的秩序。
当初李渊交付兵权会李世民时,取走的四只兵符,就是调动这四万大军的印符,此时四只兵符已经交给了太子建成,不过兵符是死的,人却是活的,兵符再有用,也抵不上李渊的一句话。
不多时,长孙顺德和段德操先后匆匆赶到,两人在李渊面前单膝跪下行礼,“参见陛下!”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弹痕[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绝色凶器[精校版]重生之我是许文强[精校版]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精校版]大明之五好青年[精校版]大唐天子[精校版]大明官[精校版]武唐攻略[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将明[精校版]玩唐[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草清[精校版]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回到明朝做昏君[精校版]大唐寻芳谱[精校版]修改三国[精校版]祸害大清[精校版]这个北宋有点怪横刀十六国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箱子里的大明虎狼交锋[精校版]1255再铸鼎[精校版]活埋大清朝[精校版]大唐孽子[精校版]我的大明新帝国[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大明妖孽[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纳妾记[精校版]大宋时代周刊[精校版]篡清[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启明1158[精校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九锡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北宋振兴攻略[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葬清[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三国大特工[精校版]伐清[精校版]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精校版]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亮剑之军工系统秦功人在大宋,无法无天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伐清万历十五年长安风流1839三国之名门公子大将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民国投机者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娇妻美妾奸臣(作者:轩辕波)柔情侠骨带着警花闯三国特种兵穿越之大宋亲王武夫当国烽烟尽处十国帝王逍遥游天下枭雄[精校版]铁骨[精校版]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精校版]高危职业[精校版]寻唐[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大明之雄霸海外[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万千世界许愿系统[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帝国星穹[精校版]苏厨[精校版]猎谍[精校版]大良医[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北宋大丈夫[精校版]如意小郎君[精校版]战国野心家[精校版]护国公[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大魏宫廷[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我要做皇帝[精校版]鹰扬拜占庭[精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