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红糖难卖,村里很多人家都掌握熬糖的技术,熬一次出来足够吃一年,亲朋好友一分,附近的谁还花钱买?
二姑姥又说:“要说熬糖啊,手艺最好的还是村里的老郭头,他今年六十多岁,从十来岁开始就跟着他爹熬糖,郭家的红糖,连村长吃了都说好。”
老郭头是一个老糖匠了,和其他人家不一样,他熬糖出来卖,挑着扁担翻山路十里八村叫卖 ,他熬的红糖里含着满满甘蔗的清香,浓淡相宜,现在年纪大走不动了,就守着两个儿子过日子,当然也把手艺传了下去。
唐兰发现,这里有生长甘蔗的天然优势,温度适宜,昼夜温差大,甘蔗自然会比其他地方的甘甜,再加上适宜的熬制手法,比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红糖,要优质很多倍。
二姑姥带着唐兰去找了老郭头,本来唐兰打算,从二姑姥家少买点红糖块回去自己喝,可既然村里有这样一个手艺人,说不定可以当成一门生意做。
一进院子,二姑姥指着院子里的五口大锅说:“这是九尾灶,全村独一份,其他人家熬糖得借锅,可老郭家不用,人家五口锅全置办齐全。”
老郭头坐在门槛上抽旱烟,瞟了一眼说:“又来人买我的制糖秘方了?说了多少遍?不卖不卖,多少钱都不卖。”
二姑姥脸上有点尴尬:“老郭,你这说的啥话?我一个字没提你就开始撵人,不是来买秘方的,相反,人家是来给你送钱的。”
老郭头抬抬眼皮:“送钱?恐怕是变向打听我秘方吧。”
也难怪老郭头戒备心强,打他秘方主意的人太多了,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市场一活络,人的心思也就活络了,整天琢磨怎么挣钱,村里有大片的甘蔗地,熬糖卖出去是一条发财的路子,于是村长的儿子就盯上了老郭头,整天琢磨怎么把他家的秘方拿到手,老郭头熬糖从来不让人看,也是邪门,村里谁家的糖,都不如郭家的甘甜!
老郭头怕儿子顶不住,每天都得拿眼袋敲打几次,一见陌生人上门,本能的厌恶。
老郭头也不说话,儿媳妇拿着簸箕筛豆子,出来说道:“进屋坐吧。”
老郭头冷哼一声,唐兰脸皮厚,跟着进了屋,儿媳妇说道:“我公爹就这驴脾气,谁的面子也不给,我刚才听你们说是来送钱的,这是啥意思?”
唐兰把想买红糖的想法说了一番,郭家儿媳妇一拍大腿:“只要你们不是打秘方的主意就中,等之后我们一家人商量商量,挣钱的买卖还能往外推不成?”
唐兰和杨琴下午就得走,周一还得赶着去上班,二姑姥安慰她:“老郭头脾气倔,谁说也不听,郭家还是他做主,我看一两天他不能答应,这样,等有信儿了我给琴琴发电报。”
唐兰点点头,也只能如此了,走之前,她从杨琴二姑姥家买了四十斤红糖快带走,她背二十斤,杨琴背二十斤。
山路不好走,两个人背着红糖,杨琴擦了一把汗:“唐兰姐,你买这么多糖做啥”
“吃啊。”唐兰的回答干脆简洁。
供销社里的红糖哪里比得上自家熬的红糖?唐兰砸砸舌,八十年代东西确实比现代要货真价实。
比如她在饭店里买的大肉包子,猪肉块顶两个指甲大小,过年炖肉吃,自家养的土猪肉可比注水肉香的多。
天色变暗,忽然就飘起了雪花,还越下越大,等两个人下大巴车赶到火车站买票,售票员大手一挥:“这趟列车取消了,前面下大暴雪呢。”
前面大暴雪?正常来说,下大雪火车也不会取消运营,最多就是晚点,售票员又说:“哎哎,自己想办法去吧,别在窗口堵着了,下雪下的那段轨道都出毛病了,不一定什么时候修好。”
唐兰:“……”去丹阳市只能坐这趟火车,今天走不了,明天后天如果雪还是没停呢?
唐兰和杨琴面面相觑,杨琴都快哭了:“唐兰姐,这下咋办。”
唐兰对铁路维修的速度没抱太大希望,火车站很小,大厅里挤满了滞留的人,还有人要工作人员给个说法。
唐兰揉揉太阳穴:“杨琴,那你知道其他车次吗?或者咱们可以多倒两次火车?”
可唐兰这个想法很难实现,火车好多趟线出了问题,仅剩的两条线路成了大家的目标,火车刚一停,无数的人急着往火车上跑,门口进不去的,就从窗户上爬,杨琴往后退两步:“可真吓人。”
何止是吓人?这种混乱的情况特别容易出现踩踏事件,为了坐上火车,总不能冒着生命危险。
等唐兰和杨琴出了火车站,外面的雪越下越大,踩上一脚,雪的厚度已经到了人的小腿。
瑞雪兆丰年,可是暴雪呢?
唐兰扯了扯围巾,呼啸的寒风从耳边划过,她叹口气:“咱们去发个电报吧,说晚点上班,你放心,扣的工钱姐给你补。”
“唐兰姐不用,扣就扣,赶不上火车又不怪你。”
电报是一定要发的,不然就算旷工,矿工是要记在工作表现里的,影响年底的各项考察。
发电报的窗口也是排着很长的队伍,唐兰往前面张望了几眼,恐怕这些人和他们一样,都是坐不上火车发电报报信。
电报要给孙海发一封,说明两个人的情况,另外唐兰还要给黄爱国发一封,免得舅舅担心。
唐兰电报选的都是加急的,普通电报四分五一个字,加急的要加价,一个字八分钱。
交了钱写好电报,两个人从人群里挤出来:“找地方住吧。”
火车站附近的两个招待所都客满,两个人找了远一些的招待所,所幸还有空房,唐兰揉揉眼睛,火车是唯一的交通方式,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
还好唐兰的钱都放在了红包余额里,这次买红糖身上的钱花的差不多了,她还得从余额里再拿出来一点。
唐兰和杨琴在这里住了两天。
大雪依旧没有要停的意思,这时候的长途交通工具主要依靠火车,私人小轿车少之又少,大街上最多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
全国粮票带的不多,再这样下去饭都吃不上了……唐兰忍不住吐槽,粮票制度真是举步维艰,就算手里有钱,国营的饭店也不理你,没票就不卖。
好在还有黑市,现在的黑市处于半公开的状态,大街上还有人谈论,今天从什么地方买了二斤花生油,价格不贵不用票。
唐兰和杨琴寻了好几条街,在胡同深处找到了一家私人小饭馆,包子馄饨炒菜都卖,就是价格贵一点。
唐兰一惊好几天没吃到荤腥,点了两个炒菜:辣椒炒肉、小土豆烧肉,外加三个大馒头。辣椒入口辛辣无比,嘴里像燃着一团火,唐兰辣的眼里含泪,她大口喝了半杯凉白开。
唐兰抬头抹抹眼睛,没想到在小饭馆里,竟然遇到了那个李同志,李同志也认出了唐兰和杨琴,嘿嘿笑了两声:“这可真是凑巧了,你俩也是没坐上火车留下的吧?”
第90章 货车故障
唐兰撂下了筷子:“嗯, 本来想回丹阳市,结果火车不发车就耽误了, 一直住招待所,也不知道哪天能通车。”
李同志沉思片刻, 问道:“我在镇上见到你俩, 你俩是当地人?”
杨琴举手道:“我老家是这儿的。”
【穿越小说】推荐阅读:如何阻止男主发疯快穿之在年代文里做自己佛系庶女养娃日常除了吃,我什么都不会[星际]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五零美人带球跑五十年代军工大院我在御兽世界开农场的那些年兽人永不为奴!被白月光的弟弟攻略了这个炮灰女配我不当了和顶流亲哥相认后我爆红了异世界中餐馆七十年代之胡同里的女裁缝我选的男主一定行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权臣的宠妻(穿书)我真没想穿越啊开局一家小农场[末世]砸锅卖铁去上学重回七七年怂包女配缺德后[七零]我靠奖学金过活[穿书]大国小鲜(科举)满级绿茶在年代文躺赢捡漏姐姐的亲事后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穿进赛博游戏后干掉BOSS成功上位在派出所里吃瓜当团宠长安食肆经营日常社牛宝宝,亲妈社死[七零]我娘是年代文真千金草原牧医[六零]穿越民国财阀千金,督军请接招守陵娘子山食纪我是贵族学院男主的病弱青梅穿越八零替嫁后我成了军官心尖宠八十年代闪婚日常逃荒路上,我娇养了首辅公子不标记陛下就得死[女A男O]郡主穿七零后摆烂装穷[空间]强者是怎样炼成的年代文里的炮灰女配草包美人(快穿)市井生活日常她不可能真的想杀我简单一卦,认罪又伏法[香江九零]穿成偏执病美人的情敌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年代文炮灰的海外亲戚回来了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女配不讲武德[快穿]穿到七零极品家庭当炮灰替身的我死后下堂妻自救手册穿书后我靠当情报贩子成神了锦鲤学霸她超甜[穿书]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团宠学霸小姑姑躺赢日常/穿成年代文男主的娇软小姑姑穿成男主白月光[快穿]汴京小面馆坚定不移地做个路人甲庶子无为(科举)下乡妹妹高考回城[七零]六零之杀猪匠的早逝闺女顶流小姑姑她三岁半长得丑就不配攻略病娇了吗[穿书]BOSS她真不一般[快穿]大明第一首辅穿成年代文天才反派亲妈为了攻略病娇在死亡边缘反复横跳(穿书)全家流放到海南(美食 种田)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相错大佬后我去随军了[七零]成为龙傲天的作精女友后恶毒后妈不好当六十年代我为医[女穿男]我阿爹是年代文男主对照组穿成合欢宗女修后揣了反派的崽书香世家(科举)师妹过来六零笨蛋炮灰实在过份美丽农门相公是锦鲤方舟[废土]让我寄生一下怎么了?当路人体验女主剧本满级天师是猫咪[玄学]汪:我为人类社会做贡献[动物快穿]你有钱,我有刀为夫曾是龙傲天七零反派他老婆我靠传播非遗爆红全宇宙空间之农门小商妻世家子暴君闺女五岁半穿越后被迫登基年代文中搞医学[穿书]穿成男主的狐狸精寡嫂(穿书)早安!三国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