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txtzw.net)--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txtzw.net

第2272节

作者:屋外风吹凉
若无父皇,汉家疆土必将会罹受几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将会遭遇无尽的屈辱和痛苦。
所以,儿臣以为,对于西夷,即便不悉数斩尽杀绝,也要打入欧罗巴大陆,并于彼处至少立三国,行监视分化之用。
另外,绝不允许西夷们的格物科学之术超过大燕,甚至,根本不允许他们再进行格物致知!
汉洲战争打到最后,他们一定会投降,会认输。
兵临城下签条约时,除了割地赔偿外,废除他们的大学,收缴焚烧他们的书籍,索要他们的科学家,为不可退让的条约。
当然,他们的上帝和圣经,还可以留给他们!”
贾蔷看着一众皇子,不掩满意的高兴笑道:“都长大成熟了,很好。所以朕早早就同你们说过,不要害怕摔跤跌倒,只要能爬起来,并汲取教训,这种摔倒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你们兄长方才说的极好,见识也极深刻,对付西夷最好最长远的法子,便是他所说的这些。若是失去了秦洲、失去了汉洲,失去了他们赖以寄生的殖民地,再被限制了格物科学之术,那么他们的存在,只会永远的提醒你们,莫要忘记仇敌在侧。
至于需要本土做些甚么,你们可以和十六去谈。
至于朕,虽不愿承认,但也不得不承认,朕已经老了。
汉家的江山,终究是要靠你们了。
吾儿,皆有大帝之姿,必胜于朕!!”
诸皇子看着两鬓霜白的贾蔷,无比慈爱的注视着他们,一个个心中唯有无限的崇敬和孺慕之情,齐齐跪地,以谢皇父!
……
第八十八章:汗流浃背
西苑,勤政殿。
二十二位成年皇子同太子一道,出席了元武二十四年四月初一的朝会。
看着朝堂上已经几乎完全不认得的官员们,诸皇子心中还是有许多感慨。
对于“圣天子垂拱而治”这七个字,也有了更深的认知。
想来,早些年为这七个字欢欣雀跃口口称圣的那些人,此刻肠子都已经悔青了,更甚者,他们已经没了肠子,唯有白骨……
也是可笑,那些人怎么就会相信,凭一己之力撼动乾坤的圣天子,会任凭他们摆布呢?
就他们所知,如今贾蔷在朝堂上露面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莫说寻常京官,便是三品以上的衣紫大员,一年里也难见几回圣颜,但这并不妨碍,天家对朝堂,对天下封疆乃至道府州县各级官员的掌控,到了前无古人的境界……
像当初对九大世家的悍然出手,将各级府衙内无数近亲繁殖的窝案连根拔除的肃整行动,历朝历代,也没几人敢为。
之后朝廷对官场一波连着一波,几乎从未平息的自我审查,也让主流官场始终保持着中等清正。
然而贾蔷,似乎仍不大满意……
三年以来,他第一次又对政务开了口,自然让以于万洲为首的军机阁臣们,以及文武百官十分震动:
“任何时候,只要中枢有了自矜和怠慢的心思,认为眼下的局势已经是最好的,或者为了所谓的稳定,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么就一定是走下坡路,滋生腐败,纵容毒瘤悄无声息侵蚀皇朝根基的开始!”
“天下吃皇粮的官员和吏员加起来已逾百万,今后只会越来越多,但凡纲纪王法松弛一点,下面产生的问题必然多的惊世骇俗!”
“不止是操弄权柄,以权谋私贪腐败坏者,市面上的青皮恶霸有没有?为富不仁仗势欺人的豪富乡绅多不多?青楼、赌坊、当铺、车、船、店、脚、牙,涉黑欺民的事有没有?”
“朕相信,一定会有,而且绝不在少数!”
“有一事,朕要提一提。这些年来,便是市井三岁顽童亦知晓了格物科学之重要。不少激进的官员,甚至上书于朕,请求朝廷废黜科举制度,至少不要再考八股经义文章了,全部换成格物科学之道。朕没有答应,因为朕坚持认为,科举可以改革,可以增设格物科学分类,但不能尽数废黜经义,为何?”
“因为四书五经,是教人知礼,教人仁义道德,也是教人向善明悟忠义大道的!”
“朕从来认为,若民间风气不正,世间道德败坏,那么即使能强盛一时,也终难逃自我毁灭之路!”
“吾皇圣明!”
百官虔诚跪拜。
圣天子三年不开口,开口便事关民生之重,他们心中万分敬服。
于万洲出列躬身道:“圣上金玉之言,臣等领受。其实这些时日,臣于军机处,也曾对诸位同僚谈及此事。过往因交通往返不便,大燕疆域过于辽阔,所以许多事没甚好法子。便是民间也有谚语,道强龙难压地头蛇。但如今南北火车已通,万里之遥也成坦途,再提甚么天高皇帝远,就说不过去了。”
贾蔷闻言,满意笑道:“爱卿办事,朕是信得过的。是啊,南北铁路已经开通,便是长江天堑,也将以钢铁之桥铺成通途!且从今往后,无数铁路将会勾通大燕每个省,乃至各大道、府。千里之遥,一日既至。既然如此,那么不止京里的御史、刑部的官员、大理寺的官员,便是诸军机阁臣、六部堂官,都可常去下面走走看看,视察一二。不体察民情,怎知民生之苦呢?”
于万洲笑道:“就怕会叨扰地方啊。京官还是穷,一旦出去了……”
贾蔷闻言哈哈笑道:“于爱卿倒是敢说真话,不过大理寺和御史台不就是监察百官用的么?如果监察不利,那说明大理寺和御史台有问题,存在漏洞。既然有疏漏,就要想办法解决问题。实在不行,还有绣衣卫在……”
于万洲忙道:“圣上所言甚是,不过还不必出动绣衣卫。唯有遭遇危及国朝安危之时,方可出动绣衣卫。其实早在元武三年起,朝廷就受圣上之旨意,不断往外派遣御史官员。只是因为大燕着实广阔,言官自京城出发,还未至地方,消息早就传了过去,意义也就不大了。如今却是不同,当有奇效。”
贾蔷闻言呵呵一笑,道:“好,且听爱卿的。朕也相信,朝廷诸部堂间通力合作,必能解决此难。不过,朕且再最后啰嗦几句。以朕之见,朝廷可不定期的往各省、府派遣巡查小组,小组又可分明暗两队。明者,听取民声控诉。但很显然,许多百姓碍于凶威,未必敢出面,所以还要有暗队,暗中巡查。
朕于政务一道,并不擅长,能提出的建议,也就这么多了。余下的,都要靠朝廷上的诸臣工们,以不世之才,爱民之心,来不断的完善。
朕的先生曾与朕言,于爱卿乃不世出之奇才,若将青史上所有名相排个序列,他相信于爱卿可排前三……”
此言一出,殿内无论皇子还是文武官员,无不哗然一片。
这个赞誉,着实有些太过惊人。
而且,若只出自林如海之口,也就罢了,谁都知道,于万洲当年能从藩土直接调入京中为官,三年后直入军机,有林如海的力荐。
可贾蔷当着满朝文武这般说,显然已是认可了这种说法。
只是,于万洲这些年虽然做的不错,尤其是在接任突然离世的张潮留下的重担,担任元辅前,就已经以超强的手腕,强势推动义务兵役制,使得大燕每年从本土上往藩土、外省固定输出上百万的义务兵。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贞观攻略[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我的二战明天下铁骨[精校版]最强特种兵之龙刺[精校版]新书[精校版]大明文魁[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大唐天子[精校版]回到唐朝当皇帝[精校版]大宋兵器谱[精校版]篡清[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这个北宋有点怪满唐华彩扼元带着警花闯三国抗战之铁血佣兵绝色凶器1855美国大亨十国千娇十国帝王权臣[精校版]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兵[精校版]燃烧的海洋[精校版]抗战独裁者[精校版]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精校版]大楚怀王[精校版]我不是野人[精校版]回到明朝做昏君[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最后的三国2兴魏[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精校版]全球战国[精校版]逍遥初唐(大唐技师)[精校版]韩四当官[精校版]寒门状元[精校版]明朝富家子[精校版]北宋大丈夫[精校版]隋唐大猛士[精校版]这个天国不太平[精校版]大魏宫廷[精校版]大明1617[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一世富贵[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国色生枭[精校版]大明武夫[精校版]清末英雄[精校版]奸雄天下[精校版]穿梭时空的商人[精校版]赝品[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崛起美洲1620[精校版]三国之太极演义[精校版]寻秦记续之战龙返秦[精校版]大唐新秩序[精校版]请叫我威廉三世[精校版]时光之心[精校版]白甲军[精校版]唐砖[精校版]风月天唐[精校版]三国之名门公子[精校版]帝王心术[精校版]伐清[精校版]唐朝小地主[精校版]大宋权相[精校版]宋时明月[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窃明[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安侯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黑道特种兵乱宋饥饿的盛世(出书版)乱世宏图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海魂[精校版]叛徒[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不让江山[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带着系统来大唐[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战国野心家[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大唐天将军红楼之挽天倾谍海王牌朕能走到对岸吗扼元北朝帝业序列大明两京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