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菜子,放的是素油。可好吃了,二哥快吃。王府要接待钦差,厨房那里还不知要二延到什么时候。”陆炳道。
馅料的味道还闻不出,面粉的香甜味扑鼻而来。
道痴方才想着心事。还不觉得,现下看到吃的,还真有些饿了。
道痴笑着谢过,捡起一个子,吃了起来。陆家都是北人,还保留着北方人口重的习惯,因此这子正和道痴口味。
一口气吃了三个。
陆炳歪在榻上,看着道痴面色如常地吃了三个子,不由好奇道:“二哥,你就不激动?”
道痴看了他一眼,道:“大郎一激动,少吃了子?”
陆炳讪笑两声道:“不只是我,连娘晚饭也没吃几口。”
见他脸上不像欣喜,反而眉眼之间带了隐忧,道痴不禁好奇道:“大郎在担心什么?”
陆炳苦着脸道:“二哥,殿下在安陆是一国之主,人人服顺;到了京城,面对皇亲国戚、王公大臣,说不定要挨欺负。”
道痴闻言一愣,这话不像是陆炳的口气。他看了陆炳两眼道:“可是婶娘说什么?”
陆炳叹气道:“我娘担心殿下……说殿下看似好说话,却受不得气。要是遇到不公之处,恐有委屈。”
道痴沉思,看来最了解世子的还是世子的乳母。现在遗旨才到安陆,范氏就开始担心往后之事,并且并不是无的放矢。
见道痴不说话,陆炳望了望窗外,而后小声道:“二郎,殿下昨晚将邢百户与虎头叫到身边了……从昨日起,虎头开始在殿下身边扈从……”
道痴抬头,皱眉道:“刚才怎么没见?”
陆炳道:“许是安排在暗处。”
道痴想了想道:“京城过来五千京骑,王府安全无需担心吧?”
陆炳道:“殿下也是以防万一。”
道痴晓得,不过是世子疑心重,并不能信任京骑的缘故。
可是那样的话,北上路上怎么防?既防着,还不能明面的防,否则没等进京,就得罪人。
他心中有些痒痒,好奇世子与那些钦差在谈什么。
太后的谕旨下的急,京城的龙椅还等着人座,即便正德驾崩的旨意没有明发天下,可是总有蛛丝发迹流出来。要是等到藩王意动,世子还没有至京,还不知会什么样。
说起来宁王还真是运气不好,要是他再耐心等两年,就在现下这个时候叛乱,那效果绝对非同凡响。
眼见外头渐黑,惊蛰才提了食盒回来。
道痴用了子,肚子里已经饱了,就让惊蛰提回去自用。倒是陆炳,是个隔锅香的主,打开食盒,挑着两道肉菜都吃了几口,才让惊蛰带走。
眼见屋子里长大,外头越发幽暗,陆炳伸了个懒腰走了。
陈赤忠与沈从云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二更天。
看到道痴屋子里依旧点灯,少不得站在窗口招呼两句。
灯光摇曳下,两人虽面带乏色,可是眼角都带了喜悦……
翌日,王府小厮送来白服。陈赤忠与刘从云两个,用了早饭,便各自学差事去了,乐群院里又剩下道痴一个。
道痴闲着无聊,想着要不要趁机回家一趟,不过想想现下不好去世子身边请假,而王府护卫又正森严。
还是觉得不方便,他就暂时放下回家的心思,坐在书桌前,从书架上有抽出一本书,并不是四书五经与时文这类的应试书,而是一本小册子,是一位致仕官员编撰的,关于文官栓选的小册子。
大明初年,文官是四途并用,举荐、监生、进士与吏员。天顺年后,举荐渐废,只剩下进士、举贡、吏员三途并用。还有一种说法,是进士、举人、岁贡三途并用。
按照后者所说,道痴即便乡试失败,只要国子监肄业,就有补官资格。
可是入了仕途后,在选人上,还分“资、级、年、次”。即便从吏员开始做起,想要升官谈何容易。要知道,杂牌官与进士官还不同。进士官是满九年升两级,杂牌管能不能升级,还要看功绩如何,上面有没有空缺。
想要在官场出头,还要考进士。
一甲入翰林,二甲、三甲除庶吉士外,则栓部随缺注选。二甲内主事、外六品,三甲内评事、行人、博士、中书、外县令、推官。
一甲“进士及第”二甲是“进士”,三甲是“如进士”,三甲者起步与升迁速度,与前两甲差距甚远。
不说旁人,就说今日来传旨的钦差之一,礼部尚书毛澄,弘治六年的状元郎,入翰林院为编撰,而后是侍读学士、学士,入仕十五年后升吏部侍郎,又两年生礼部尚书。十七年的时间,从六品升至正二品,成为京堂之一。他同科的三甲进士,假设是外授知县,成绩不好不坏,九年升两级,现下还在正五品的位上熬着。
一甲与三甲的速度,这就是这样大。
道痴抚额,举人现下自己都觉得费劲,更不要说进士。
世子这边的事情尘埃落定,自己是不是当全部心思用来看书?
看是若是不趁着世子继位前混交情,以后宫里宫外相隔,怎么亲近?
想到这里,道痴放下书本,也换了白服,出了乐群院,往陆炳家去了。
从现下开始,想要见世子怕是都费劲了,陆炳这里还是要更亲近些为好。
不想,走到陆家院子门口,正好与陆松与陆炳父子迎面碰上。
陆松的神色有些阴郁,陆炳却雄纠纠气昂昂的。
陆松停下里看了道痴好几眼,犹豫了一下,将道痴拉到一边,道:“二郎,有一件事,你自己拿个主意。”
道痴见他如此,诧异道:“大人请说?”
陆松犹豫一下道:“殿下身边要增加几个侍从……”
第149章 为万一王妃选侍从
“侍从?”道痴闻言,有些不解。
这个时候添人,还是侍从?世子马上就要进京了,身边内官、侍卫一堆,还需要添什么人?
陆松四下里望了望,压低了音量道:“是王妃的意思,进京前要安排几个与殿下身量的侍从,随着殿下一起进京。”说到这里,顿了顿道:“路上殿下有不便宜之处,也好方便一二。”
原来是替身,看来是担心安陆至京城这两千多里路不安全。
道痴直觉得满脑门黑线。
世子出身尊贵,骨子里极为傲气,会愿意用替身?再说,在京城奉迎天子的钦差跟前,如此行事,也忒小气了些,倒像是信不过他们,这不是得罪人么?
而且世子身份已经不同,是嗣天子,要是嗣天子不安全,不是说明有人谋反叛乱?得罪宗室。
怪不得陆松提及此事,脸色发苦,想来也不赞同如此行事。
“殿下怎么允了?”道痴好奇道。
陆松苦笑道:“王妃一直哭,殿下至孝,除了答应,还能有什么法子。”
没等道痴说话,陆炳在旁急了,道:“爹,别叫二哥来了……咱家还有小炜,二哥家只有一个男丁……”
陆松闻言,望向道痴的目光也带了几分踌躇。
道痴笑道:“王妃不过是慈母之心,以防万一罢了,哪里就到那个地步。”
陆炳依旧道:“可是万一呢?”
道痴正色道:“真要有万一,相信殿下也不会让我祖母孤苦无依。我也是王府中人,大郎不必再劝。以殿下的性子,并不喜生人在旁。北上途中,侍从定是与殿下朝夕相处,与其安排殿下不喜之人,还不若相熟的。再说……真要遇到万一,怎么保证外人会为殿下挡刀?”
听他这样一说,陆松也觉得言之有理,倒是不想再劝。其实,他与道痴一样,都觉得路上没什么可担心的。毕竟遗旨在那里,世子已经是嗣天子。现下来的人马是五千骑,可进京的人马绝对不止这些,路过沿途卫所时肯定会抽调人马扈从。
如此一来,做这一回侍从,对道痴只有好处。毕竟,世子身份已变,能趁机与世子多加强情分是好事。就是王妃那里,也会记一份功劳。
想到这路,陆松点点头道:“好,既然二郎有这个心,就与陆炳一道,随我去见殿下。”
道痴点头,随陆松父子来到启运殿,却没有立时见到世子,因为京城来的诸位权贵大员在启运殿,与王妃、世子商讨启程之事。
陆松便带二人到偏殿等候,一会儿邢百户也到了,带来四个校尉,都是中等个子,身形偏瘦。
道痴看了他们一眼,又看了看自己与陆炳。陆炳虽比自己小两岁,可是因少小习武的缘故,身量差不多高。
只是自己与陆炳还罢,面上带了少年稚嫩,冒充十五岁,也说得过去;邢百户带来着四个,身形是有了,可面相上看着可是偏大。
陆松显然也看出来,不由皱眉。
邢百户还不知陆松让他挑人的用意,只晓得是挑几个身量中等斯文些的校尉,以后陆松是要带在身边传话用的。他不放心虎头,问道:“鼎山还好吧?他才多大,怎么好在殿下身边当差?”
陆松哼了一声,道:“这话你跟殿下说去?莫非老邢忘了,鼎山本就是殿下选定的人。”
邢百户被噎住无话,半晌道:“等殿下登基,我就去寻个乖顺的闺女,这女婿还能跑了。”
陆炳与道痴坐在一处,小声道:“殿下要当皇上,那我以后就做御前侍卫,二哥做什么?”
道痴道:“考举人、考进士,以后做御前大臣,为殿下效力。”
陆炳闻言,笑道:“真好,还跟在王府似的,大家都不分开。”
道痴笑笑,没有接话。
怎么能跟在王府一样,陆炳还罢,有着奶兄弟的名分,以后出入宫廷或许还能容易些;像王府其他人,即便入朝,也都成了外臣。
说话的功夫,就听到外头有动静。
陆松起身,往外头望了望,就见不少人从正殿出来。
黄锦过来道:“陆大人,殿下有请。”
陆松应了一声,回头招呼众人跟上。可是到正殿门口,便只带了陆炳与道痴两个进去,让其他人稍等。
屋子里有四人,除了内侍高康与吕芳外,还有虎头一个站在世子身后。虎头虽比世子小一岁,可是却已经被世子高半头,加上在邢百户那里大鱼大肉喂着,身体健壮,跟小牛犊子似的。
只是他脸上不再像原来那样痴笑,绷得紧紧地,看着倒是有几分气势。不过在看到跟在陆松身后的道痴时,他的神情还是缓了缓。
世子则是耷拉着脸,眉眼间有些阴郁,看到陆炳与道痴两个一愣,看出陆松用意,随即摇头道:“不行,怎么能用他们两个?”
陆松道:“殿下,北上人马,何止万人,宵小若想近身殿下身边,除了扈从的地方卫军,还有京里侍卫亲军,还有王府府卫、仪卫几道关卡。所谓侍从,不过是安王妃的心,哪里就那么危险?”
世子闻言,有些迟疑,最后还是摇摇头道:“就算只有一丝危险,也不当选他们两个。大郎这里乳母会惦记,二郎是单丁。”
道痴闻言,只觉得心中一暖。即便晓得世子拒绝此事,更多的是因陆炳,自己只是顺带。可世子能说着一句,多少有些真情分在。
陆松正色道:“正是为了那一丝危险,才不能全用外人做侍从。殿下的安危,怎么能全交给外人。大郎、二郎两个手上有些功夫,待殿下又是一片忠心,殿下就允了他们两个随侍吧。”
世子依旧摇头,陆松只好将王妃抬出来,道:“殿下,有他们二人在,王妃会安心。还有他们毕竟是殿下府学伴读,随侍殿下身边也不显唐突,在钦差面前也好看些。外头还有四人,是从府卫里挑出来的,殿下是不是先看看再说?”
世子这才点点头,道:“先传见吧。”
待看了这四人,世子不由皱眉,并没有说什么,只对陆松摇摇头。
陆松也觉得这四个做“侍从”看着不像,便叫邢百户先带人回去。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大争之世[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兵锋无双[精校版]血帅[精校版]北宋大表哥[精校版]席卷天下[精校版]锦衣为王[精校版]隋唐英雄芳名谱[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衣冠不南渡兵者为王[精校版]葬元[精校版]朝为田舍郎[精校版]帝国星穹[精校版]大明春色[精校版]革宋[精校版]战国野心家[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大清之祸害[精校版]锦衣王侯[精校版]北宋闲王[精校版]群英三国[精校版]隋末我为王[精校版]夜明[精校版]来到大唐的村官[精校版]铁血山河[精校版]回到秦朝当皇子[精校版]三国旌旗[精校版]天下节度[精校版]风流名将[精校版]山渐青[精校版]大宋权相[精校版]盗宋[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我在春秋不当王初唐峥嵘始皇家的好圣孙思想门:先秦诸子解读唐农大明帝师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刺明[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星空之翼[精校版]科学家闯汉末[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大唐孽子[精校版]舰载特重兵[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我要做皇帝[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小军阀[精校版]明朝第一国师[精校版]回到明朝做千户[精校版]大唐御医[精校版]山河英雄志[精校版]娇妻如云[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大明嫡子李治你别怂曹操穿越武大郎天汉之国人在大宋,无法无天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出版书)天可汗奋斗在初唐乱世宏图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铁骨[精校版]最强兵王[精校版]司礼监[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最后的三国2兴魏[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刘备的日常[精校版]抢救大明朝[精校版]汉阙[精校版]韩四当官[精校版]如意小郎君[精校版]逍遥游[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大汉帝国风云录[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箱子里的大明穿越饥荒村落:种田空间拯救苍生权臣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虎狼大将超陆权强国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十国千娇顶级兵王特种兵王[精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