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岁的小孩子,就有了孩童的狡黠,可以与之讲道理;三岁的孩童,怎么让他明白是非对错?
这样的虎头,被他举荐给世子,还被世子当成异人,要“礼贤下士”亲自过来相请。他有些不敢想象,世子若看到现下的虎头,会不会以为自己再戏耍他。
道痴的目光越发柔和,道:“我来接你了,给老和尚诵完经,就带你下山……”
虎头的眼睛闪亮,缓缓地点点头,脸上都是眼泪,可嘴角还是慢慢弯起,心中的欢愉直白地表现在脸上。
王琪看虎头只腻歪道痴,瞧也不瞧自己,心中吃味,在脸上划了划,对虎头道:“又哭又笑,小猫撒尿,羞羞脸!”
虎头歪着脑袋,看着王琪,面露懵懂,像是不晓得他在说什么……
第86章 手足情重,三王齐聚
王琪轻哼一声道:“还虎头呢,猫头差不多。恁大了,还哭鼻子,羞不羞?”
道痴在旁见了,真是无语。怎么自己这个堂兄,每次见了虎头就没谱,变得这般幼稚。难道心智低也能传染?
虎头无辜地眨眨眼,脸上越好好奇地看着王琪。
难道虎头不记得自己了?自己可是陪他玩了两天,还给他吃了那么多好吃的。
王琪正想着,就腾空而起,吓的不由尖声大叫。
送道痴与王琪过来的车夫还没走,见到虎头将王琪举起来,不由吓的变了脸色,刚要上前,就听到王琪“哈哈”大笑起来。
王琪一笑,虎头也跟着笑起来,哪里还有委屈哭泣的样子。
变化太快,车夫一时反应不过来。
王琪已经拍着虎头的胳膊,兴奋道:“虎头,上山,上山,正好哥哥懒得走!”
虎头倒是真听话,举着王琪,大踏步地往山上去了。
车夫看了脸色发紫,求助地望向道痴:“二公子,我们七公子这样……”
道痴道:“大叔放心,虎头手上有分寸,不会摔了七哥。”说话的功夫,他掏出块碎银,递给车夫:“大叔留着吃茶。”
车夫忙谢了赏,还是有些不放心地看着山路,直到虎头与王琪的身影看不见,才甩着马鞭掉转车头。
道痴顺着台阶,一步一步往山上走。
前头不远处,还不时传来一阵笑声,看来王琪与虎头的这个“举人”游戏玩得还很乐呵。这两个家伙,没心没肺的,倒是将道痴心里的悲痛驱散不少。
不单单是逝者已矣的缘故。
八月初的山中,依旧是初秋时节,虽说因安陆地处南方的缘故,林中草木依旧青翠繁茂,可阳光也没有那么足,走在石板路上,秋风习习。
道痴从袖子里取出老和尚的信,打开来。
老和尚的遗笔中,第一段交代他自己是安陆王家第四代子孙,亦是西山寺第三位主持,在他之前,安陆王家的始祖,三代先祖都曾避居西山寺;第二段话是告诫他要感恩,若是有人一分好知,定要回报三分,方是忠厚之道;第三段话,则是告诫他男儿立世,当顶天立地,为家人尽责。
看似只是平常信件,似乎能够透过这封信看到一个耄耋老人对他养大的少年的殷殷教导。真正的意思,只有道痴知晓。
他拿着这单薄的两张纸,觉得重于千金。若是他是个背信弃义的小人,就不用这般纠结,可是他做不到完全小人。
第一段交代的是王家一份藏金的“钥匙”,第二段是允许道痴动用这笔“祖产”,要求取一还三;第三条则是接受王家这份“援助”的时候,也要承担照顾族人的责任。
关于王家祖上有藏金之事,老和尚先前也透过口风。不仅是王家这一脉的始祖留下十万藏金,西山寺里第二位主持与老和尚这个第三代主持都留下了藏金。道痴从西山寺拿回去的那些金叶子,就是老和尚从自己的藏金中拿出去的。
第一代始祖的金子是在征伐天下时攒下的。当时王家始祖放弃大好前程,从军中退出回王家,并非只是因伤病的缘故,还因无意中发现的一笔藏金,并且隐匿下来。
这些金子被王家那位始祖分成两份,一份在安陆卖家置地,一份则是藏在西山做个后备,以防在安陆立身不稳留条后路。
藏金的秘密,由王家始祖口耳相传传下来,每次都是选定的心智坚定之人,连执掌祭祀的族长一系都不晓得。这样的目的,当然是怕有人见财起意,将公产变成私产。
至于三代先祖与老和尚的藏金,不用说,多半是因那“借一还三”规矩。
想到这里,道痴不由苦笑,自己这个小身体才十二岁,老和尚怎么就看出“心智坚毅”来?
这也太不负责任,将三份数以万计、十万计的黄金,摆在他跟前,就不怕他生出贪念?
可是不得不说,老和尚这“祖产”托付,使得道痴格局大了,不用再受困经济拮据。即便是到了官场,道痴也底气十足,不用再为银钱钻营。
不过这“借一还三”真要做到,也并不容易。
道痴收好信,慢慢思量。看来得想生财之道,就算这些黄金在紧要时候可以取出来用,可家里收益总需要个障眼法。
现下借着给姐姐添嫁妆的名义买铺子,倒是也说得过去没,不显唐突。
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山门,进了西山寺。
王家先前留守的那两个男仆,在老和尚故去后便回宗房,如今看寺的是一对老夫妇,也是宗房下仆。随着老和尚逝去,西山寺要封寺。王珍之所以将之前的两个健仆调回去,另委了一对养老的老仆看寺。若不是经年老人,有几个能受得了山居寂寞。
这对老仆都是极本分之人,给几位见了礼。
看着这夫妇两个都有了年纪,道痴不由想到后山的台阶。别的还好,这抬水上山是问题,结果等他开口相问,才得知厨院的秘密,在西厢一间早年封门的杂货房里,竟然有一口尚没有荒废的水井。老仆夫妇上山后,便在井上按了轱辘,那口水井,重见天日。
院子里明明有井,可道痴打小就看着王老爹每日担水,看来是将担水当成修行。等到自己稍稍长大,也是如此。
道痴觉得有些无趣,转身回了禅房。
王琪与虎头两个不知是玩够,还是怎地,老老实实地跟在道痴屁股后边,进了禅房。
地上依旧是几个旧蒲团,道痴在自己常坐的位置坐下,看着老和尚最常用的蒲团,半响不说话。
老和尚肉身已经烧了,又无人设灵位,只有眼前这些旧物,似乎处处还留着老和尚的痕迹。
王琪放下手中的大提篮,打开上面盖着覆着的棉布,露出里面东西,里面是糊白的灵主,白蜡、檀香、冥钱等物。
“伯祖父使人预备的?”道痴问。
王琪点头道:“嗯,祖父说了,你若难受,就自己设香案来祭祀。”
道痴看着那灵主,低不可闻道:“老和尚最不爱受束缚,莫让这灵主拘了它。”
他叫虎头取了个陶盆,将灵主、冥钱都焚化了,剩下白蜡与檀香,在老和尚常坐的蒲团前,点了三炷香。
道痴分外平静,王琪却察觉出他的压抑,拉着虎头在香炉前拜了拜,两人便退出禅室。
稍时,禅室里传来一声声的木鱼声,伴着低声的诵经声。
王琪听着,心里直发紧,小声对虎头道:“二郎不会受了刺激,想要当和尚吧?”
虎头只歪头看着他,没有应答。
禅室的诵经声、木鱼声,一直持续到晚饭前后。
王琪与虎头从老仆手中接了饭食,端到禅室。王琪正想着该如何相劝,才让道痴吃饭时,道痴已经端起一碗粥,夹着咸菜吃起来。看不出食欲大振,可也不是厌了食的。
王琪要劝慰的话,生生憋了出去,倒是没有觉得自己这个小族弟冷心肠,而是佩服他的自制力。就像是始终由他操控悲喜,而不是悲喜再操控他。
王琪竟是难得地开始反省起来,而后无奈地发现,自己不管是同小大人似的道痴相比,还是跟言行如稚儿的虎头相比,似乎都没啥能拿得出的优点。
一时之间,他精神恹恹,只觉得味如嚼蜡,都没心思挑剔饭食的寡淡……
一夜无话,次日道痴依旧是入了禅室。
王琪经过一夜,又活蹦乱跳起来,给道痴留清净,也不上前,拉着虎头去后山耍去了。
等到他回来,已经将近中午,前院出来云板声。
王琪便与虎头过去探看,门外是个素服少年。
“三郎,你怎么来了?”王琪诧异道。
王三郎一个人,手中也带了一提篮的祭祀用品,道:“我去看二郎,听说二郎与七哥过来祭拜,便也跟了过来。”
因惊蛰与立秋都没有跟来西山,王三郎便也没有带长随、小厮。看到虎头的时候,他心中有些纳罕,寻思是不是哪家的族兄弟。
虎头看着王三郎,脸上也是毫不遮掩的好奇。
王琪看出来,笑着对虎头道:“这是二郎的亲哥哥,是不是长得同二郎很像?”
虎头歪着头,盯了三郎半响,方慢慢地点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头。
王琪笑道:“你说他们又像又不像啊……二郎那家伙跟小老头似的,要是三郎也成了小老头,哥哥岂不是要闷死……”
老和尚既逝去,西山寺就成了无主的空屋子,之前那些能入不能入的族规,也成了空文。
看到王三郎过来,道痴并没有觉得被打扰,反而有些欢喜。
他看着王三郎,道:“大师父与我有养恩,三哥也随弟弟斋戒几日、以寄哀思吧!”
他说的理直气壮,王三郎答得痛痛快快:“应该的,即便二郎不说,我也当如此。”
王琪在旁,却是看不下去,跳脚道:“二郎,你这小子是怎么回事?难道自己三郎是哥哥,我就不是哥哥了?凭甚落下我……”
……
第87章 解心结二郎定策
西山寺的日子,平静宁和。 王琪虽口口声声说要与道痴、三郎两个一起“斋戒祭祀”,可坚持半夭就在禅室呆不住,讪笑着拉着虎头去后山耍去。
倒是王三郎,每当道痴诵经完毕,就拉着道痴询问他过去的生活。
道痴便一边回忆,一边讲述自己的山居岁月。开始是一个老仆、一个老和尚,还有个孩子;后来,老仆又带来一个孩子……
开蒙,挑水……学佛……
往事一幕幕,都印在道痴的脑子中,王老爹与老和尚的模样,也是那样清晰。
王三郎听后,便是安静地听道痴诵经;等到道痴诵经完了,便再次问询。或许他是对弟弟的山居岁月好奇,或许他只是陪着弟弟一起怀念两个已故老者。
在平淡如水的讲述中,道痴心中的伤痛慢慢抚平。
老和尚即便地下有知,也在等着他大展宏图,而不是哀哀切切。
想通这些,道痴就停了诵经。王老爹在地下,听到他诵经百遍会觉得高兴;老和尚在地下,若是听他诵经百遍,怕是要骂他糟蹋功夫。
想到这些,道痴便笑了,身子往后一仰,呈大字躺在禅室的地板上。
王三郎在旁,吓了一跳,忙起身过来,道:“二郎你怎么了?”
道痴眨眨眼,道:“坐得累了,三哥也躺一躺。”
王三郎仔细看着弟弟,看到他确实不像有事的样子,才犹豫了一下,在他身边躺下,侧过头来看着他。
道痴看着他道:“西山寺不适合三哥,三哥莫要打它的主意了!”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带着网咖回1950年铁骨[精校版]秦功间谍的战争[精校版]大魏宫廷[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叛徒[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最强特种兵之龙刺[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绍宋[精校版]绝色凶器[精校版]天可汗始皇家的好圣孙谍影凌云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大国相[精校版]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天下[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一品江山[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晚明[精校版]红楼:我真没想造反啊浴血逃兵[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风雨大宋民国投机者亮剑之军工系统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要做皇帝[精校版]枭臣[精校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异时空之抗日[精校版]北宋穿越指南炮火弧线我的二战绝色凶器如意小郎君[精校版]大秦帝国风云录[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父可敌国庆余年逍遥皇子明末工程师兵临城下锦衣夜行[精校版]1852铁血中华[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小军阀[精校版]1911新中华[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晚唐浮生临安不夜侯浴血兵锋[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红楼道爷梦醒三国黑道特种兵国色生枭权臣[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逍遥游[精校版]唐砖[精校版]铁器时代[精校版]谍影谜云九锡万历十五年带着系统来大唐[精校版]我大哥叫朱重八[精校版]宋北云[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席卷天下[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国色生枭[精校版]混在三国当军阀[精校版]萌娘三国演义[精校版]两京十五日全球通史征途实录:启航1926天官权臣调教太平洋[精校版]北宋大丈夫[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十国千娇[精校版]唐人的餐桌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天下匪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