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不疑有他,出声解释:“就是你成婚当天捣乱的贼子啊,不是说咱们家得罪了他们,怕他们报复,他们又还没抓到,所以二郎让你一直待在西院,尽量别出来吗?”
“哦——原来是这个。”雁翎一本正经道,“这我不清楚了。不过二郎说能出来,那应该能吧。”
——她没想到贺庭州是这样对外讲的。不过老夫人的话倒是提醒了她,二哥还被困着,下落不明。她得老实一些。
定一定神,雁翎问起义父的事情:“祖母,昨天那位沈先生,有没有说他住在哪里?”
“这倒没说。”老夫人沉吟着问,“怎么了?是不是有事要找他?”
说到这里,老夫人有些懊悔,早知道,该昨日多问一句的。
“没事,没事,我就这么一问。”雁翎摆一摆手,心道,义父素来谨慎,不提落脚处也正常。
莫着急,义父昨天绝不是无的放矢。她先耐心等着就是。
雁翎刚得自由,又不知二哥下落,不好做得太过,而且又有锦书和绣屏跟着,只在定国公府小范围内活动。
大多数时候,她都在院中坐着,漫不经心地翻着手里的书卷。
二哥不在大理寺狱的话,贺庭州会把他关在哪里呢?
……
雁翎这边心情好转,而朝中却极不太平。
皇帝病情加重,自忖时日无多,却仍带病上朝,再次提出要废太子一事,却遭到朝中半数大臣的反对。
众臣皆称储君关乎江山社稷,又是先帝所立,无过,不可废之。何况还有“天象”佐证。
——他们未必都支持太子,但是支持礼法。皇帝到底太心急了一些。
大殿之上乌泱泱跪倒一片。
甚至有朝臣冒死劝谏,一头撞在殿前,当即血流如注。
皇帝又惊又怒。
偏在此时,有太监来报,说在东宫被软禁的太子遇刺,刺客当场被抓。
这一消息传来时,皇帝正看到血腥场面,胸中气血翻涌,当即昏倒在地。
太医连忙诊脉、扎针,匆匆救治。
期间皇帝勉强醒来一会儿,口中喃喃说道:“太,太……”
旁边拥护太子的文臣反应迅速,立刻解释:“陛下知道了太子是冤枉的。这是担心太子的安危呢。”
支持太子的官员们纷纷点头称是,至于究竟是什么,那并不要紧。
皇帝病倒,形势混乱。
三皇子在费皇后的支持下,以皇帝的名义发布废储另立的诏书,又派人去东宫缉拿太子。
不料,太子竟不在东宫。
原来太子消息灵通,早在亲信的掩护下离开了东宫。太子太傅叮嘱他的十二字真言里,最后四个字是“暗留后手”,早年留的后手这会儿就派上了用场。
——多年来,太子处处小心,不敢结交朝臣。但因他的储君身份,又素来与人为善。关键时刻,除了文臣也有武将站队支持他。
费皇后等人正自惊异,太子已率人出现在皇帝榻前,声称三皇子矫诏,当场将三皇子母子控制。
皇帝再次醒过来时,只看到在床前侍疾的太子,心里有些迷糊,惊问:“皇后呢?”
“母后已离世多年,父皇忘了吗?”太子应声回答。
皇帝脑子昏昏沉沉,听闻此话,有点发懵。过得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怒道:“逆子,朕问的是费皇后。”
“费皇后矫诏,现在宫中静养,具体怎么处置,还需父皇给个章程。”太子的态度一如既往,诚恳又恭敬。
“矫诏?你……”皇帝胸膛剧烈起伏,“你,逆子……”
“是,三弟也参与了矫诏。”太子反应极快,将“逆子”推到了三皇子头上。
“皇后是你的继母,你怎敢……”皇帝强撑着道。
太子红着眼眶,面带委屈之色:“父皇只记得费皇后,忘了儿臣的母亲么?也忘了皇祖父当年的叮嘱吗?”
皇帝有些恍惚,浑浊的眼睛看向殿外,隐隐看到铠甲分明,知道皇宫已被控制。
多年来,他不满太子,明里暗里打压,又扶持老三,以为老三已能与太子相抗衡。但事到如今,才突然明白,老三远不是太子的对手。
怪不得先帝还在世时,就指定了他做储君。
皇帝一口气梗在心头,呼不出吸不进,口中嗬嗬有声,知道老三已翻身无望,他只得抓着太子的手,勉强说了一句:“你素有仁善之名,日后莫为难你三弟。”
说罢,脑袋一歪,当场气绝。
第61章
一旁的太监不可置信,赶忙去试探皇帝鼻息,随后面色大变,惊呼出声:“陛下,陛下,陛下驾崩啦!”
太子愣怔了一会儿,才含泪叩头:“儿臣领旨。”
皇帝临终前的那句话,无疑是给太子继位又增添了一些正当性:陛下驾崩,宴驾之前,叮嘱太子善待三皇子。
如今太子已控制皇宫,不介意多给父亲一些体面。
于是,接下来的事情就顺利多了,对外也有了一致的说法。
太子遭遇诬陷,又被行刺,皇帝闻讯后病情加重,临终前传位太子,并要他善待兄弟。
太子仁善,自是含泪应下。
朝中虽也有反对太子者,但皇帝已逝,费皇后母子被软禁,大势已去,只得接受现实。
于是,太子迅速控制朝堂局势,以嗣皇帝的身份为大行皇帝发丧,又在群臣劝谏之下,于父亲灵前登基。
费皇后在凤仪宫中,听到外边的动静,隐约觉得不对。可她宫殿外面尽是铠甲森然的士兵,别说出去亲眼看看了,连只苍蝇都飞不出去。
她一方面担忧儿子,一面又担忧自己,短短数日,苍老了许多。
……
京城突然戒严,沈劭——雁翎的义父——察觉到了不对劲儿。
他此次进京才数日,就惊觉京中形势一日一变。
作为见过不少大世面的人,沈劭敏感意识到,这是要变天了。
“沈先生,我们打听过了。惊鸿没关在大理寺狱,也没在刑部。”赵九在一旁道。
这段时日,他们一直躲躲藏藏,如今见到沈先生,才感觉又有了主心骨。
沈劭是昔年唐太傅的孙子,出身大家,人又聪慧,其文采武功都远在这几人之上。
而且,沈劭极善改妆,有了他的帮助,被朝廷通缉的方成甚至能光明正大在街上行走而不被认出。
众人进京以来,诸事不顺,沈惊鸿被抓,两个落脚点皆被毁,甚至还折了齐安一条命。
现在他们几乎是一股脑地将自己所知道的信息全部告诉了沈劭。
“沈先生,你快想想办法。”方成皱着眉,“我们想潜入贺家,可贺家守卫森严,根本没法进去。”
沈劭神色如常:“这个不急。”
但凡守卫,总有松懈的时候,京城如此,贺家也是一样。只需耐着性子就行。
不过现下最关键的不是这个,而是贺家对雁翎的态度。
赵九他们说,阿翎在成婚当日出逃,被贺庭州亲自带人捉了回去。在此之前,阿翎的目的已被贺庭州识破,甚至藏宝图都被他撕走了一半。
那日,他以雁翎故交之父的名义去了贺家。虽然没能见到雁翎,但定国公府的老夫人对他的尊重不似作假。而且所有仆从都称呼雁翎为“少夫人”,言辞之中颇为恭敬。
这样一来,情况就有些微妙了。
要么是贺家想利用阿翎拿到宝藏,要么是……贺庭州对阿翎,情分不浅。
具体是哪一种,恐怕只有亲自见到阿翎,才说得清了。
……
皇帝驾崩,新帝登基。
新帝纯善至孝,令文武百官及有爵位者入宫哭灵守孝。
定国公贺峥、二房的贺峮皆要进宫。
贺庭州更是接连数日都没回家。
国丧期间,家家户户都将可能犯忌讳的东西暂时收起。
定国公府上下颇为忙碌。
这几天,雁翎身边一直有人跟着,但只要不出门,在府中行走,无人阻拦。
她借口闷坏了,在府里到处闲逛,可惜并未发现异样之处。
也不知道二哥被关在了哪里。
唔,或许不在贺家,而是在外面呢。
雁翎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先别想这些。反正皇帝驾崩,太子登基,贺庭州那日所提之事,究竟能不能成,估计很快就能知道了。
在这期间,她表现得无可指摘。
这晚,贺庭州回到定国公府,又是将近亥时。
他匆匆回到西院。
远远的,就看到了房间亮着的灯,以及映在窗纸上的熟悉身影。他心内蓦的一暖,加快脚步走了进去。
一推开门,就有膳食的香气扑鼻而来。
“二郎,怎么才回来?还好我做特意做的迟,不然就冷了。这可是我亲手做的。”雁翎站在桌旁,语笑嫣然。
她只穿了一身家常的衣裳,松松绾了个发髻,相比平日,多出一些柔婉。
贺庭州恍惚了一瞬,出言解释:“近几日事情多,所以回来得迟。”
看来解开她的锁链是对的。她没有离开,相反还亲自为他下厨。
贺庭州忍不住想,前两日他因事在忙,她是不
【架空历史】推荐阅读:攻玉折腰有匪君子来种田残疾王爷站起来了认祖归宗后前夫火葬场了她被赶出侯府后弄娇高门庶女的生存指南小豆蔻替姐姐嫁入宅门的第四年被渣后和前夫破镜重圆了家有傻夫:有屋有田有娇妻恃宦而骄丞相大人养妻日常替嫁后我怀了白月光的崽贵妃无宠却有孕了被阴戾太子听到心声后汴京市井日常后来居上锦帐春恰逢雨连天恃君宠娇宠为后失忆后我被将军娇宠了我不做妾掌上芙蕖阶上春漪陛下有喜锦衣香闺恰逢心悦卿艳妻多娇公主以胸平天下公主薄情摄政王夫妇不可能这么恩爱惑君倾侯门婢嫁表哥这个侍卫,本宫包了锦鲤太监在线掉马温香软玉王府冲喜小娘子春心负我怀娇吾妹千秋折竹碎玉糙汉与娇花金笼叹香墨弯弯画贵妃娘娘荣宠不衰贵宠娇女斗春院媚君替嫁也有白月光东宫宠婢替身他上位了萌妃天降:腹黑邪王惹不得柳竹秋入局而定咸鱼世子妃成为他继母折桂令到开封府混个公务员(南衙纪事)美人在上恶汉家的小娇妻你也有今天独臂将军的小公主阿姐正始十一年明月曾照江东寒钓系弱美人逢欢谁在说小爷的坏话?烛幽台灯花笑于小姐不嫁人华枝春奸臣的烧火丫鬟珠柔美人难嫁蒋贵妃传妖后重生记事进击的尚宫醉太平青叶抄笑春风宫闱深深鸾凤何鸣藏玉纳珠反派家族日常郡主请冷静美人独步东宫娇娥与兄书东宫盛宠枝枝娇艳科举大佬有凤惊凰丑妾尤物她风华正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