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又提出想跟华影集团这边签订战略合作,继续深化后续的合作及产业部署,尤其是对于剧本中心池影导演拍摄的大片,双方共同合作,做全球影片发行,然后共同开发相关ip。
但是对此华影集团更是彻底拒绝。
雷大佬说的很清楚,“池导不是我们华影集团的人,我们没有办法跟你签署这样的东西。池导是我们政府机构的人,这方面我们还要听我们上级的安排……”
至此哥伦比亚才勉强作
罢。
后续对《西行》ip系列开发的时候,经贸委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同志,都参与进来了,几家单位还成立了专门的联合工作小组,用于这样工作内容的试点,力求能为华国文化产业开个好头。
之后的2002年,则被称为了华国ip年。
从2001年12月开始,国内所有的院线电影都会做贴片广告,就是关于《西行》衍生品的售卖,电影频道更是在黄金时段,轮番播放相关的广告。
率先发售的是《西行》的新年台历,印刷非常精美,之后还有《西行》的各种画册,包括人物介绍、服饰介绍、原版故事内容……
这些物料都是现成的,就让出版公司做一下编辑就可以了。
而第一批发售的是《西行》五位主要人物的手办,各种类型装扮、尺寸都有。可以单个购买,也可以整体购买,如果一次性购齐五个人的话,还可以送盲盒,盲盒包括各种各样的妖怪或者是其他出场人物。
紧接着发售的是五位主角的武器或者是法宝,全套包括金箍棒、九齿钉耙、小白龙用的宝剑、沙悟净的梭罗宝障以及玄奘的九环锡杖。
这些都是有金属质地,非常轻,但是很精美,采取同比例缩小制作。
然后同时又在全国所有的新华书店发售《西行》系列文具。
像很多中学生和年轻人就喜欢用的这个系列的笔。
外形跟上面那一套武器衍生品一致,但是内里是圆珠笔,可以单独购卖。其中最受欢迎的是金箍棒和九齿钉耙。
男生们多数都买金箍棒,拆开来就是用笔,平时放在铅笔盒里好看,而且尤其是下课闲暇的时候转笔,看起来特别有逼格,虽然比普通的笔要贵上一倍,但也在大家可接受范围。
而女生则喜欢用九齿钉耙,打开使用的时候,那些钉耙放在桌上还可以做笔架来使用,非常巧妙。
之后发售的就是各种各样的人物特色服饰了。像这些服饰在之前的画册里就有专门的介绍,包括唐朝传统服饰以及在电影中都是如何表现的。
成人款也有,儿童款也有。很多华国人是通过这些画册,才具体了解了华国唐朝服饰的一些知识的,比如说圆领袍衫、半臂、胡风、蹀躞……
在这次接连不断的动作以后,业内人都知道了,还能这样挣钱。
至于华影集团和宏图影业这一波挣了多少,两家都对外秘而不宣,问多了就说是商业机密。
而韩主任和池影大概心里有数,因为这一段时间,电影局关于成立“华国电影发展基金”的章程也差不多快成型了。
所以作为回报,华影集团和宏图影业也自觉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开始将相关的利润剥离,用于建立电影发展基金。
紧接着之后又开始发售《白蛇传》ip衍生品。虽然这部电影的热度已经过去了,但是还是有一些资深发烧友愿意购买的,最后的利润数据也非常可观。
而在这一系列环节中,各家电影院线干的最多的事,就是向供货商催货,催货,再催货。
很多电影公司直接就在售票大厅里,辟出大片面积用于做各种ip产品展示,林林总总,主打的就是“总有一款适合你”。
华影集团这边做的是红红火火,其他的单位真是看得眼红。
尤其是上影集团,他们就想尽快加入ip电影拍摄。因为上次会议说了,华影集团是试点,可以先行进行相关ip开发尝试。
但是并没有说之后的真正意义上的一部ip电影,完全就是华影集团来拍摄,他们上影集团完全可以参与投资的。
而其他单位的机构改革也是如火如荼的进行的。
在一片喧嚣中,池影这段时间则是集中精力在构思第一部 ip电影。
综合考虑了所有因素以后,她打算第一部 拍摄《山海蚩尤之战》。
第120章 前奏我要一个亿
年底之前,池影的主要精力就是要把《山海》这个华国首个ip系列电影的框架搭建起来,这件事简直是千头万绪。
她不仅要翻阅相关的资料,确定主要故事脉络,还要回忆一些前世成功成功ip案例的经验和核心秘诀,以此来作为参考。
所以“宏图青年影展”这边的工作,她基本上就没有办法参与了。她把实际情况也跟中心这边说了,包括郑志宏也能理解这种具体困难。
结果中心这边孙妍妍主动请缨,她愿意来承担初筛的工作。她可以带着赵望星一块来把那些作品都看一遍,选出她觉得不错的,然后再由郑志宏进行复筛。
所以第二届的“青年宏图影展”就完全是郑志宏按照他自己的口味儿来选取最后的优胜者了。
说起来郑志宏对这件事还是比较重视的。
首先,他觉得绝对不能在这个节骨眼让池影分心,池师妹眼下还有更关键的事情要操心;其次他也直接按照自己的想法,通过这届青年影展来培养一些可以为宏图影业效力的青年导演,后续肯定大有作为的。
孙妍妍之前已经做过好几部长篇电影的制片主任了,所以对这种短片的筛选,她还是有自己的独特眼光的。
基本上,几个人通力合作,总算把这件事给完成了。
陆伟已经去了《大江东去》那边的剧组外出拍戏。
现在他们小两口一直处于一种冷战状态。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孙妍妍才积极参与青年宏图影展,未尝没有是一种回避的意思。
孙妍妍一直在干电影的制片主任这个职务,也比较得心应手,所以池影这帮小伙伴一直喊她“孙大总管”。
按说他们俩是夫妻,而且一起合作过那么多影片。陆伟要作为导演掌控一个剧组的话,肯定还是希望把制片主任这个位置交给自己人的,这样项目运作起来就会比较顺畅。
但是孙妍妍对陆伟接拍这部戏,从一开始就非常抵触,所以压根儿不愿意跟他一块儿过来。她也知道中心对这部片子的态度,也和陆伟说的比较明白了。所以陆伟自己也拉不下来脸来,让孙妍妍陪他一块儿过去。
结果等陆伟真正到了剧组以后,才发现,其实这部片子的大部分情节已经拍摄完成了。
等他拿到了投入真正拍摄的最终版剧本以后,更是惊呆了。这几乎跟最初池影那一版剧本,压根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了。
他突然意识到,之前孙妍妍就预言到最后的结局了——“你这样无非就是想投机取巧,自以为捡了个便宜,到最后把自己搭进去了……”
现在看来,真的非常有可能发生这种事。
他现在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之前希望能够按照池影的剧本来进行补拍,把整部电影拍完后,最后通过剪辑来实现自己的想法,现在这种设想彻底落空了。
而且他仔仔细细把已经拍摄的部分看过了以后,发现这部电影其实压根就不需要再找人过来了。原来剧组的副导演以及摄影把剩下的一些镜头按照剧本拍完了以后,这部
电影就可以直接进入后期制作了。
本来他还想做最后的努力,尽可能地多拍一些镜头,用于后期剪辑制作。结果等他把片子的制片主任找过来一盘问,发现经费已经花的差不多了。
这下陆伟彻底绝望了,他只能当个工具人摆设,把这部电影剩下的镜头拍完。
陆伟感到从未有过的后悔,他甚至觉得这部片子要向外发行出去,如果打了他的名字的话,他在圈内的发展前景都会大打折扣。
这部电影拍得太“正”了,正得像是一部用于思想教育的纪录片,拿来放到中学课堂介绍那一段历史都不需要做一点改动!
这部片子最后剪辑以后,成片送到几位制片人审议的时候。
雷大佬一看,片子一开始除了制片人出来,马上就打上了“编剧池影”。
他咬着牙把全片看完了以后,直接对卢厂长他们说,“你们这部片子不要把我们池导的名字打出来……”
卢厂长面带羞愧,但还是想挣扎一下,“这部片子剧本本来就是池导创作的,我们怎么可能不署名。”
“老卢,不要逼我翻脸,把我惹急了,我有一万种办法让你这部片子上映不了,你信不信?”
边上的郑志宏也在那撇嘴,心中早就骂开了。他看过原剧本,知道这里面已经面目全非。
雷大佬直接发飙了:“老卢,你自己拍着胸脯问问你你自己,这部片子拍出来的东西,除了最开始的那四个字片名以外,跟池导的原始剧本还有半毛钱关系吗?你们按照你们的想法拍出来了,没关系,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你干吗还要拿着小池的名字贴在那儿,你骗谁呢?这就是你一位华国老电影人的底线吗?你最开始跟我说的天花乱坠,到最后拿出这么个玩意儿来给我,还想把我们的人卷进去,你什么意思?
我就当我们500万白投了!但是算我求求你了,你行行好饶我们一马吧!你也知道,那次会议开了,我们后面还还有那么大的工作部署。你现在这样片子出去了,挂上我们池导的名字,你想达到什么效果?你想毁我们小池的名声吗?“
“我没有想毁过池导的名声……”
“没有想毁过池导的名声,那你就是想借着她的名声,来骗观众进场吗?你有点骨气行吗?你这不仅仅是坏我小池的名声了,你这是毁了我们后面的一系列安排。我把你这事儿放拿到局里去说一说,你看有谁支持你这么干。”
“我们真没想骗观众,我们就是想借着池导的名声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我们其实拍得还是很不错的,只要大家愿意耐着性子看下去……”
郑志宏都要暴走了,“卢厂长,说句您不爱听的,这年头,观众走进电影院是为了娱乐的,不是为了接受再教育的……”
“可是电影也承担着教育大众的职能!”卢厂长坚持道。
“老卢,是,电影是承担着这样的职能,但是不是你这种直白的说教。现在没有观众愿意花钱去接受教育,即便是有价值观输出,也应该是潜移默化的,你们一开始方向就错了!”
卢厂长本来还想让杨总帮着说说话,但是现在杨总已经避而不见了。他后来也琢磨过来,估计他们这一系列的作品做法不仅把自己的初衷弄错了,也把杨总给坑了。
雷大佬甚至最后下了通牒,“你要这样的话,以后大家别说合作了,连朋友都不要做了,好吧?”
所以最后《大江东去》这部片子发行放映的时候,也没有再出现“池影”的字样了。
池影所在的剧本中心也开始动起来了。
作为这个系列ip系列总规划和牵头人,池影并不需要具体每一步工作都自己动手。所以中心这边已经向电影局申请,扩大机构编制,他们在原有的组织架构内增设一个编剧室。
原本剧本中心下只有两个科室,一个是办公室,总管非业务类日常事务;而策划室则是主管电影业务。
但是一直以来,策划室这边都是池影挑大梁在干活,别的同事几乎找不到身影。她提了副科长以后,手下也就一个才分来的赵望星可以是使唤。
从那时候起,韩主任已经开始有机构整改的想法了,想着把那些不干事的人都发回原来单位。
现在要扩编编剧室的话,这个科室也同样落在了池影的管辖范围之内。
整编和扩建两件事,韩主任打算这次一起给做了。
为了节省精力,加快速度,尽快落实,中心就直接从系统内各兄弟单位招聘或者是借调编剧人才。
在这个节骨眼上招募编剧,各单位都知道什么意思,下一步这些人要做什么。
于是他们纷纷把自己最好的编剧往这边来选派,但是同时又明确说了,只是借调,不允许剧本中心这边改变具体人员编制。
这后面的意思很清楚,这些人是先借给你们用的,原单位还等这些编剧在这边干熟了以后,回去为自己老东家发光发热的。
韩主任和池影能够理解,也不强求。后面第一波项目制作过程中,她们还可以不断招募人手,补充队伍,不至于最后青黄不接,无人可使。
对于这些选派过来的编剧,池影逐个进行了考核和面试,最后第一批选出了十名编剧。
这十名编剧首先都是有过过往耀人业绩的,不是青瓜蛋子,来了就能干活,使唤起来也没有任何顾虑。
这些编剧进京开始上班了以后,第一天韩主任和池影就给他们开了会,统一思想,所有在场人员都签了保密协议,对于所做的一些工作不对外宣扬,内容保密。
然后池影才开始向他们讲解具体工作内容和范围。
这一次编剧们聚在一起,主要就是为了打造“山海ip世界”。
池影就跟他们直接了当地说道:“首先,《山海经》前后有18卷,你们每个人随意挑选一卷或两卷,你们记住,这就是你们未来几年讲故事,写剧本的基础。
第二步,做好相关卷册的考据工作。里头包括的所有内容都要了记于心,要尽可能找到与这些内容相关的其它史料或是文学内容;
之后就是开始做设定扩展,再选定主要人物和初步故事发展脉络,以及后续其它发展方向。
【重生小说】推荐阅读:我靠拍电影整顿娱乐圈[九零]末世重生之我帮真千金走剧情重回八零:辣妻杀疯了重生九零年代,我要老公长命百岁穿回九零全家下岗前重生后我顶替了前夫白月光农女重生发家日常重生之将门毒后我给末世主角们发编制(重生者太密集?我带国家队下场)重回暴君黑化前殿下他假清冷七零海岛随军养娃重生之天下为聘下乡的妹妹回来了末世女配带空间,萌宠虐渣囤物资重生后,我成了偏执大佬的药瘾你看见我老公了吗守寡后我重生了重生十七岁,我靠抽奖身家破亿表妹薄情( 双重生 )重生在折辱清冷男主前鳏夫十六年天灾求生:空间囤货躺赢日常重生,与君再相识!年代美人不作了为她而落的星[重生]我的婆婆是重生的[七零]和渣夫同归于尽后又双双重生了游戏搞到一个亿王府宠妾首辅大人的白月光是我(重生)锦庭娇重生后成了前夫白月光重生甩掉渣男后,被邻居哥哥猛亲菩珠重生七零,小知青她娇不自知燕辞归重回老板年少时嫡妃当宠春江花月暴君驯养计划农门长姐太泼辣[九零]重生九零之火力全开王府甜宠日常(重生)最强重生阵容侯府重生日常(双重生)继母撂挑子了谪仙重生成四个巨佬哥哥的团宠重生八零:科研大佬种田报效祖国换亲后的幸福日子[七零]九零之人生重写千禧年小富婆日常末日重生,从打造庇护所开始重生之天才神棍[空间]重生80年代独独惹温水(病态占有)重生末世之啄雀我有锦鲤加持重生女首富:娇养摄政王八零重组夫妻末世重生后我拿了女主剧本虎崽又在胡作非为戾宠重回九零做学霸人在一零,出名趁早重生年代:病美人后妈只想咸鱼白月光是年代文假千金长安好禅月(重生)八零大院娇娇媳,哄得京少心肝颤种田日常[丧尸]重生之庶女谋天下重生废后翻身记回到过去重返十三岁重生70年代小村嫂重生之一品丫鬟重生之做个好军嫂重生八零貌美如花好好学习,天天恋爱娇宠为上(重生)重生在女团选秀当top重回气运被夺后我名满天下顶流老公不想跟我离婚[穿书]大杂院小可怜看到弹幕后重生真千金咸鱼了[九零]末世重生:我的酒店物资无穷尽回到1988红楼之林如海重生谁说我要做炮灰重生空间之江萝重生之千金媚祸他很撩很宠重生十七岁那年夏天九零年学霸网红山河枕(长嫂为妻)绝对独有佛系太子妃(重生)天降祥瑞(重生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