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瞥到她的小表情,故意板着脸。
刘瑶立马讨好地笑了笑。
刘彻摇了摇头,大手按着桌上的东莱舆图,边角画着圆圈的地方就是传说中看到蓬莱仙山的地方,不过他让人查了,压根没有什么海上仙人,是方士施展手段骗了百姓,参与其中的八名方士全部腰斩。
“阿瑶,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欺骗朕,朕不曾对鬼神不敬,为何上天要派这些贼人欺骗我。”刘彻虽然已经对长生求仙没了执念,可是想起自己这几十年的遭遇,心中升起一股怨气来。
刘瑶闻言,一言难尽地看着他。
这不是您自找的吗?
谁让你那么好骗,又是皇帝,那些胆大的方士既然挑最大的来骗。
相反,比如她,因为她“盛名”在外,方士、巫师可不敢沾惹她,不仅不敢招惹,背地里还画圈圈诅咒她。
虽然她没说,但是眼神的意思可是一点都没掩饰。
刘彻见状,黑着脸,沉声道:“阿瑶!”
刘瑶无辜地眨了眨眼睛,“阿父,你为何这般凶阿瑶?”
刘彻一噎。
这人就是故意气她的。
刘瑶见他气性有些大了,连忙顺毛撸,“阿父,儿臣之前看过一些古籍,海中虽然没有神仙,还是有一些岛,岛中有金山银山,距离不怎么远。你与其寻找所谓的炼金术,不如挖现成的金山。”
刘彻听着她的话,从一开始的惊讶到沉思,最终目光幽幽:“阿瑶,朕想知道你都是从何处寻得古籍,可否与阿父分享一些。”
刘瑶神情一哽,掩唇轻咳一声,“……好,好。儿臣回去后给你……整理一些。”
见她这样,刘彻薄唇上翘,“算了,朕日理万机,以后遇到这些事,你提醒朕就好。”
“……”刘瑶瞪大了眼睛,反应过来,可是又不敢捅破窗户纸,最终磨了磨牙,“儿臣遵命!”
八月,巡狩途中的天子下旨,募集天下大匠,造大船出海。
不过与朝野猜测的出海访仙不同,刘据等亲近之人都知道刘彻是要出海挖金。
刘瑶也期待这波挖金潮能快速造船业的发展,造出更加坚固的大船,穿越大洋,找寻到美洲高产作物。
……
泰山封禅过后,刘彻的步子肉眼可见地迈的越发大了,加上府库丰盈,朝廷不缺钱,目前求仙访神、长生不老的愿望破灭,为了转移注意力,刘彻开始加大开疆辟土的速度。
元封三年,遣将军李敢南征滇池,同年十月,滇王降,赐滇王印,改其所在地为益州郡,李敢得肃南侯,也算是了结李广的遗憾。
滇王降后,附近的斯榆国、大小部落纷纷归降汉廷,部落首领还有国王们争相献上贡品,请求纳入汉廷的领土。
大汉国富民强,若是加入了汉庭,不用受到邻国的侵扰、威胁,成为汉民以后,他们也能自由购买汉廷的各种东西,不用受到层层为难和压榨。
西南诸国纷纷纳入汉境,最远到交趾。
刘瑶听闻拿下交趾,让其搜罗本地稻种,她要寻找占城稻改良本地稻种,现如今的南方稻种产量低,种植条件苛刻,难以作为主粮作物。
占城稻是宋代商人在海上贸易时,在东亚中南部占城国发现的一种优良稻种,早熟,耐旱,适应性强,若是能找到,可与晚季稻一年双季,大幅增加产量。
为此。刘瑶特地下了悬赏令。
同时,也是在这年,刘彻在乌垒城设立西域都护府,负责统监西域三十六国。
至此,南至交趾、北至西域大漠,大汉疆域扩充暂时达到极限,刘彻的目光就落在了东西方向。
大汉的疆域,以西北和北方最为艰苦,西部大漠黄沙,北方常年冰寒。
现在匈奴被大汉打残,东胡臣服,就剩下北方地区的卫满朝鲜。
卫氏朝鲜立国八十余载,前后传了三代,早期对于大汉也颇为恭顺。
后来觉得实力强大,仗着自己地方偏远,就与大汉彻底决裂。
其实卫氏能拿下朝鲜,一开始也是借助大汉的力量扩张势力。
战国时期,燕国曾经占领真番,辽东北部的箕子朝鲜也臣服燕国,而后秦统一,于辽东设立辽东郡,箕子朝鲜也得以独立,汉立国后,关东地区被诸侯国占据,无力越过燕地统领朝鲜。
而卫满本是战国燕国人,汉立之后燕王谋反,卫满带着一千余人亲信投奔箕子朝鲜,箕子朝鲜君主厚待卫满,给了他百里封地,让他守护朝鲜西部边境。
后来……
就是引狼入室,卫满实力迅速壮大,之后发动兵变,趁机夺取都城,箕子朝鲜的箕准带着数千亲信逃往南部的辰国,而后,卫满自立为王,建立卫氏朝鲜,恰逢吕后执政,她忙着整顿国内,对于朝鲜动乱无暇顾及,所以就派人与卫满达成协议,卫氏朝鲜作为大汉外臣,帮助大汉防御塞外蛮夷,大汉给朝鲜兵力、朝鲜支持。
可以说,卫满朝鲜能有现如今如此的规模,离不开大汉的“喂养”。
卫满出身中原,对大汉的实力十分清楚,所以一生都对汉朝恭恭敬敬,其子也按时朝贡,与汉通商。
不过等到他的孙子卫右渠继位后,就开始疏远了。
卫氏朝鲜之前靠着大汉这棵大树,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征服、招降了周围诸多小国,让卫氏朝鲜成为大汉东北部的大国。
卫右渠自诩羽翼丰满,加上对汉朝知之甚少,故而,不紧不纳贡,还阻止附近小国与汉通商,当时刘彻有更重要的人收拾,辽北苦寒穷困,暂时看不上,现今是时候收拾卫氏朝鲜了,辽北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原!
加上阿瑶说,辽东地区看着苦寒,其实遍地都是宝藏,拥有广袤的森林与肥沃的黑土地,价值比西南还要高。
毕竟西南多山脉,要开发建设比较难,但是辽东地区可是有大量平原。
刘彻现在是摩拳擦掌,恨不得一脚将卫右渠那些人给踹到天边,将地方还给大汉。
根据华夏的优良传统,讲究先礼后兵,所以刘彻派遣汉使涉何出使朝鲜,说服卫右渠臣服。
结果被卫右渠拒绝,归国途中,涉何越想越气,直接杀死了护送自己出境的朝鲜裨王长,上奏了刘彻。
刘彻没有怪罪涉何,反而任命其为辽东郡东部都尉。
而卫右渠得知涉何杀了自己的人,不仅没有得到惩治,反而升了官,当即大怒,派兵侵袭辽东郡,杀了涉河。
刘彻听到消息,命曹襄率领五万大军,自辽东郡出兵东进,同时还命楼船将军率万人在乘船在渤海登陆。
曹襄兵分两路,很快攻克了驻守浿水的朝鲜军队,进抵王险城,两路兵马对王险城形成包围之势。
卫右渠原以为凭借城高墙阔的都城,以及数万将士,定能撑个一年半载,谁知仅仅十余日,城门方向传来接连巨响,然后他的心腹来报,说是城墙被汉军使用神术给弄塌了,汉军犹如猛兽,进城见人就杀,马上就要攻入王宫了。
卫右渠脑子发懵,不明白汉军到底使了什么术法,明明他身边也有许多巫师、术士,那些巫师也给他下了保证,说是汉军撑不了多少时间,现在短短不足半月,你告诉他,他们引以为傲的都城直接被破了。
原先因为都城被围,朝鲜内部的主站、主和两派,此时见城破了,当即统一战线,纷纷扑向卫右渠,要将他的人头砍下来,送给汉军乞降。
卫右渠自然反抗,率领心腹与大臣们拼杀起来,甚至比起城中的争斗还要激烈,毕竟城中汉军只收拾拿着武器的朝鲜兵卒,寻常百姓只要安稳待在家中,基本不会出事,甚至有不少朝鲜兵卒为了逃生,逼迫百姓收留他们,有的顺便还抢劫,若不收留,连人都杀。
等曹襄率领亲卫进入卫氏王宫时,就见满地的尸体,卫右渠坐在台阶上,满脸是血,单手拄着剑,看到曹襄他们进来,发出癫狂的狞笑,“你们来了!来杀我啊!杀我啊——求求你,不要杀我,不要杀我!哈哈,杀我啊!我将你们都杀了!来人,快来护驾!”
亲卫挡在曹襄身前,警惕道:“将军,此人莫不是疯了!”
曹襄眼皮淡然一掀,抽出佩刀,闪着寒光的刀尖指着卫右渠的眉心,“既然疯了,那就没有带回去的必要,让陛下见到人头也可以!”
高昂着脖子颠笑的卫右渠如同被攥住喉咙的大鹅一下子噤声了。
亲卫见状,刀尖齐刷刷地指向他。
曹襄:“继续笑!王险城距离长安太远,带人没有带人头方便!”
卫右渠双眸猩红,喉咙仿佛破烂的风箱一般喘着出气,就那样恶狠狠地瞪着,良久才憋出一句,“你敢!”
曹襄:“陛下让我等出征,曾说过,卫满是好的,可惜生的孙子没有脑子,让我等莫要伤害卫满父子陵寝,至于你,不在陛下的关心范围内。”
卫右渠一时错愕,手中拄着长剑也松了手,片刻后,他才艰难从喉咙中挤出声音,“我还有太子,他可能活?”
亲卫道:“朝鲜太子聪慧,审时度势,王宫大门就是他率领宫人开的!”
如此有眼力的朝鲜太子在,卫有渠也就不需要了。
卫右渠愣住,仿佛听了天大的笑话,又开始狂笑起来,“哈哈哈……太子聪慧!是啊,是比我聪明!不愧是我的种!哈哈哈……中原人,此次卫氏与汉廷的战斗,我不是输给了你,而是输给了你们所带的巫师!”
“……”曹襄微怔,卫右渠到底脑子有没有毛病,到底从何处得来的消息,一口认定他们有巫师。
卫右渠见他还不认,冷笑不止,“现今王险城破,你还有什么可瞒的,若非你们使了巫术,怎么可能围困不足半月,就破了城门,之前的动静,整座城的人都知晓了,你们瞒不住!”
曹襄反应过来,此人说的应该是破城墙的火雷。
这东西送往辽东郡时,阿瑶曾经嘱咐一定要小心再小心,还好运送火雷的兵卒谨慎小心,没有在路上发生意外,送到王险城的次日就用上了。
没想到卫右渠居然对于巫术之说深信不疑。
曹襄也不解释,吩咐道:“将他关起来!”
曹襄原想将卫右渠押送回长安,谁知道卫右渠的太子趁人不注意,在卫右渠的饭菜里下毒,将人给毒死了,之前投降的大臣以为卫右渠之死为借口,降而复判,想要对曹襄下手,不过被亲卫斩杀。
刘瑶知道消息时,后背发凉。
好险,她差点当了寡妇。
……
元封四年初,立国八十余年的卫氏朝鲜灭亡,六月,卫氏朝鲜全境被汉军占领。
紧接着,刘彻设立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自此辽东地区以及朝鲜半正式纳入西汉疆域。
地盘占下来,刘彻开始组织大规模人口往辽东地区迁徙。
自此,大汉疆域达到极盛,东并朝鲜,西逾葱岭,北过大漠,南据交趾。
刘彻看着更新过后的大汉舆图,分外满足,这都是他的功绩。
朝中大臣见他高兴,也旁敲侧击地表示,已经打了两年多的长,既然地盘已经拿下,咱们该给时间休养生息了,先踹口气,让百姓将才占的疆域疏理好,再往外扩张比较好。
与刘彻相处了这么些年,众臣也知道他们这个陛下是闲不下来,但是也不能一昧的扩张,总要先修养几年,才有动力干。
刘瑶见状,觉得阿父不能闲下来,现在也确实不适宜往外折腾,她想了想,给刘彻上了奏疏。
阿父,开疆辟土暂时告一段落,以你的威望,咱们可以为民谋福祉,“摊丁入亩”了解一下。
刘瑶曾经想过,等到刘据登基,想办法劝他施行,但是她思来想去,这个“坏人”还是阿父做的更容易,毕竟阿父经常乱折腾,而且雷霆手段,天下人都怕,趁现在大汉的世家门阀还不怎么兴盛,早些做总比晚些做要好。
自家弟弟也要心疼一些,毕竟真等到刘据上手,受到的掣肘不是一丁半点的,说不定引起朝局动荡,所以还是让阿父受些累吧,他经常折腾,经验丰厚。
刘彻看到信后,挑了挑眉,阿瑶不愧是他的女儿,胆子足够大。
第152章 民间曾有一俚语俗,子女不和,多是老人无德。
古往今来,帝王对民众施恩大多是“轻徭薄赋”。
比起后面,现如今大汉的税负很低,按理说百姓应该富足,可是作为平民百姓,天灾人祸终其一生都困扰他们,都说底层百姓如同野草一样坚韧,可大多也是人贱如草,随便一场无名野火,就能将这些“草”给摧残了。
百姓有时为了生存,不得不卖儿卖女。
【穿越小说】推荐阅读:如何阻止男主发疯八零文艺妇女退下,让朕来女钳工[六零]末世女在六零肉联厂穿豪门继母但教导主任大院美人处对象日常[七零]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年代文里的恋爱脑女配八零之做剧组盒饭火出圈了八零知青丈夫是废世穿来的师父每天求我别破境了香江小警花继承豪门幼崽后五零年代女军医这个炮灰女配我不当了五十年代军工大院恋综女配,怼人暴富我阿爹是年代文男主对照组权臣的恶霸闺女小宫女能听到上位者心声玛丽疯,但顶级网红我在仙侠世界被祖国征召了穿越古代被迫成为联姻工具七零夫妻回城日常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降临日[末世]香江大厨[八零]咸鱼美人嫁给卷王厂长[七零]穿成年代小可怜沪上人家[年代]限制文女主求生指南科研大佬的漂亮原配[七零美食]大国小鲜(科举)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带着农场游戏穿末世六零小片警爱吃瓜爱工作清穿之伊氏的日常砸锅卖铁去上学穿越之病美人续命日常穿进赛博游戏后干掉BOSS成功上位和顶流亲哥相认后我爆红了在派出所里吃瓜当团宠六零河山沟一家人书香世家(科举)穿越考科举驻岛大佬家的甜软小美人[年代]表演科今天也想与侦探同归于尽扶贫五年,我登基了六零重组家庭真千金亲妈快穿回来了[穿书]在骨科医院开饭馆[美食]小寡妇的第二春女配她刀长四十米[七零]豪门崽崽的昏迷亲妈穿回来了为了攻略病娇在死亡边缘反复横跳(穿书)首辅娇妻有空间在北宋写小说养家我靠线人系统在刑侦文里当热心市民炮灰妹妹的人生(快穿)要不你还是把我叉了吧七零极品大妈看到弹幕后从美利坚回来的大佬原配[年代]大院病美人原配[年代]穿成白月光替身后穿成年代文的病美人[七零]豪门小说里的美艳婆婆八零香江大美人年代文炮灰的海外亲戚回来了男团选拔赛的女导师穿成年代文男主的小后妈[六零]我娘是年代文真千金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小宫女(美食)满级师姐的魔法校园日常年代文女配精致利己[六零]前方修罗场预警[快穿]团宠学霸小姑姑躺赢日常/穿成年代文男主的娇软小姑姑寒门首辅养成记锦鲤学霸她超甜[穿书]穿成八零娇气包,高冷军官顶不住这王是非当不可吗我是冒领女主功劳的姐姐我妻薄情穿越:带着老宅在七零年代吃瓜穿成废太子宠妾以后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穿成逃荒老妇,我抱回福宝旺全家漂亮亲妈七零养娃日常[年代文]古代小夫妇在八零捡漏姐姐的亲事后女配不想让主角分手[穿书]七零大杂院小寡妇八十年代好日子第九农学基地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郡主穿七零后摆烂装穷[空间]年代文里当男神[快穿]不断作死后我成了白月光为人民服务[快穿]绑定内娱嫂子系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