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txtzw.net)--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txtzw.net

北宋穿越指南 第1137节

作者:王梓钧
随她出门的几个健仆,则散在周围假装站着看书,暗中阻止任何人过来打扰。
才子佳人而已,被知道了也没人笑话她。
但王贻彤得保持形象啊,她幼时家教极严,这种是不被允许阅读的。如今虽然已经嫁人了,甚至长子已经娶妻了,再没有谁来约束,她依旧对自己要求严格。
看一本都跟做贼似的!
当读到书中的小娘子,与落魄书生私会时,王贻彤的嘴角不由翘起。她连忙抬头看向周围,发现无人注意这边,于是又继续读起来。
只不过,她接下来抬袖遮住嘴巴,防止有人瞧见她看书时花痴般傻笑。
哎呀,这本字数有点多,今天恐怕是看不完了。
王贻彤想支使某人把书借走,可思来想去找不到合适人选,而且一楼的图书似乎不能带出去。
仔细想了想,王贻彤招手把贴身侍女唤来:“让余大陪你去买书,别让他看到买的是什么,用皮纸把包好了带回来。”
说着,便让侍女看看封面。
侍女一脸严肃的领命离开,出了图书馆才捂嘴偷笑。
要知道,这位夫人可是以母老虎著称!
却说谢衍上了二楼,仔细询问之下,才知道学术期刊都在三楼。
他继续上去,沿着书架浏览各类图书。
三楼存放着大量科举不考的经史子集,还有全套的大部头官修正史。
这类正史,由于销量不大,因此印刷量较少。往往收藏于富贵人家的藏书楼,寻常士子要么去富人家里借阅,要么就只能到公立图书馆来查找。
五代及以前的史书,没有什么变化。
到了宋朝就变了。
有《宋史》、《辽史》、《西夏书》、《金书》、《安南书》、《高丽书》、《大理书》、《高昌书》等一大串。
还有什么《南洋诸国志略》、《西南诸蛮志略》、《西域诸国志略》、《印度诸国志略》、《天方诸国志略》、《泰西诸国志略》……
谢衍不知道什么是天方,但他听说过天方夜谭。
顺手取下一本《天方诸国志略》,翻看目录时发现一堆大食,白衣大食、黑衣大食、绿衣大食什么。
再浏览前言,终于搞明白什么是大食。
大食:出自波斯语,原为一部族之名,又译为多食、多氏、大寔。以大食为名之国,皆信沙漠教。
谢衍对中国古代历史都不熟,更别说什么波斯、埃及、阿拉伯。
他看得一阵眼晕,便把书放回去。
接着又抽出《泰西诸国志略》,这次总算稍微熟悉了些,有什么罗马啊、法兰西啊、十字军啊。
《西域诸国志略》,则更像是一本西域诸国覆灭记。
朱铭和西夏公主李清露的儿子,跑去中亚建立了大宛国,定都在河中府(撒马尔罕)。
由于推行宗教自由政策,并拉偏架扶持佛教,而且发展儒家学说,大宛开国之初的几十年地盘不大,忙于镇压一次又一次的宗教叛乱。
期间,大宛国王还多次请求大明迁徙汉民过去,三十年间陆陆续续移民七八万人。
只能移民这么多,一来路途过于遥远,二来安西和七河也需要移民。
大宛国的开国君主,在晚年征服了复兴状态的古尔王朝,最西的地盘甚至到了霍拉桑(伊朗东北部),最南的地盘囊括半个阿富汗。
很快,大宛国王驾崩,爆发王位继承战争,边境军队纷纷回京参战。
大明皇帝降旨怒斥这种行为,并出动七河都护府的军队南下调停。
等内乱平息,还没消化的新占地盘全部叛乱,接下来十多年都在忙着打平叛战争。
主要是阿富汗山区太难打。
大宛国的军队,只能控制关键城市和周边区域,然后命令那些山区部落缴纳贡金。
山区部落总是降而复叛,镇压叛乱非常耗费钱粮,如果杀得太狠又没人交税。最后把大宛国的财政拖垮了,不得不扶持一个傀儡国王,而大宛军队则从阿富汗撤出。
大宛国从阿富汗撤军,除了财政窘迫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在跟哥疾宁王朝打仗。
经过连番大战,哥疾宁丢失了北部、西部领土,蜷缩回开伯尔山口以南不敢动弹,并且赶紧向大宛国王俯首称臣。
此后和平了二十年,大宛国主要朝着西边扩张,试图打通丝绸之路控制里海东岸。
就在大宛国远征里海时,哥疾宁的新君悍然出兵,不但想要脱离大宛国而独立,还打算收复二十年前沦丧的国土。并且,他们还拉上阿富汗的傀儡国王。
大宛国第三任君主大怒,把远征里海的军队,拉回来南下阿富汗平叛。又让大宛国的东部军团,从开伯尔山口一路杀到印度河流域。
大宛国王让自己的弟弟留在那边,并册封弟弟为天竺国王。
天竺就是印度,音译不同而已。
嗯,在印度河流域建国,完全可以称为天竺国王。
如今这个天竺国都还存在,主要国土在印度河流域,然后往旁遮普东边扩张,连续好几次重兵围困德里城。
但是,天竺国已经被婆罗门化了。
开国时带去的军队太少,在覆灭哥疾宁之后,必须向地方贵族妥协。
印度河流域的贵族,竟然愿意放弃沙漠教,纷纷带着百姓改信佛教,而且还痛快的接受儒家学说。
渐渐的,儒家学说在印度河流域变味,带过去的佛教也开始出现种姓制度……
现在,天竺国的土邦王公们,开口闭口孔子孟子荀子。甚至声称这三位儒家圣贤,是印度教的三大主神下凡转世,只不过当初一不小心转世到了中国。
第13章 掘了大明化学界的根子
《大明皇家学刊·化学》是一份双月刊,全年总共也只有六期。
谢衍从十年前的期刊看起,在熟悉各种符号之后,阅读速度跟翻书一样快。因为有许多论文,只看标题和导论,就知道研究方向走进了误区。
把近十年的化学期刊浏览一遍,谢衍又去看更前面十年的。
接着,抽选一些重要论文仔细阅读。
在这期间,王昇上楼来了一趟,问就快中午了是否先去吃饭。
谢衍哪有吃饭的心情?
又过一阵,老妈亲自上楼来,见谢衍正在认真看书,就一声不吭的转身离去。
“给他送去馒头和水。”王贻彤叮嘱道。
王昇说:“不如送肉包子。”
王贻彤说:“带馅的有异味,在图书馆里吃会影响他人。”
“还是娘子想得周到。”王昇连忙出去买馒头。
下午,谢衍嚼着馒头继续看论文。
他从某些论文的引用备注当中,又挑了一些更古老的论文来看,时间最久的甚至远在四十年前。
不时有士子从谢衍身边路过,好奇的瞟几眼又走开。
因为期刊内容都很前沿,科举考试根本不考,只有相关学者和太学生才会研究。
黄州府的士子,谁看这玩意儿啊?
一本本学术期刊放在这里,数十年来无人问津,大部分都还是崭新的。
临近傍晚,王昇又奉命来催。
“马上就走。”
谢衍应了一声,拿起挑选好的十多本期刊,走到三楼的借阅柜台上:“我要借回家看,麻烦登记一下。”
这位图书管理员,是府学外聘的临时工,本身就拥有举人身份。他属于兼职,既能领一份工资,又方便平日里读书,而且说出去也体面。
管理员显然认识谢衍,无比惊讶道:“谢六郎君竟然精通化学之道?”
谢衍笑着回答:“偶有研究。是不是借走需要付押金?”
管理员说:“不必了,登记就行。”
几十年无人翻阅的期刊,就算弄丢了也无所谓,更何况眼前这位是通判家的公子。
拎着十多本学刊下楼,马车早已在街边等待。
谢衍刚爬到车厢里,手里的东西立即就被老妈夺去。
王贻彤随手翻着检查了几下,脸上全是疑惑表情:“你真看得懂啊?”
谢衍只能给自己找理由:“这些日子渐渐清醒,发觉数理化很容易学,我似乎是被撞得开窍了。”
王贻彤明显不信,但儿子看正经书是好事,没有必要继续刨根问底。
当晚,父亲又没回家吃饭,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反正这些日子已经瘦了一圈。
晚饭随便刨了两碗,谢衍就回自己卧室,继续翻阅借出来的期刊做总结。
他提笔写道:
第一,太祖皇帝留下了元素周期表,提出了粒子说,并给出分子和原子两个名词。
第二,已有大明化学家提出了“道尔顿分压定律”,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粒子说,半错误、半正确的解释分子和原子。
第三,根据前一位化学家的成果,人们开始质疑太祖给出的分子、原子区别。认为只有一种粒子,可以称为分子,也可以称为原子。但最好是称为原子,因为粒子不可再分。
第四,依旧有化学家,相信有分子和原子两种不同的粒子。
第五,已有化学家提出倍比定律,近二十年来,化学家们一直试图测定原子质量。
第六,化学家们不认为气体原子(分子被误认为原子)体积相同,因为这个说法是反直觉的。
第七,化学家们认为单质气体是单原子,因为各派共识是原子靠静电力组合,因此相同的原子不可能组合在一起。
备注:第七点非常致命,它导致大明的化学家们,集体走向了一个死胡同。现在有一位学术权威,提出测量不同元素单质气体的密度比值,从而可以测出原子的相对质量。这种测法,永远得不出正确答案,元素周期表也无法得到验证。
第八……
谢衍一共列出了十七条内容,然后埋头书写自己的论文。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十国千娇[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末日之最终战争[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北宋穿越指南秦吏[精校版]篡清[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铁器时代[精校版]唐人的餐桌绍宋[精校版]绝色凶器世子很凶[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我要做皇帝[精校版]奋斗在盛唐绝色凶器[精校版]龙啸大明[精校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大唐第一家丁[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锦衣夜行[精校版]乱世宏图悍戚[精校版]铁血大秦[精校版]满唐华彩步步生莲[精校版]席卷天下[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权臣吕布的人生模拟器[精校版]覆汉[精校版]枭臣[精校版]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大明帝师谍影凌云大明国师黑道特种兵窃明[精校版]晚明[精校版]秦功1852铁血中华[精校版]男儿行晚唐浮生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大魏宫廷[精校版]新书[精校版]民国投机者庶子风流[精校版]红楼道爷大宋权相[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帝师县令抢救大明朝[精校版]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箱子里的大明人在大宋,无法无天奥古斯都之路[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唐砖[精校版]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人在贞观,科学破案调教太平洋[精校版]不让江山[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饥饿的盛世(出书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大明文魁[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老子就是要当皇帝寒门枭士[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风雨大宋小阁老[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精校版]篡清:我初恋是慈禧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父可敌国汉祚高门[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雅骚[精校版]骗了康熙宋北云[精校版]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三国之刘尚传[精校版]小市民的奋斗[精校版]皇兄何故造反?全军列阵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北宋穿越指南满唐华彩骗了康熙风雨大宋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篡清:我初恋是慈禧人在大宋,无法无天独治大明红楼道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