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只需清理伦敦人口,就能保证全国都不乱。大明有无数跟伦敦同级别的城市,朝廷该怎么去清理?
……
“来了,来了,开始了。”
谢以勤拿到最新出炉的《大明旬报》,一看头版文章就知道变法要开始了。
头版标题是:《使用童工合乎仁义否?——义利之辩》。
变法之前,先造舆论。
王安石当年变法,同样是先造舆论,甚至他就是被舆论推上去的。变法过程当中,继续大造舆论,甚至自己编撰教科书。
眼下这位首相,舆论切入点极好。
童工的处境太惨了,不符合儒家的核心思想:仁义。
继而又引申出一个儒家经典论题:义利之辩。
文章作者认为,现在全国的情况是,成年工人多到用都用不完,工厂主却是能用童工的岗位坚决不用成年工。这导致一边是大量成年人失业,一边又是无数童工悲惨不堪。
起因无非是商人逐利,童工的工资更低!
商人是因小利而忘大义和大利。
文章大量的引经据典,阐述这种行为在道德、法律、经济等方面的恶劣影响。
这很符合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头版文章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并且具有极强的煽动性,那些一腔热血的学生,那些科举不顺利的士子,那些工作不顺心的知识分子,还有那些数量众多的失业工人和失地农民。全都被这篇文章煽动!
谢衍由于“身体不适”,被父母禁止外出,继续窝在家里养病。
这天,一家人正在吃早饭。
忽有吏员匆匆赶来,等不及通报就冲到内院:“大判,失业工人暴动了,似乎还有十几个读书人带头。他们把蔡家的工厂团团围住,没说几句就打起来,冲进工厂到处打砸机器!”
“知道了,等我把饭吃完。”谢以勤说。
吏员焦急万分:“大判,这哪是吃饭的时候?”
谢以勤冷笑:“内阁在年初就颁布禁止童工法令,我也把蔡家人请来谈了好几回。他们这半年时间都不慌,我一顿早饭的工夫慌什么?”
吏员说道:“大判不慌,知府和指挥使却慌。他们肯定调兵镇压,若真闹出了人命,大判反而首当其冲啊!”
知府是不能申请调兵的,通判才能申请调兵。
而且,通判还管着经济。
如果军队镇压搞出人命,第一负责人是通判,第二负责人是指挥使。
“不急。”谢以勤依旧悠闲。
当然是……装出来的!
谢以勤随便吃了几口,便起身往外走去,看似从容不迫,其实脚步奇快。
谢衍全程没说话,默默看着老爸离开。
报纸他也看了,越看越觉得玄幻。本该处于南宋末年或元朝初年的中国,居然有官方报纸讨论取缔童工,而且朝廷明显在煽动对立情绪。
把早饭吃完,二哥和妹妹都去读书了。
谢衍也对母亲说:“妈,我这两天头不疼了,能去外面逛逛吗?”
“外头乱得很,不许出城,让王昇陪你一起去。”母亲有些不放心。
谢衍欣然从命,穿越好几天,终于能出门见识一下了。
第6章 这个大明有点乱
黄州府城有四位官员,可以住在衙门的后院,分别是知府、通判、指挥使和县令。
其余官员,要么住官方宿舍,要么自己买房或租房。
大明开国之初,地方官员不得在其辖地内置办房产,但这个规定早就已经没人再遵守了。
但是,相关法令并未废除,关键时候可以发挥作用。
谢衍就住在黄州府通判厅衙后院,前院皆为通判厅下属的主要办公机构。他身为家属不方便过去乱逛,因此直接从厅衙后院的侧门出去。
顺着砖砌围墙绕了半圈,谢衍来到厅衙侧前方,盯着衙门大堂外的屋檐看了一阵:“厅衙的前院房屋是重建的吧?”
王昇说道:“不太清楚。好像失火重修过,我以前听谁提过一嘴。”
疫情期间,谢衍窝在家里,除了之外,也不是什么正事都不干。
他最初想要考研究生,读古建筑维护和修复专业,一边复习着各种考研科目,一边自学了许多古建筑知识。
他居住的厅衙后院,是典型的宋代建筑。
而厅衙的前院办公区域,又是典型的明清建筑。
从斗拱样式就能轻易看出,因为明清建筑的斗拱更小,简化了屋顶构架的结构,可以节省木料和增大建筑空间。
看来这个时空的大明,不仅自然科学突飞猛进,就连建筑技术也在进步。
身为土木老哥,谢衍对其他领域不熟,他首先观察的自然是各种建筑。
在城里溜达一阵,谢衍发现多为两层砖木结构,也有一些三层、四层、五层建筑,仅只有一层的平房反而不多。
这些民间建筑,也基本属于明清风格,因为大量用砖来砌墙。
秦代用砖铺地、砌台阶;汉代增加了用砖来修墓室;南北朝出现砖砌佛塔和城墙……宋代开始用砖来修建房屋,但仅限于墙体的下半部分。
元代出现全砖墙的民居,并在明代成为普遍做法。
谢衍这一路乱逛,发现黄州府城内的民居和店铺,大部分都采用的是全砖墙体。
谢衍走到一面砖墙下方,抠出砖缝里的小块灰料,用手指用力捻了几下,嘀咕道:“水泥的,强度不高。或许我可以靠改进水泥来赚钱……呃,水泥怎么烧制来着?”
现在的大明,已经有好多个种类的水泥。
民间普通房屋,用的是一种人工配料的早期水泥,类似1820年代发明的“英国水泥”。它的优点是成本低,不挑剔生产地,又具有一定的强度。
而官方建筑,或有特殊需求的民间建筑,则用含黏土较多的石灰石煅烧,类似1790年代发明的“罗马水泥”、“天然水泥”。它的强度更高,但挑剔生产地,难以在全国范围内铺开。
如今有许多学者和工匠,正在尝试改进水泥,把前面两种水泥的优点结合起来。
“那是什么地方?”谢衍指着一栋五层建筑。
王昇扯着谢衍的袖子,把他拉开几步说:“醉春楼。相公和娘子可不准咱们进去,至少在考上举人以前不许进去。”
谢衍瞬间明白,原来是古代的会所。
“这里的百姓也不穷啊,乞丐都没见到一个。”谢衍说道。王昇却说:“前两年,也不知是谁造谣说周家铺子施米,最后导致乞丐在城里哄抢米铺。当时打死打伤二十几人,知府一怒之下就不准乞丐进城。”
“出城去看看。”谢衍说道。
王昇劝说:“城外治安越来越乱了,六郎还是不要出城为好。”
谢衍不置可否,继续往前走。
他一直在观察建筑,现在改为观察路人。
那些百姓的穿着,比建筑更加具有割裂感。只不过谢衍对此不了解,感受不是很深而已。
有少数女子,还在穿唐代的短襦长裙。这玩意儿从唐代一直穿到宋代,《清明上河图》里就有,略作改良又穿到现在的大明。
更多女子穿宋式襦裙,能看到一大片抹胸。也有女人不嫌热,外面又套了个褙子,但依旧能看到白花花的胸脯。
谢衍心想:风气倒是挺开放的,可惜没有露腿。
这念头刚刚升起,他就看到腿了。
有个女人挎着篮子走来,上半身抹胸套着短袖襦衫,下半身的裙子短到大腿都没遮完。裙子下面还穿了条宽松裤子,半截小腿都露出来了。
露归露,不养眼,因为这是个胖胖的中年大妈。
街道上来往的,皆为马车、驴车和骡车。
谢衍问道:“不是早就有火车了吗?城里就没有什么代步的汽车?”
“没见过。”王昇说道。
其实早就有了。
蒸汽火车之后,是蒸汽内河船只。
等这两样都允许民用以后,很快就有人研发蒸汽代步车。由于当时蒸汽机很难小型化,搞出一辆巨大无比的汽车——其实就是把火车头稍微缩小。
完全不实用,渐渐就放弃了。
又过了几十年,随着技术突破,蒸汽机可以做得更小了,总算搞出稍微像样的汽车。但依旧显得体型很大,而且一路喷吐烟雾,还容易压坏路面,根本不被允许进城。
朝廷那边,一直在秘密研发汽油机。其原理很简单,但工艺技术不够,还需要配套科技取得突破。
还是那句话,大明科技是瘸腿跛脚的!
“让开,让开!驾!”
忽有一群青年男女,当街纵马而来,后面还有许多奴仆奔跑追赶。
谢衍和王昇连忙避让,沿街百姓也敢怒不敢言。
谢衍问道:“这些都是世家子弟?”
王昇说道:“领头那个叫钟万里,祖上是从关中迁到大明镇的流民,因为跟随太祖、太宗起兵而发家。当时也没做什么大官,连爵位都没捞到一个。但钟家的女子,在起兵前就嫁给邓家。邓家有两位爵爷,邓家发迹了,钟家自然跟着发迹。在这黄州府,钟家已经攒下数万亩土地!”
“那可真是大地主啊。”谢衍颇为羡慕。
王昇讥讽道:“谁让人家的祖上有从龙之功呢?这种世家多得很,三年前的洛阳之变,新君和首相以谋反罪杀了一大堆。”
两人沿着主街来到城门,谢衍加快脚步走出去,王昇想了想也没再劝阻。
出城不远,谢衍就看到大量乞丐。
这里的附郭街区,跟城内的街区仿佛两个世界。
“杀得好!”一声喝彩吸引了谢衍的注意力,发现那里有不少百姓在围观。
谢衍好奇的走过去,才知道那里新贴了十几张通缉告示。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国士无双[精校版]十国千娇[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铁骨[精校版]末日之最终战争[精校版]秦吏[精校版]篡清[精校版]北宋穿越指南铁器时代[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绍宋[精校版]绝色凶器唐人的餐桌宰执天下[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奋斗在盛唐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我要做皇帝[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龙啸大明[精校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绝色凶器[精校版]大唐第一家丁[精校版]满唐华彩乱世宏图锦衣夜行[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悍戚[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铁血大秦[精校版]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黑道特种兵枭臣[精校版]权臣大明帝师席卷天下[精校版]吕布的人生模拟器[精校版]覆汉[精校版]窃明[精校版]大明国师谍影凌云秦功晚明[精校版]1852铁血中华[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奥古斯都之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晚唐浮生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男儿行民国投机者新书[精校版]大魏宫廷[精校版]不让江山[精校版]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抢救大明朝[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箱子里的大明红楼道爷夜天子[精校版]人在贞观,科学破案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徽商天下[精校版]帝师县令人在大宋,无法无天大宋权相[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饥饿的盛世(出书版)调教太平洋[精校版]唐砖[精校版]老子就是要当皇帝骗了康熙醉迷红楼[精校版]风雨大宋佣兵的战争[精校版]大明文魁[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长安风流小阁老[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明天下[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小市民的奋斗[精校版]父可敌国篡清:我初恋是慈禧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精校版]大汉帝国[精校版]国策[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宋北云[精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