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小宦官抱起地上的人头,连滚带爬跑了,申济得意一笑,“二妹,你的下一步棋,我知道你要走什么?”
……
皇宫内,申太后呆呆地坐在御书房里,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奈,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二哥的野心竟然膨胀到如此程度,她原以为申济只是一时头脑简单冲动而杀死全部皇族,现在看来,申济是蓄谋已久,如果在新丰县没有遇到皇族,他进城后也同样会将皇族杀光,这让她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她不知道申济会再做出什么样骇人听闻的事情来。
直到这时,申太后忽然有一丝后悔,真正能压制住申济的只有一人,那就是她的长兄申国舅,有申国舅在,申济也不敢这样张狂,或许正是因为申国舅走了,申济狰狞的面目便开始暴露出来。
申太后轻轻叹了口气,和申国舅之争,只是权力大小之争,她甚至可以妥协一下,施行太后垂帘加政事堂制度,至少还可以保持政局平稳,可现在,她和申济却是一种你死我活的斗争,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但后悔已经来不及,申太后起身在房间里慢慢踱步,思量着应对之策,现在她的军队在关内和晋州,赶回来已经来不及,但现在京城还有三万守军,如果再征兵,应该能达到五万没有问题,或许能守住京城,无论如何,她是绝不会离开京城。
“太后!”
一名宫女禀报,“他们回来了。”
“宣他们进来!”
片刻两名小宦官奔了进来,伏地便放声大哭,“太后,卢公公……死得好惨啊!”
“什么!”
申太后后退两步,一下子坐倒在椅子上,一种难以抑制的愤怒在她心中燃烧。
“他提了什么条件。”
“他提两个条件,第一,他要为摄政王,第二,要立他的幼子为帝,否则……”
“否则什么?”
“他说,否则他就踏平雍京!”
申太后冷笑起来,“申济,你太过份了,你以为就凭你,能掌控天下?”
申太后蓦地站起身,厉声道:“传哀家的旨意,立即封闭九门,封黄靖为九门大将军,严守城池,再传急报给罗挚玉大将军,大军立刻返回关中。”
第二百九十六章 兄妹内讧
可以说申太后已经豁出去了,或者说她已经无计可施,她知道将自己军队调入关中的后果,这等于将关内道拱手送给张崇俊,等于将晋州拱手送给皇甫无晋。
她知道自己是在饮鸩止渴,可就算她知道,她也无可奈何,毕竟一旦让申济攻入雍京,她的统治完蛋,整个朝廷也完蛋,那个蠢货,他以为他坐上皇位就有人支持他吗?
可算他的条件也无法答应,他要做实权摄政王,还要立他那个长得和他一模一样的幼子为帝,那她申太后怎么办?试问哪个大臣答应?她宁可和申国舅妥协,推行政事堂制度。
在左右权衡之下,她只好决定放弃晋州和关内北道,先消灭申济保住关中,然后再谈北图。
“太后,白相国求见!”一名宦官在门口禀报。
申太后叹了口气,“请他进来吧!”
白明凯暂时藏身在楚凤茶庄,但他毕竟是左相,如果申太后没有离开,出于一种责任,他还是要挺身而出,不能一逃了之。
很快,白明凯被带进了御书房,躬身施礼,“臣参见太后。”
“白相国,你还没走么?”申太后苦笑一声问。
“回禀太后,太后不走,臣也不会走。”
本来白明凯想说,区区谣言,吓不走朝廷重臣,可这句话他说不出口,六名尚书只剩下两名,十二名侍郎也只剩三人,这不是谣言的问题。
申太后点点头,“大臣们情况如何?”
“回禀太后,臣刚刚去打听过,朝臣大概还有一百多人,礼部尚书李默、太常卿温致远都在。”
“一百多人?”
申太后自嘲地笑了笑,“前天还有五六百人向哀家请愿,今天就只剩下一百多人了么?一个区区的申济就把他们吓成这样?”
白明凯见申太后还是有点执迷不悟,不由语重心长道:“太后,有句话臣不得不说,其实不是大臣们害怕什么,而是他们心中愤恨,愤恨申济残暴,愤恨皇族被屠尽,金侍郎和裴少卿他们就给臣说过,说他们效忠大宁王朝,而现在雍京已经不再是大宁王朝,他们已经不再留恋了,太后,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如果是以前,申太后肯定会站起身怒斥白明凯混淆视听,但此时她也不想再斥责这个大臣的忠言了,她知道他说的是实话,其实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在申济,而是出在她自己身上,她一心想登基为女帝,默许了申济的一天天强大,将唯一能克制申济的申国舅也排挤走,才导致今天的恶果。
申太后心里明白,但她却不肯承认,她默默点了点头,“哀家也知道申济是祸害,但也没有办法,当初先帝任命申济为西京留守,让他掌握了兵权,说起来先帝是当年被申济的外表老实所蒙蔽,才导致今天的恶果。”
她又叹了口气,“算了,不说这个了,白相国,哀家想请申相国回京,施行政事堂制度,你看如何?”
白明凯心中苦笑一声,早知今天,又何必当初呢?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不被逼到这个程度,申太后也不可能让步。
“既然太后决定,臣没有意见。”
“好吧!就这么决定,白相国,守城之事哀家会部署,但安抚城内民众情绪,稳定物价,就要烦劳白相国,有什么事,可即时和哀家联系。”
“臣遵旨!”
情况紧急,申太后也暂时不提立新帝之事,她便借口皇上病了,反正小皇帝也不问朝政,他的失踪也很难引起大臣的注意。
……
雍京城门在晚上彻底关闭,不再准许恐慌的民众逃亡,申太后随即下令,再投放京城四十万石粮食,以稳定粮价,又效仿张缙节,以每天一两银子的佣金,征兵三万。
白明凯带领一百余名官员,又征调了万年和长安两县的衙役三百余人,众人一起忙碌,在各坊散发传单,安抚民众,雍京国库内钱粮充足,招募新军得力,很快,大军便驻扎在城墙之上,绣衣卫则在城内巡逻,维持治安。
在一系列的手段下,雍京城的局势便渐渐稳定下来。
夜里两更时分,十八万关中大军抵达了雍京城,站在城头上,只见下方有无边无际的军队点着火把,俨如一片星星点点的红色海洋,火海随即分裂成三块,向四面八方散去,一个时辰后,十八万大军分别围住了东、西、南三门,只留北面未堵,北面是山原,难以包围。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红楼之挽天倾最强特种兵之龙刺[精校版]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浴血逃兵[精校版]黑道特种兵谍影凌云穿越饥荒村落:种田空间拯救苍生北宋穿越指南铁骨[精校版]大魏宫廷[精校版]悍戚[精校版]唐人的餐桌临安不夜侯红楼:我真没想造反啊绝色凶器[精校版]北朝帝业最强兵王[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绍宋[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窃明[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秦吏[精校版]长安的荔枝寒门状元[精校版]绝色凶器唐朝工科生[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大奸雄[精校版]藏国无字史记(出版书)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如意小郎君[精校版]独断大明[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1908大军阀[精校版]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官居一品[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精校版]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全军列阵特种岁月之弹道无声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庆余年1839大明之雄霸海外[精校版]演武令[精校版]朕能走到对岸吗盛唐挽歌古代人的日常生活(出版书)奋斗在初唐调教太平洋[精校版]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精校版]红楼春[精校版]谍海猎影[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斗战三国[精校版]边戎[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晚唐浮生大明国师三国大暴君谍影谜云东晋北府一丘八不可不知的中国5000年历史悬案(出版书)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袁世凯传小阁老[精校版]全球战国[精校版]北颂[精校版]北宋大丈夫[精校版]我要做皇帝[精校版]1852铁血中华[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乌纱[精校版]曹冲[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明嫡长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奋斗在盛唐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篡清:我初恋是慈禧骗了康熙扼元谍海王牌大唐天将军明朝那些事儿(出书版)我的师长冯天魁[精校版]间谍的战争[精校版]寻唐[精校版]科学家闯汉末[精校版]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精校版]万千世界许愿系统[精校版]苏厨[精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