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申国舅都呆在府中,在局势最后没有明晰前,他暂时不会出头,以免让朝官们认为他出卖了众人,他需要做一个姿态。
或许是昨晚看书太晚的缘故,申国舅一早醒来,只觉得头很疼,他坐在书房里闭目养了一会儿神,便开始批阅文书,这时,他的管家急急慌慌奔到门口,“老爷,皇上来了!”
申国舅微微一怔,他立刻便想到了,一定是周棋纶和徐筠之事,这件事他也知道,他已经看到了太后的旨意,这很明显是太后发现了什么,才对他们下手了。
他沉吟一下,他知道小皇帝来找他做什么,他需要理一下思路,随即他迎了出去。
皇甫恬是微服私出,只有十几名侍卫陪同,他已经慌了手脚,为让太后挽回成命,他想到了一切办法,来找申国舅求救也是其中之一。
自从他登基为帝后,皇甫恬便再也不像从前那样依赖申国舅了,尤其他感觉到了申家的野心,他对申国舅也有了一丝警惕,若不是他已经无计可施,他是绝不会来找申国舅帮忙。
外面下着纷纷扬扬的大雪,皇甫恬刚从马车下来,申国舅连忙上前施礼,“老臣申溱参见陛下!”
“打扰相国了!”
皇甫恬叹了一口气,“朕呆的时间不会太长,尽快吧!”
“老臣明白,陛下请!”
申国舅将皇甫恬带进自己书房,旁边再没有第三人,皇甫恬忽然跪下,垂泪道:“请舅父救救外甥!”
申国舅慌忙将他扶起,“陛下,不可这样,不可!”
他将皇甫恬扶坐下,这才叹了口气道:“陛下是为周、徐二人之事而忧心吧!”
皇甫恬默默点了点头,半晌,他忽然愤恨道:“身为太后,不深居宫中,却掌控国政大权,见识浅薄,一再误国,原本可以形成三足鼎力之势,现在却已兵临城下,她尚不知错,还要继续弄权,大宁王朝三百年基业,就要毁在她的手上。”
申国舅见他情绪激动,不由苦笑一下道:“陛下,她毕竟是你母后,你不能这样说她。”
“可她我是他儿子,相国,你知道她怎么说,最早说我十八岁可以独立执政,后来她又改到二十岁,说我要过弱冠之年才行,两年时间这也就罢了,可她又改口,不叫独立执政,而叫参政,我问过她,什么叫参政?她说,会给我一部分奏折,让我替她分忧。”
皇甫恬情绪激动,连自称都改成了‘我’,他已经不把自己当做皇帝了,“相国,你认为她只是一时的玩笑,还是说说而已?”
申国舅沉默了,他不知该怎么说,小皇帝已经长大,想再哄骗他是不可能,他知道将来就算皇甫恬到了十八岁或者二十岁,也一样是傀儡。
良久,申国舅叹了口气道:“她是我亲妹,也是你亲生母亲,按理我不能说她,但事到如今,我可以对你说句实话,不管你爱不爱听,她总有一天,会成为武则天第二。”
皇甫恬大吃一惊,“你说母后会……”
申国舅点点头,“应该是这样,我从小就了解她,而且我现在也已经看透了她,她对权力的痴迷和执着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除非她死了,她才可能放下权力,但她今年才三十岁,身体很好,如果她保养得好,她还能再执政四十年,而太庙中有铁碑告示,太后垂帘为政者,最长不可超十年,也就是说,十年后她必须交权,这是法理所规定,她当然不可能交权,那打破这法理,那只有一条路可走,改变身份,不再为太后,而是登基为帝。”
停一下,申国舅又缓缓道:“你太不了解她的手段了,把周、徐二人调走,她只是不想和你当场撕破脸皮,但我可以断言,最迟三个月或者半年后,周、徐二人必然死于任上,陛下,你不会有任何机会。”
皇甫恬颓然坐倒,申国舅的话像针一样,针针刺穿他的心,过了很久,他才低声道:“那我该怎么办?”
“陛下,你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就顺从于她,不能对她有任何反抗,也不能对她不满,或许你二十岁后,你能参政,她会给你一点点权力,毕竟你是她儿子,如果你不能忍受……”
申国舅凝视着他,一字一句道:“那你只能走第二条路!”
……
第二百八十七章 场内场外的较量(上)
时间已经到了十二月,离新年也越来越近了,还有一个月时间,这也是雍京民众们最忙碌的时刻,家家户户都在采购年货,大户小户都一样地沉浸在新年即将到来的喜庆之中,而对于朝政倒没有多少人关心了,连申太后的禁口令也明显有些松动,最典型的是,街上的绣衣卫少了很多,茶馆、酒楼再也见不到他们阴冷的身影。
临近新年,平康坊楚凤茶庄的生意格外火爆,楚凤茶庄的客人大多是大户人家,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马车上门来买茶订货,茶庄上下忙得个个脚不沾地,不可开交。
余永庆这几天也一样地忙碌,雍京朝廷的内乱使他的情报量大增,下午,余永庆从外面赶回,他有急事要和谭先生商量。
谭先生是皇甫无晋刚刚派来的一名幕僚,算是余永庆的军师,他全名叫做谭举,也是当初齐王皇甫忪在楚州的情报头子,齐州被攻占后,他知道齐王大势已去,便投奔了皇甫无晋。
皇甫无晋人尽其用,派他来协助余永庆,增加情报分析能力,谭举来雍京已经一个月,做了大量细致的事情,极大地提高了雍京情报机构的效力。
在茶庄后面一座仓库的楼上,谭举正在忙碌地整理着情报,这时,他被一份从汉中送来的情报吸引住了,他们在汉中设了一个情报点,有两名情报人员。
这份情报上说,从前从蜀州运往雍京的粮车队,每天都可以看见,而现在平均四五天才看见一次小小的车队,数量明显减少。
这份情报引起了谭举的高度重视,因为关中以及关内和晋州共有四十万军队,而且人口众多,紧靠晋州一地的粮食产量是绝对养不活四十万军队,几乎一半的军粮都是来自蜀州,如果蜀州的粮食断掉,那么对雍京和关内的军队将形成严重威胁。
这绝对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情报,却不知它的影响会有多大,谭举沉思了片刻,立刻决定,去拜访白明凯,问一问具体情况。
就在这时,余永庆快步走了进来,“先生,我有重要情报!”
“余将军来得正好,我这边也发现一份重要情报,很奇怪。”
两人坐下,余永庆先道:“我刚刚得到消息,礼部尚书周棋纶被派往延安郡巡视科举,大学士徐筠被任命为资阳刺史,这两人都是小皇帝最信任的心腹,他们两人居然被同时调走。”
谭举点点头,“这很明显,太后和小皇帝的矛盾也开始显现了,这只是一个警告,我估计太后还会有动作,而且小皇帝也不会善罢甘休,哼!还有一个申国舅在一旁虎视眈眈,雍京的权力斗争已经在加剧了。”
谭举又将手中情报递给他,“你再看看这个情报,相信你也感兴趣。”
余永庆接过纸条看了看,他一下愣住了,“蜀州断运粮食,那雍州军怎么办?”
谭举微微笑了,“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蜀州断粮和申国舅军队入蜀有关,时间点非常配合。”
“难道是军粮被申国舅的军队截用?”余永庆疑惑道。
“余将军,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关中地区从来都是地少人多,需要大量粮食从外面调入,现在又要养活四十万大军,而陇右的粮食也不再属于他们,只剩蜀州,蜀州调入的粮食要占他们所耗用的一半,这很明显是申国舅是用粮食做武器,对太后施压,逼其放权,再加上小皇帝的影响,雍京的权力斗争将要加剧了。”
“那谭先生的意思,我们该怎么应对?”
谭举笑了笑道:“这样,我们二人分头行动,我找白明凯,再探听一点消息,你去打听雍京的粮食库存情况,争取晚上把情报送出去。”
两人又商议片刻,便分头行动了。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红楼之挽天倾最强特种兵之龙刺[精校版]谍影凌云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黑道特种兵北颂[精校版]大魏宫廷[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北宋穿越指南穿越饥荒村落:种田空间拯救苍生浴血逃兵[精校版]我的帝国[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唐人的餐桌间谍的战争[精校版]九锡绝色凶器[精校版]北朝帝业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临安不夜侯最强兵王[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红楼:我真没想造反啊特种岁月之弹道无声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权臣醉迷红楼[精校版]无字史记(出版书)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绍宋[精校版]我的师长冯天魁[精校版]悍戚[精校版]寒门状元[精校版]北宋大丈夫[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1908大军阀[精校版]秦吏[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东晋北府一丘八佣兵的战争[精校版]如意小郎君[精校版]绝色凶器大明之雄霸海外[精校版]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边戎[精校版]不可不知的中国5000年历史悬案(出版书)长安的荔枝枭臣官居一品[精校版]唐朝工科生[精校版]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谍影谜云大国相[精校版]初唐峥嵘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朕能走到对岸吗藏国盛唐挽歌横推亮剑1839奋斗在初唐独断大明[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大明国师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袁世凯传我要做皇帝[精校版]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晚唐浮生父可敌国调教太平洋[精校版]抗战之血染山河[精校版]演武令[精校版]抢救大明朝[精校版]覆汉[精校版]伐清[精校版]靖明骗了康熙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独治大明扼元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三国大暴君明朝那些事儿(出书版)庆余年1852铁血中华[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大明嫡子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秦功古代人的日常生活(出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