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349节

作者:高月
……
北平燕王宫,燕王朱棣正在和他的谋士韩潞、吕思远二人商量流民潮的应对之策,流民潮的压力使燕王朱棣已经几天失眠了,各地报上来的数据让他触目惊心,才短短半年时间,逃亡的流民就占了他治下民众的四成,如果再不加以控制,他就真的要成孤家寡人了。
还有财政状况的恶化,到明天春天,他的二十万大军可能就无法养活了,严峻的局势、内政外交的双重压力使这位曾经雄心勃勃的王爷明显地苍老了,头发已经半白,还有无节制的纵欲生活也使他的精力和生命力双双衰退了,他其实才四十出头,可看上去却似五十岁的老人。
现在朱棣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军师能够回来,为此他专门派特使去京城和李维正谈判,希望能赎回道衍,可他的要求却被李维正断然拒绝,谁也不知道道衍大师被关在哪里?如果知道,他朱棣甚至会不惜一切代价把军师救回来,现在只有军师才能挽救他的危局。
“两位先生,眼前的局势你们也看到了,我不想再多解释什么,我希望你们能拿出切实有效地措施,制止住流民潮的扩散。”
韩潞和吕思远对望一眼,这件事他们都仔细考虑过,尤其是韩潞,曾经担任过县丞,对底层百姓的疾苦和吏治的弊端了解得比较深。
韩潞沉吟一下,先道:“殿下,属下以为发生流民潮的根本原因是出在税赋上,民不堪重负,若非如此,一般人也不会背井离乡,至于南朝的分田减税,那些并不是主要原因。”
朱棣眉头一皱道:“我以为五税一其实并不算盘剥,民众何以承受不住?”
韩潞叹了口气道:“殿下,五税一只是殿下定的名义税赋,可实际上要养活衙役、知县要养活师爷,还要养家糊口,这些钱从哪里来?就凭知县那点微薄的俸禄,可能办到吗?所以百姓们实际上承担的是五税二甚至五税三,再加上今年河北大旱,但税赋征收依然按去年的量来实施,老百姓们怎么可能承受得住,只有逃亡一条路了。”
朱棣低头不语,半晌才无奈地道:“可我担心减了税负,我的军队就无法养活了。”
“殿下也不必降税,只要拿出雷霆手段来进行吏治风暴,打击百姓五税一以外的负担,这样就能立竿见影。”
朱棣心中暗暗叹息,如果那样做的话,岂不是把这些官员全部逼走南朝,手下没有了官员,他又怎么控制燕晋二省,而且他也想到过军队屯粮,便可减轻百姓负担,可这也是明年的事情,却解不了燃眉之急。
这时吕思远开口道:“殿下可能最忧心的是二十万大军粮草不足,怎么熬过明年春天,对吧!”
朱棣精神一振,还是吕思远务实,一句话便说到了点子上,他连忙问道:“不知吕先生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殿下,我的建议是向朝廷妥协,让出河北、山西两省的官员任免权,同时将世子送到京城为质……”
吕思远的话没有说完,朱棣便连连摆手道:“这怎么行!把官员任免权让出去,不就是实际让出了这两个省吗?”
“殿下请勿燥,听微臣说完。”吕思远微微一笑道:“我们的目的是要换取贸易的可能,今年南方大熟,粮价便宜,我们便可以从南方购粮,以解燃眉之急,至于地方官任免权,只要我们军队实际控制住两省,就不怕他们翻天。”
旁边的韩潞冷笑一声道:“吕先生想得天真了,你认为李维正会给我们养活军队的粮食吗?”
“一定会!”吕思远肯定地说道:“以朝廷现在的实力,进攻河北不成问题,可他为什么不打,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他是担心北方蒙古人趁机南下,所以他也想稳住河北、山西的局势,只要我们表现出诚意,我想李维正会答应的。”
韩潞还是坚决反对,他起身跪下道:“殿下,世子是藩国之本,怎能再送回京中为质,要送,就送高熙去。”
说到这里,韩潞狠狠地瞪了吕思远一眼,这明摆着是吕思远想借刀杀人,想改立高熙为世子的卑劣手段,燕王也犹豫了,现在危机四伏之时,他也不想轻易改换世子了,他现在已经发现,自己的手下以邱福和朱能为代表,分裂成了两派,朱能支持长子高炽,而邱福支持次子高熙,他们日日争吵,如果一旦改立世子,必然会造成大乱。
他沉思片刻,便断然道:“不要再争了,我已作出决定,可以让出官员任免权,但世子不能去,让三子高燧进京为质。”
……
启元元年十一月,燕王派特使韩潞抵达了京城,而此时李维正也从辽东返回了京城,经过几轮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了协议,燕王以书面形式公告天下放弃称帝的野心,其次山西、河北两省的官员由朝廷任免,燕王不得干涉,且税赋也和朝廷一致,实行十五税一,所收税赋可以交与燕王养兵,不足部分以贸易方式解决,同时,燕王第三子朱高燧赴京城为质。
达成了协议后,燕晋两地税赋立降,地方官大换血,流民潮也渐渐地止住了,但为了实际控制两省,启元元年十二月,燕王命次子高熙率军八万出任山西都督,镇守太原,大将邱福为副将,谋士吕思远也一同前去辅佐。
……
第六卷 潜龙出海 第二百九十章 收网前夕
十二月的北国,到处是冰天雪地的世界。放眼望去,大地是那么雪白、坚硬和逛街,这一天天气晴好,万里无云的淡蓝色天空,穹窿似地笼罩着大地,整个北平都沉浸在无风的平静和明朗的严寒之中。
北平郊外,燕王朱棣正举行一个简短的仪式,送次子高熙赴山西,所有的王府官员都来到城外,一齐参加送行,连王世子高炽也跟了出来。
朱高熙心中悲愤之极,几个月前父亲还说改立他为世子,可这一转眼便食言了,把他送去山西,远离北平的政治中心,这显然就是告诉他,他与世子无缘了。
仇恨一点一点地在朱高熙心中积累,他阴沉着脸,始终一言不发,这时燕王走上前,他当然知道次子心中的不满。但他也无可奈何,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两个都是他的儿子,无论谁伤着谁,他都不能接受,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他们分开,一个在北平,一个在外藩,如果仍然不能平息二人的争端,他只能舍弃其中一人了。
朱棣表情严肃地对儿子道:“吾儿此去山西,当体恤军士,善待黎民,希望我将来去山西时能听到一个声誉卓著的大将军。”
“孩儿知道了!”朱高熙脸上还是没有笑容,他已经不想掩饰自己的极度失望了。
朱棣深深看了他一眼,又对吕思远道:“吾儿就交给先生了,望先生早晚严加管束。”
吕思远躬身行礼道:“殿下请放心,微臣将竭尽全力辅佐大将军。”
这时,朱高炽也走过来,对兄弟道:“国以民为本,正如父王的教诲,我不希望听到你在山西的恶名。”
朱高熙极其仇恨地扫了兄长一眼,不睬自己兄长,他翻身上马,对父亲一拱手道:“孩儿此去山西,将建立功业,让父王看一看。到底谁才是顶梁之材!”
“各位保重!”
朱高熙高呼一声,扬鞭打马,战马飞驰而去,吕思远和邱福一齐行礼道:“王爷,世子,我们走了!”
他们跟了上去,一队队士兵出发了,旌旗招展,声势浩大,朱高熙率领三万大军向山西而去,去替换在山西领军的大将朱能。
朱棣望着儿子远去,不知为什么,他心中总有一种隐隐不安之感。
……
“小王爷!”
吕思远从后面追上了朱高熙,他批评高熙道:“刚才王爷和世子面前,你不该那样阴沉着脸,心中再是不满,也不能表现出来,你明白吗?”
朱高熙唯一信任的人就是自己这个师傅了,在他师傅面前,他不敢放肆,便叹了一口气道:“师傅。我也想装出笑脸,但实在是难抑心中的悲愤,请师傅见谅!”
吕思远见他神情萧索,便笑道:“你这个笨蛋,去山西不好吗?我担心的是王爷夺你军权,罢免你为闲人,现在情况要比我想的好。”
朱高熙头脑简单,易喜易怒,他心中一想,师傅的话也不错,便挠挠头笑道:“是我想得简单了,多谢师傅提醒。”
“话虽这样说,但有一件事你要谨记。”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浴血逃兵[精校版]穿越饥荒村落:种田空间拯救苍生铁骨[精校版]临安不夜侯大魏宫廷[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特种岁月之弹道无声红楼:我真没想造反啊北朝帝业谍影谜云边戎[精校版]窃明[精校版]全军列阵靖明大明嫡长子藏国古代人的日常生活(出版书)全能后勤兵不可不知的中国5000年历史悬案(出版书)黑道特种兵最强特种兵之龙刺[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诗与刀[精校版]重返大隋[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大明国师北宋大法官奋斗在盛唐唐人的餐桌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骗了康熙明朝那些事儿(出书版)民国投机者大明之雄霸海外[精校版]红楼名侦探[精校版]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精校版]全球战国[精校版]庶族无名[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寒门状元[精校版]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如意小郎君[精校版]勒胡马[精校版]唐朝工科生[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独断大明[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绝色凶器[精校版]唐砖[精校版]极品女婿[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晚唐浮生大明嫡子我在春秋不当王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横刀十六国帝师县令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三国开局斩关羽初唐峥嵘三国之袁氏败家子箱子里的大明篡清:我初恋是慈禧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北宋穿越指南扼元三国大暴君思想门:先秦诸子解读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出版书)庆余年东晋北府一丘八无字史记(出版书)长安的荔枝绝色凶器奋斗在初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袁世凯传异时空之抗日[精校版]官居一品[精校版]我在亮剑当战狼[精校版]最强炊事兵[精校版]铁血德意志[精校版]最强兵王[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宋煦[精校版]大楚怀王[精校版]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精校版]绍宋[精校版]春秋大领主[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苏厨[精校版]大明文魁[精校版]我要做门阀[精校版]他,改变了大唐[精校版]战国野心家[精校版]白狼公孙[精校版]这个天国不太平[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穿越饥荒村落:种田空间拯救苍生长安的荔枝横推亮剑无字史记(出版书)不可不知的中国5000年历史悬案(出版书)东晋北府一丘八逍遥皇子谍影谜云红楼:我真没想造反啊庆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