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官答道:“回禀大都督,蓝玉曾在洪武二十六年,步兵一夜走了八十里,这是他的最高记录,如果按照这种行军,他从内江到岷江,包括休息时间需要两天一夜。”
“那我们船只到嘉定州需要多少时间?”
“需要五天。”
听完分析,李维正便对其他几名大将笑道:“如何,有想法了吗?”
邓戬迟疑着道:“莫非蓝玉的用意是想我们走岷江,所以他才在内江部署重兵。”
“不!他是希望我们走内江。”李维正微微一笑道。
高巍也接口道:“都督说得不错,以蓝玉虚者实之的用兵风格,他就是希望我们走内江,才在内江部署重兵。”
“那我们该怎么办?”旁边的平安听得一阵头痛。忍不住叫嚷起来。
几名大将一起向李维正看来,李维正却淡淡一笑道:“管他怎么用诡计奇谋,我们按照自己的计划走就是了,我们的目标就是拿下成都,就用最有利于我们的路线走。”
说到这,他的木杆一指岷江道:“我们走岷江,十万军队北上。”
……
三天后,由近千艘大船组成的船队开始浩浩荡荡北上,江面上千帆竞舞、遮天蔽日,庞大的船队一眼望不见边际,船头上李维正笑着问平安道:“平将军,坐船去打仗是不是有点不大习惯?”
平安挠了挠后脑勺笑道:“刚开始我还晕船,下船两脚着地时竟然天晕地转,站立不住了,可又上船后,便觉得渐渐适应了,不过还是不如骑马过瘾,就觉得被人绑住一样,心里憋得慌。”
“那好,等过了宜宾后,我给你一卫大宁骑兵,你在陆地上替我开道。”
“大人,我有一事想问。不知大人能否问答。”
李维正瞥了他一眼,见他满脸严肃,便微微一笑道:“你想问什么?”
平安露出一种难以启口的表情,但最后他还是一咬牙问道:“大人,最近军中盛传大人有取代大明之意,不知大人是否真有此意?”
“你以为呢?”李维正没有直接回答他,却反问了一句。
平安摇了摇头道:“属下认为不会。”
“为什么?”
“若大人真有心取大明而代之,那早在李景隆二次兵败时就有机会了,那时朝廷余兵不过十几万,士气低迷、人心惶惶,而大人却拥有雄兵近六十万。想取代朝廷不是轻而易举吗?”
“你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打个比方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事实上汉帝已不过是个傀儡而已,他为什么不自立为帝?想当皇帝是要看天意的,老天不让,想当也当不成。”
“天意?”平安迷惑了,李维正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所谓天意,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
船队继续向北,这天下午,船队到达了嘉定州府以南三十里的江面上,敌情开始出现了,岸上平安传来了斥候的最新消息,前方十里外的江面上出现了数百艘小船,正疾速向这边驶来,另外从内江开来的五万大军已经在二十里外。
李维正冷笑一声,当即下令道:“船只靠岸,大军上岸集结,拦截船只出动!”
船队开始靠岸,密密麻麻的辽东军下船上岸,动作迅速而有序,数百门由战马托运的虎蹲炮也随之运载上岸,辽东军在岸上集结,而二十艘体型较小的船只继续向北前行,辽东军最犀利的就是水军,他们在水上的实力天下无人可及,不仅进攻犀利,对于拦截防御也有自己独特的手段。
二十几艘拦截船继续北上五里后停下了,他们在江面上拉起了三条手腕粗的铁链,随即他们抛下了数十枚木箱锚雷,这是一种设计极为精巧的水雷,通过铁锚固定在江面上,根据火绳的长短决定爆炸时间,是一种定时水雷,事实上这种水雷是在一百多年后才被发明,发明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技术难度。而是在于实际战争需要,明初是大明实施海禁,没有对这种水雷的需求,不过辽东军大力发展水军,这种放置在水里的震天雷自然就会出现,数十枚水雷密布在第一根铁链的前方,木箱内的火绳已经在燃烧了。
一里外,数百艘小船已经出现了,密密麻麻的黑点向这边疾速驶来,它们满载着油毡、柴草等各种助燃物品,欲重演火烧赤壁的壮观景象,但火烧赤壁只是对无准备者有效果,在以水军而闻名天下的辽东军面前,这种手段就显得有些儿戏了。
小船上的士兵们已经发现了前方有拦截铁链,铁链后面,二十几艘炮船正静候着他们到来,士兵们见对方有准备,纷纷点燃小船后便纷纷跳水向岸上游去,岸上已经有辽东军在等候他们了,数百艘小船燃起冲天大火,一头撞在铁链上,就在这时,水面上忽然传来了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剧烈的爆炸掀起数丈高的水柱,几艘小船被炸得粉身碎骨,爆炸声此起彼伏,整个水面都几乎被掀翻了,近百名游得稍微慢一点的士兵也随之葬身水中,好一会儿,爆炸声才渐渐停止了,此时水面上已经没有一艘小船了,而是飘满了小船的木片残骸,一些士兵的死尸也夹杂在其中,空气里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
巨大的爆炸声传到了数里之外,李维正在船上听见连续不断地爆炸声响起,他忽然明白了蓝玉的战术,用小船并非是真想火烧船队,而只是想把他们拦截下来。
李维正心中出现了疑惑,内江来的敌军只有五万人,他们真会来送死吗?不可能!极可能是前方的嘉定城内还藏着什么猫腻,李维正心念一转,立刻下令道:“令斥候火速赶往嘉定城探查情报!”
此时,五万蓝玉军已经在十里外了。
……
第六卷 潜龙出海 第二百六十八章 眉资大战(上)
斥候带来的消息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前方所有的道路被封锁了,无论行人和船只,任何人都不准南下,难怪没有消息传来,不用说大家都明白了蓝玉的战术,蓝玉就是要把他们全歼在嘉定府境内,内江的五万军他们已经知道了,但嘉定城内有多少军队?
所有的人都向李维正望去,这一战是打还是不打?李维正目光凝重地望着远方,他在考虑一向善用奇兵的蓝玉会怎么出招?从三年来对蓝玉的研究便是此人不按常理出兵,他喜欢让人跟着他的思路走,从而掌握战争的主动。
那这一次呢?虽然李维正知道自己的武器已是蓝玉军不可匹敌,但是蓝玉的奇兵却会让自己遭遇最大的损失,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蓝玉的军队并没有长翅膀,那么他奇兵的弱点又在哪里?
李维正沉思了良久,他终于下令道:“传令全军上船,继续向北进军。”
蓝玉虽然和想在嘉定府和他会战,打一仗也无妨,但他为什么要被蓝玉牵着鼻子走?
十万大军以最快的速度各自上船,不到半个时辰。岸上便已空空如也,一个士兵也不剩,就连平安的骑兵队也上了船,千艘大船驶入江心,浩浩荡荡,继续向北进发。
一个时辰后,船队远远地靠近了嘉定城,城头虽然安有大炮,但射程根本达不到江心,城头上,一身盔甲的蓝玉目光复杂地注视着遮天蔽日的船队驶过眼前,为了全歼李维正的军队,他在嘉定一线部署了二十五万大军,并以内江的五万军为诱饵,他相信五万军对任何一支军队都是一块肥肉,不可能不咬这个饵,不料这个李维正根本就不理会自己,而是继续向北行船,目标非常明确,直取成都。
蓝玉心中很乱,他知道自己这次遇到了劲敌,对方似乎把他的一切部署都看透了。
“大将军,现在我们该怎么办?”他的副将孙光标焦急地问道。
蓝玉低头想了片刻,忽然下令道:“命大军各带三天干粮,火速返回成都。”
无论如何,他不会让自己的军队被各个击破。
蓝玉大军在一片混乱中出发了,二十五万大军和千艘战船仿佛竞赛一般。一个水路,一个陆路,在争分夺秒地向北进发,渐渐地,蓝玉的军队超过了船队,越来越远,蓝玉不敢减速,他要早早赶到成都,他知道对方乘船是以逸待劳,若自己不留给军队休息等待的时间,此战必败。
两天后,蓝玉的军队已经超过李维正船队一百余里,这天晚上,船队行驶在平静的江面上,再行三十里,前方就是眉州了,李维正在船舱仔细地研究着沙盘,眉州以东地势比较平坦,适合骑兵作战,而再向北走,就进入丘陵多山地带。地势不利于自己的北方军队作战。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北颂[精校版]北宋穿越指南黑道特种兵谍影凌云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浴血逃兵[精校版]红楼之挽天倾大魏宫廷[精校版]秦功国士无双[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最强兵王[精校版]北宋大丈夫[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铁骨[精校版]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绝色凶器[精校版]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九锡国色生枭大国战隼[精校版]唐人的餐桌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我要做首辅[精校版]一品江山[精校版]雅骚[精校版]苏厨[精校版]恶汉[精校版]间谍的战争[精校版]不让江山[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精校版]边戎[精校版]大明国师大国相[精校版]国色生枭[精校版]晚明[精校版]战国赵为王[精校版]红色苏联[精校版]唐朝好医生[精校版]混在三国当军阀[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唐朝工科生[精校版]秦吏[精校版]伐清[精校版]明末风暴[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1908大军阀[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无字史记(出版书)特种兵穿越之大宋亲王绝色凶器开海[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我要做皇帝[精校版]三国小术士[精校版]最强特种兵之龙刺[精校版]开艘航母去抗日[精校版]叛徒[精校版]大明之雄霸海外[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大清之祸害[精校版]大明1937[精校版]回到明朝做千户[精校版]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特种岁月之弹道无声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盛唐挽歌权臣[精校版]伐清1719[精校版]抢救大明朝[精校版]战国野心家[精校版]大宋好屠夫[精校版]鹰扬拜占庭[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1852铁血中华[精校版]纳妾记[精校版]唐砖[精校版]武唐攻略[精校版]大汉帝国[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奸臣(作者:轩辕波)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崛起美洲1620[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临安不夜侯异时空之抗日[精校版]万千世界许愿系统[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这个大明太凶猛[精校版]权倾南北[精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