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李维正刚从和州上岸时,他被包围得局势便已经明了,但他还有机会,他的军队是高机动性的骑兵,完全可以从明军的空档中穿过。他的许多手下都劝他离开凤阳北撤,但张玉不肯,他知道这是一个机会,可以通过这场战役来摸清辽东军的底细,这也是燕王一直耿耿于怀的事情,他们知道辽东军拥有新式武器,但到底是怎样的武器,谁也不知道,李维正新式武器的最后组装和士兵训练都在耽罗岛进行,他们无法探到情报。
而今天机会来了,他今天宁可惨败在辽东军的手上,也要摸清他们的底细,这关系到燕王数十万大军的安危。
燕骑离辽东军越来越近了,只有五里了,这时张玉张玉忽然抽出战剑,大吼道:“儿郎们,让辽东军尝一尝我们燕山铁骑的滋味吧!冲上去,杀!”
“杀!”
三万铁骑迸发出冲天的杀气,陡然加速了,正是这支军队仅仅以伤千人、阵亡不足百人的代价,一举击溃了吴高的七万大军,此刻,他们所有人骨子里的野性都被激发了,他恨不得将敌人碎尸万段,他们挥舞狼牙大棒,如汹涌澎湃的狂风巨浪,向数里外的辽东军席卷而去。
八百步,山丘上的盏口大炮率先发威了,巨大的响声惊天动地,二百门重炮分三轮将炮弹射入敌阵,炮弹在巨大的宛如黑幔般的骑兵中爆炸了,炽热的红光升腾而起,俨如绽放出一朵朵艳丽的火焰花,在火焰花的周围,一片片骑兵被炸翻,战马悲鸣、骑兵惨叫,血肉四处横飞,但重炮的爆炸并没有影响到燕军的斗志,他们踏着同伴的身躯继续向前奔驰。
盏口大炮需要时间冷却,在三炮爆炸后,它们沉默了,这时燕军已经冲到了五百步外,中军指挥塔上红旗挥舞,这是下令后膛炮开炮的命令,一名千户大吼一声:“发射!”
五百门多管后膛炮顿时喷出一股股浓烟,黑压压数以千计的炮弹呼啸着扑向骑兵,燕山铁骑的恶梦来临了,尽管他们变成纵队冲击,但是辽东军的这种后膛炮就是以数量和密集著称,爆炸声连成一片,在浓烟和赤焰中,燕山铁骑遭到了极为沉重的打击,冲在最前面的五千人在一轮铺天盖地的爆炸后,只剩下了千余人,他们开始调头向两边撤退。
后面的张玉脸色铁青,他当然知道这种火炮的威力,在山海关时,数以万计燕军就是丧身在这种可以连续发射的火炮中,而且现在他们的威力似乎更大了,他忽然一咬牙,下令道:“向两边散开,继续冲击。”
燕军立刻如劈波斩浪一般,分散开了,空出中间的大片土地,但辽东军的后膛转有轮子,调头更加方便,五百门大炮跟着调头向两边,无需等待冷却便立刻更换后膛,第二轮发射开始了,火炮浓烟滚滚,逐渐散开,连成一片了,在火炮的沉重打击下,燕军死伤惨重,已经减员四成了,阵脚大乱,杀气消退,在爆炸后幸存的骑兵开始调头要逃了,士气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辽东军阵营里,一万火枪手准备从火炮后面出列,他们三千人一排,排列成了三排,子弹都已经装好,就等一声令下便举枪发射。
就在这时,李维正忽然改变了主意,他沉声令道:“火炮和火枪退下,骑兵和步兵出战!”
早已憋足了劲的平安大吼一声,挥动大铁槊向燕军杀去,六千骑兵分为左右两翼,如两把最犀利的匕首,猛插进燕军的阵营之中。
“平保儿杀来了!”
燕军队伍中爆发出一片惊恐的喊声,在第一次断后血战中,平安率八千骑兵挡住了十万燕山铁骑的进攻,在后来的霸州两次大战中,平安勇猛无比,所向披靡,甚至连燕王都差点死在他的铁槊之下,燕军对他有一种特殊的恐惧,现在他居然又出现了,而且凶猛更胜从前,他如一头疯虎一般在燕军中纵横杀戮,在他的大铁槊下死尸累累,血流成河。
而六千辽东骑兵也同样的斗志高昂,犀利无比,这时,张玉的眼中露出了一种痛苦地神情,他知道自己的策略已经被李维正看破了,他明明看见辽东军还有一种长枪似的火铳,但最后却突然撤掉了,根本不向他展示,他所看到的,还是从前的那种威力无比的火炮。
其实张玉并不知道,李维正原本并不想隐瞒,是准备使用燧发枪,但是他发现已经没有必要了,燕军在炮火的轰击下,已经阵脚大乱、斗志全无,开始有崩溃的迹象,所以他便直接投入骑兵进行最后一击。
他相信平安不会让自己失望,事实上,平安真的就是燕军的克星,在他率领骑兵的冲击下,燕军败象已现,张玉见大事不妙,大喊声一声:“撤军!”
他刚喊完这一声,忽然发现平安就在百步外,用一杆两尺长的铁管对准了自己,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平安咧嘴一笑,他手中的铁管喷出一道耀眼的火焰,张玉额头一线剧痛,他忽然眼前一黑,一头栽倒下马。
建文二年六月底,三万燕军先锋在凤阳几乎全军覆没,最后逃回济南的骑兵仅三千余人。大将张玉阵亡……
第六卷 潜龙出海 第二百六十章 奉旨入朝(上)
凤阳大捷的消息。如一阵风似的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无数百姓为之欢欣雀跃,尽管这场战役只是皇族之间的夺位战,但它却影响着每一个平头百姓的切身利益,就在凤阳大捷传来后,京城的米价立刻跌了四成,这足以让每一个平头百姓都欣喜若狂。
但凤阳大捷的消息在朝廷官员中却是喜忧参半,胜利固然是解了凤阳的危机,但这一战却不是朝廷军队打的,偏偏又是李维正所为,提到这个名字,很多官员都会把它和锦衣卫联系起来,还有广东剥皮事件,时隔数年,但现在很多人都还记得清楚,因此,凤阳在大捷在朝廷却显然很平淡,偶然有人谈起,众人只是淡淡‘哦!’一声,似乎没有把此事放在心上。
和大部分官员仅仅只是淡然处之不同,黄子澄对李维正在凤阳获胜的消息。却是感到了一种恐慌,尽管在李景隆一事上他变得异常低调,但这个消息还是让他不顾一切地来找朱允炆。
此时朱允炆的心情也是喜忧参半,半个月前,当燕军前锋打到滁州时,他甚至连迁都的心都有了,为了能击退燕军,他把最后守护京城的八万军全部交给徐辉祖,命他渡江去作战,那是他真的是惊慌失措了,如果当时燕军另派数千人偷袭京城,那后果将不堪设想,现在三万燕军已经被全歼,着实让朱允炆长长松了口气,不过他也多少有点忧虑,徐辉祖的八万军也只和燕军打了个平手,可李维正的三万人对三万人,却将燕军全歼了,连燕军的主将也阵亡,这种差距让朱允炆不由倒吸一口冷气。
“陛下,黄大人紧急求见!”
朱允炆微微一怔,自从十万太学生游行后,他再也没有见过黄子澄,他知道黄子澄羞于见人,也不打扰他,怎么他现在来了?略一转念,朱允炆便明白了。不用说,这一定是为了李维正之事。
“请他进来见朕!”
太监传唤去了,片刻,黄子澄匆匆走进来,他跪下行礼道:“臣参见皇帝陛下,愿陛下万岁万万岁!”
近一个月未见黄子澄,朱允炆发现他削瘦了很多,他知道这是因为黄子澄对自己极力推荐李景隆负罪太深的缘故,朱允炆心中怜惜,连忙上前扶起他道:“黄爱卿,李景隆之事朕的责任更大于你,若不是朕有心坚持,就算你怎么劝,也无济于事,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希望爱卿放眼于将来,辅佐朕把大明江山治理好。”
“陛下的宽容臣感激不尽,臣今天也就是为了大明眼看要发生的危机而来,希望陛下能明白,重用李维正会是陛下的一大失策,李维正屯兵数十万。狼子野心路人皆知,只是他一直出师无名,所以不敢妄动,陛下用他为五军大都督时,臣就觉得不妥,现在他竟然擅自出兵,在大明腹地随意行走,根本不受陛下的约束,试问天下有这样的臣子吗?”
说完,黄子澄连连叩首,几乎是声泪俱下道:“陛下,李维正虽然能暂时解一时之危,但用他无异于饮鸩止渴,只怕燕王、蓝玉未去,天下又多了一个乱臣贼子。”
朱允炆叹了口气道:“其实朕也知道李维正后患无穷,但在当前局势下朕又有什么选择呢?朕可下的棋已经不多了,要么就把皇位让给燕王,朕做个逍遥王爷去。”
说到这,他又苦笑一声道:“就怕朕做个逍遥王爷,燕王也不会准许,黄爱卿啊!朕已经是内忧外患,无可选择了,只能寄希望于这个李维正的野心不要太大了。”
黄子澄默然无语,皇上虽然没有因李景隆之事责怪他,但他却能体会到,在皇上心中,还是为李景隆之事对他耿耿于怀,半晌,他无奈地问道:“陛下下一步准备怎么用他?”
“朕准备召他入朝,正式册封他五军大都督一职。并加封辽国公。”
……
定远县的大战已经结束三天了,战场已经打扫完毕,李维正将燕将张玉厚葬在濠塘山上,在他的墓碑上刻着‘大明征元将军张玉之墓’,李维正默默凝视着他的坟墓,他的脑海里却出现了韩淡定的墓,孤零零的坟茔上,一朵白花在风中摇曳,如果没有燕王的野心,这些都是大明的优秀将领,只可惜他们才能的没有用到为大明开拓疆土之上。
李维正轻轻叹了口气,转身对步兵指挥使邓戬道:“那些战俘都好好善待,伤者派军医给他们疗伤,并告诉他们,等战争结束后,我会全部将他们释放回家。”
“属下一定转告他们。”
李维正点点头,便转身向山下走去,走到山下的亭子里,李维正坐了下来,这座亭子就是当年他第一次遇到太子朱标的地方,亭子里还有胡惟庸立下的碑,这时,一名士兵来报:“大人。定远张知县求见大人。”
“带他来见我!”李维正微微笑了,他没有想到,定远县知县居然就是当年的张二虎,片刻,定远县知县匆匆赶来,正是当年李维正的手下捕头张二虎,不过他现在已经改名为张学文,苦读了几年书,倒也有几分斯文模样了。
张二虎从定远典吏一步步做到知县确实也有几分侥幸,主要是因为定远县的前任知县和县丞都被冯傅案牵连,杀的杀、免职的免职。定远县竟无人主事,凤阳知府便命张二虎暂代知县一职,不料他却做得非常不错,修路造桥、扶济孤寡,颇得名心,定远百名老人拿着万民册去凤阳要求张知县转正,凤阳知府便写了一封信推荐张二虎为知县,吏部很快便批准了,就这样,当年的地痞混混一转身变成为了清名卓著的定远知县。
既入了官道,张二虎便得按官场的规矩来见李维正,他走进亭子,恭恭敬敬跪下行一礼道:“定远知县张学文参见大都督。”
李维正见张二虎虽然皮肤黝黑,不过身穿七品官服,头戴双翅乌纱帽,礼数周到,倒也有一点地方父母官的堂皇模样了。
他点点头便笑道:“张知县,你是我的老下属了,以后就不必下跪,我来问你,王三豹的妻儿现在怎么样了?”
张二虎听李维正还记得王三豹,他心中微微有点感动,便道:“回禀大人,王三豹的妻子去年生病死了,两个儿子已经长大,现在都在临淮县当衙役,大人以前的属下现在都过得不错,各自有产业。”
“一晃差不多也快六七年了。”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北颂[精校版]北宋穿越指南谍影凌云黑道特种兵唐朝好地主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红楼之挽天倾明末工程师浴血逃兵[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大魏宫廷[精校版]绝色凶器绝色凶器[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最强兵王[精校版]秦功始皇家的好圣孙北宋大丈夫[精校版]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绍宋[精校版]一品江山[精校版]国色生枭唐人的餐桌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大国战隼[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无字史记(出版书)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最强特种兵之龙刺[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国色生枭[精校版]我要做首辅[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唐朝工科生[精校版]不让江山[精校版]这个大明太凶猛[精校版]战国赵为王[精校版]雅骚[精校版]明末风暴[精校版]如意小郎君[精校版]混在三国当军阀[精校版]窃明[精校版]大明国师苏厨[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三国小术士[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精校版]我要做皇帝[精校版]唐朝好医生[精校版]恶汉[精校版]间谍的战争[精校版]特种岁月之弹道无声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秦吏[精校版]盛唐挽歌叛徒[精校版]边戎[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大明之雄霸海外[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红色苏联[精校版]崛起美洲1620[精校版]1908大军阀[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父可敌国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战国野心家[精校版]伐清[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枭臣[精校版]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东晋北府一丘八特种兵穿越之大宋亲王异时空之抗日[精校版]开艘航母去抗日[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伐清1719[精校版]抢救大明朝[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大清之祸害[精校版]1852铁血中华[精校版]十国千娇[精校版]大明1937[精校版]武唐攻略[精校版]大明嫡长子红楼:我真没想造反啊穿越饥荒村落:种田空间拯救苍生不可不知的中国5000年历史悬案(出版书)权臣[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大宋好屠夫[精校版]鹰扬拜占庭[精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