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火光中走出一名年轻的将领,向平安微微一笑道:“平将军,认识我吗?”
火光中,平安见来将虽也穿着普通的铁甲,但他却戴一顶金盔,显示着他身份的高贵,似乎有点面熟,他略一思索,忽然想起来了,惊讶地道:“你是李维正?”
“不错,就是我,我已经等你多时了。”李维正得到斥候在青县发现平安的消息,他立刻率军赶来拦截,他的大营就在沧州以东的海边,急赶一天,终于在沧北驿站截住了平安。
平安心中疑惑,他沉声问道:“李总兵,你率军赶来拦截我是何用意?”
李维正淡淡一笑道:“我是来救平将军一命。”
“救我一命?”平安更加疑惑了,他连忙问道:“你此话怎讲?”
“平将军或许还不知道,李景隆在你和何福偷袭燕营失败后,已经派八百里加急快报,向朝廷告你们二人不听主帅将令,擅自领兵出击,破坏了他的大计,要求严惩于你。”
平安勃然大怒,指着北方顿足大骂道:“无耻小人,分明是他勾结燕王,出卖了我们,他还倒打一耙,我就不信朝廷会相信他的鬼话?”
李维正却冷笑一声道:“平将军,恐怕你到京城时,李景隆已经兵败如山倒了,那个时候,他为了保命,自然会将全部责任推在你和何福将军的身上,他可是皇上最信任的黄子澄两次推荐,黄子澄为了掩饰自己的推荐之责,他会让皇上听信你的话吗?再说,李景隆是何许人,李文忠之子,皇亲国戚,皇上赐他通天犀带,还亲自给他行了推车礼,这是何等宠信,如果皇帝听信你的话,不就等于打自己的耳光吗?你自己想想看,皇上会把罪责加到李景隆身上吗?打败仗总要追究责任,李景隆已经先下手为强,告了你们,这个责任不由你来负,会由谁来负?”
“这……”平安低下了头,眼中闪过一抹痛苦地神色,他知道李维正说得对,前一次大败后,皇上仍然让李景隆为主帅,可见是何等相信他,在自己和李景隆之间,皇帝怎么可能会选择自己?自己前去京城,真的是回去送死。
李维正见他已经明白了,便叹了一口气,诚恳地说道:“平将军,我实不相瞒,驿站里的两个管事也是我的人,我如果想活捉你,只要在你们饮食中放点迷药就可以了,但我不想那样做,我只是想和你好好谈一谈,让你知道自己的处境。”
平安抬头呆呆地望着李维正,半晌,他迟疑地问道:“你莫非是想让我加入辽东军?”
李维正点了点头,道:“我非常清楚,那三声炮响,就是李景隆事先泄露给了燕王,就因为你们在前一天的战役中没有把他放在眼里,他才想借燕王之手除掉你和何福将军,你没有证据证明他勾结燕王,但他却能指责你们是擅自出战,破坏他的战略,这是已经定论之事,而普天之下,也只有我才能为你洗清冤屈,平将军,我爱惜你这个人才,我非常希望你能加入辽东军,与我一道扫除燕王、蓝玉,平定天下,还大明一个朗朗的天空,你可愿意?”
平安动心了,他沉思一下,对李维正道:“大人,能否让我想一想?”
“好!我等你。”
平安转身向驿站内走去,这时,李维正在他身后大声道:“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当立不世之功,名垂青史,焉能含冤郁郁而终?”
平安身子猛地一振,他眼睛里射出了深刻的感情,他竟不再犹豫,转身走到李维正面前跪下,昂声道:“平保儿愿为大人效犬马之劳!”
……
第六卷 潜龙出海 第二百五十八章 小露锋芒(上)
建文二年六月初。在和明军僵持了近一个月后,燕军忽然大举夜袭明军,十五万燕山铁骑突入明军大营,在夜战中,燕山铁骑将他们的精锐之质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以千人为队,既各自作战,又配合默契,相反,明军明显不适应夜战,缺乏统一指挥,很快他们便出现了防守漏洞,大将张玉率一万骑兵杀进了中军大营,砍断了帅旗,李景隆在仓惶之中右臂中箭,他竟弃军而逃,正因为他的逃跑,明军军心大乱,燕王当即下令全军大举进攻,六十万明军兵败如山倒,无数士兵溺死在卢沟河中。尸体竟堵塞了河流。
这一战,朝廷大军被燕军斩杀者近十万人,投降者更是不计其数,但就在燕王要下令大举南下时,他忽然接到快报,辽东十万大军出了山海关,直逼北平,这个意外的消息打乱了燕王追敌的计划,在追出一百余里后,他不得不下令收兵回北平。
与此同时,辽东李维正在沧州海边驻扎的大军忽然出现在河北南部,他大规模收编败军,维持地方秩序,仅八天时间,他便收拢了二十八万从霸州南逃的明军,当朱棣意识到上当时,李维正大军已经分两批,乘船返回了辽东。
愤怒之极的朱棣立刻再次亲率三十万大军挥师南下,进攻山东,他同时命张玉为先锋,另率三万精兵,走兵力空虚的河南直扑凤阳。
这时,山东都督盛庸和布政使铁铉也收拢了六万残军,他们一面十万火急向朝廷求救,一面发动济南民众,准备死守济南,六月下旬。朱棣率三十万大军包围了济南。
……
此时的京城已是一片混乱,六十万大军兵败如山倒的消息如一枚重磅炸弹,震撼了朝野,触觉敏感的江浙财团开始意识局势不妙,纷纷抛售京中的房产回乡避难,一时京城房价暴跌,与此对应的是米价暴涨,各大米店纷纷屯粮不卖,百姓们买不到米,愤怒的情绪开始蔓延,仅一夜之间,京城便有十家米铺被砸抢,由砸店抢米引发的混乱迅速扩大,六月二十二日,十万京城的太学生开始自发游行,他们包围了曹国公李景隆的府邸,痛斥李景隆误国,才短短半年时间,丧送在李景隆手中的明军竟达百万人之多,包围李景隆府邸的人越来越多,很快。李景隆府邸便燃起了冲天大火。
太学生们并没有就此罢休,有人大喊:“力荐李景隆狗贼的是黄子澄,他应当负责!”
太学生立刻调头向皇城浩浩荡荡而去,中午时分,十万太学生开始在西安门前静坐示威,要求皇上罢免黄子澄,这是大明建国以来的第一起大规模抗议示威,这件事的影响甚至更超过了李景隆战败,满朝文武为之震惊,这时,户部侍郎卓敬牵头,数百大臣联名要求罢免黄子澄,重新启用叶天明。
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朱允炆,那就是焦头烂额,这个年轻的皇帝已经两天两夜没有睡觉了,他心中充满了悔恨,他为自己误用李景隆而自责,但悔恨并不能解决问题,盛庸求救的快报让他心中极为焦虑,他比谁都清楚,朝廷根本就是无兵可派了,一百五十万朝廷大军,被李景隆丧送了百万,还有二十五万在川中对抗蓝玉,十万在湖广防御蓝玉东进,而京城和扬州合计有十五万,如果把这十五万拿去支援盛庸,那谁来防守京城?一队骑兵便足以把他拿下皇位。
现在不仅是战局不利让他焦虑,京城的混乱局势也同样让他寝食不安。他现在还能隐隐听见太学生们的怒吼声,去镇压他们,他下不了这个手,可罢免黄子澄,他又于心不忍,朱允炆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
他眼睛里布满了血丝,背着手在御书房里来回踱步,这时,一名太监低声禀报道:“陛下,户部侍郎卓敬求见。”
“不见!”
朱允炆恼怒地一挥手,他当然知道卓敬来干什么,三百多大臣的联名信还在他御案上呢!这不是给他添乱吗?太监吓刚要下去,朱允炆又叫住了他,叹了一口气道:“你让他进来吧!”
片刻,卓敬快步走进了御书房,他跪下行礼道:“臣卓敬参见皇帝陛下。”
“卓爱卿,起来吧!”
卓敬站起身道:“陛下,臣有几个建议,可以稳住当前局势。”
朱允炆听他不是为叶天明之事而来,他有了兴趣,立刻道:“卓爱卿快快说来。”
“陛下,现在的局势看似纷乱,其实主要原因就是人心不稳。臣是户部侍郎,很清楚朝廷的钱粮情况,虽然库中银钱不足,但粮食是有的,在苏浙一带的官仓里还有六百万石粮食,陛下可急调百万石进京平抑粮价,首先稳住民心,其次对太学生,陛下应以安抚为主,如果陛下暂时不考虑罢免黄子澄,但至少应罢免李景隆。不能再让他担任兵马大都督,陛下只要满足太学生们的一点要求,再给他们一点希望,臣想他们是会通情达理,与陛下同舟共济,共度难关。”
朱允炆听得连连点头,他当即道:“调苏浙粮食进京一事,可即刻去办,朕同意了,李景隆当然要罢免他的一切职务。”
说到这里,朱允炆叹了口气道:“李景隆两次被任命,朕负有主要责任,朕决定下罪己诏,向天下致歉。”
卓敬点点头,敬佩地说道:“陛下虚心雅量,臣深为敬佩,臣还有一个方案,可解眼前战局危急。”
朱允炆‘腾!’地站了起来,这才是他真正关心的问题,“卓爱卿,你有何方案,快与朕道来!”
卓敬犹豫一下便道:“臣知道辽东李维正兵精粮足,陛下为何不用他来对付燕王呢?”
朱允炆呆了一下,他又无力坐了下来,苦笑一声道:“朕何尝没有想过用李维正,但朕又很担心他会成为董卓第二,所以朕一直拿不定主意。”
卓敬微微一笑道:“如果陛下是为这个担心,那陛下就是多虑了,此一时,彼一时,董卓之所以能出现是因为汉末朝廷腐败,民不聊生,各地诸侯并起,汉室已经式微,董卓才能行虎狼之事,而现在大明刚刚建国,太祖修养生息。使百姓能安居乐业,陛下又推行新政,得天下士人之心,李维正不过是地方一军阀,就算他想效仿董卓,天下人又岂能容他,再者,他实力已经摆在那里了,如果他真有心叛逆,现在京城空虚,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又为何不来?由此可见,他并没有谋逆之心,只不过他很谨慎,怕朝廷夺了他的军权,所以臣提议陛下用他来对付燕王,大不了陛下承诺将来封他为高丽王,既满足他为一域之王的野心,又名正言顺,臣想他也会欣然接受。”
朱允炆背着手走了几步,他忽然回头问道:“卓爱卿,这些真是你的方案吗?”
卓敬跪了下来,惶恐地说道:“臣不敢欺君,这并非是臣的方案,这是叶天明的方案,他已是庶民,不能见皇上,便让我代他上呈。”
朱允炆瞥了他一眼,冷笑道:“叶天明不是两次向天下声明,他与女婿一刀两断了吗?怎么现在又提起李维正了,朕不理解啊!”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北颂[精校版]北宋穿越指南谍影凌云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黑道特种兵唐朝好地主红楼之挽天倾明末工程师浴血逃兵[精校版]铁骨[精校版]最强兵王[精校版]大魏宫廷[精校版]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明朝败家子[精校版]绝色凶器[精校版]秦功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绝色凶器国士无双[精校版]唐人的餐桌北宋大丈夫[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绍宋[精校版]一品江山[精校版]国色生枭无字史记(出版书)大国战隼[精校版]父可敌国醉迷红楼[精校版]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精校版]国色生枭[精校版]晚明[精校版]最强特种兵之龙刺[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我要做首辅[精校版]明末风暴[精校版]窃明[精校版]大明国师间谍的战争[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唐朝工科生[精校版]战国赵为王[精校版]不让江山[精校版]这个大明太凶猛[精校版]如意小郎君[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雅骚[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混在三国当军阀[精校版]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苏厨[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三国小术士[精校版]特种岁月之弹道无声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精校版]我要做皇帝[精校版]唐朝好医生[精校版]伐清[精校版]恶汉[精校版]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边戎[精校版]盛唐挽歌叛徒[精校版]秦吏[精校版]崛起美洲1620[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1908大军阀[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东晋北府一丘八不可不知的中国5000年历史悬案(出版书)大明之雄霸海外[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红色苏联[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枭臣[精校版]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红楼:我真没想造反啊权臣[精校版]伐清1719[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战国野心家[精校版]大清之祸害[精校版]十国千娇[精校版]穿越饥荒村落:种田空间拯救苍生特种兵穿越之大宋亲王异时空之抗日[精校版]开艘航母去抗日[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抢救大明朝[精校版]1852铁血中华[精校版]大明1937[精校版]武唐攻略[精校版]大明嫡长子官居一品[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