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李景隆并没有战平燕军的喜悦,而且铁青着脸,望着帐顶不语,今天这一战,完全是副将何福的指挥,他根本就没有参与一言,问题还不在这里。关键是何福令如山倒,所有人都当他是主将一般遵循,完全把自己忽略了,现在军中将士人人都在赞颂何福,这使得李景隆心中极为不满,但他又找不到指责何福的借口,当时他自己便远远撤离了主战场。
这时,忽然有人来报:“燕王遣使前来,在大营外等候。”
李景隆愣了一下,他立刻命道:“速将他们迎进了大帐。”
片刻,韩潞走进了帅帐,向他躬身施礼道:“燕王帐下幕僚韩潞参见大帅!”
“原来是韩先生,久闻大名了。”李景隆知道韩潞是燕王手下的第二谋士,他不敢居傲,连忙回礼笑道。
韩潞取出朱棣的亲笔信,递给李景隆沉痛地说道:“刀箭无眼,燕王次子高熙不幸中箭身亡,燕王痛彻于心,已无心再战,特向李大帅求和,希望李大帅能准许燕王扶柩返回北平,李大帅的恩德,燕王将铭记于心。”
李景隆十分为难,和燕王议和是皇上的事情,他没有这个权力,可如果不答应,燕王又会将失子之帐算在他头上。
姚广孝确实是看透他了,姚广孝从得到的各种情报中便分析出,李景隆在第一次失败后。心境渐渐发生了变化,尤其是他曾忧虑地对韩千娇说过,燕王极可能会夺取大明江山,正是由于他对朱允炆有了不忠之心,所以他才在最关键时刻放过了朱棣。
韩潞看出了李景隆的为难,他便笑了笑道:“燕王也知此事事关重大,李大帅需要时间考虑,我可以在营中等侯大帅的最后答复。”
李景隆点了点头,“我确实需要好好考虑一下。”
他回头对亲兵道:“送韩先生去休息,好好款待,不得有半点怠慢!”
……
韩潞来到他休息的大帐,他立刻从腰间取下一条镶满各种名贵宝石的玉带,这条玉带是朱棣从蒙古皇宫中所得,价值连城,他交给事先安排好的一名侍卫道:“速去,按原计划行动。”
侍卫把玉带扣在腰间,又换上了明军的盔甲,借着夜色的掩护,异常迅捷地向大营中间奔去,片刻便消失在黑暗之中。
此时,军师毛华并不在自己帐营中,而是被李景隆请到了帅帐商议燕王求和一事,李景隆当然是想做这个人情。但他却找不到的理由,毕竟做得太露骨,会引发军中大将的严重不满。
毛华听了李景隆的担忧便微微一笑道:“大帅,其实这件事大帅根本不用担心,让燕王撤退好了,诸将若要追击,大帅只管说其中有诈,不准他们追就是了,这样,明着是大帅用兵谨慎,但暗地里大帅却给了燕王人情。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李景隆哑然失笑,他拍了拍自己额头笑道:“我想得太复杂了,其实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他立刻命人去请燕王使者,而毛华则回了自己的营帐,刚走到门口,他的心腹随从便低声道:“先生,帐内有人在等你,说有要事求见先生。”
毛华心中疑惑,掀帐进去,见是一个不认识的人,他的心中不由一愣,低声喝道:“你是何人?”
那侍卫笑道:“先生莫慌,我是燕王派来拜见先生。”
听见‘燕王’二字,毛华吓得连忙向外张望一下,见没有人,这才放下帐帘问道:“燕王找我有什么事吗?”
侍卫从腰间解下玉带,放在桌案上,灯光下,玉带上的宝石璀璨夺目,散发着奇异的光芒,毛华从来没有见这种宝贝,他眼睛都看直了。
侍卫见他眼中露出贪婪之色,便笑了笑道:“这是从前蒙古皇帝的玉带,是无价之宝,燕王殿下作为礼物送给先生。”
毛华慢慢拾起玉带,不由一阵心醉神迷,有这条玉带,自己的后半生就不愁富贵了,半晌,他终于下定了决心,便道:“不知燕王殿下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做?”
“殿下是有一件小事请先生帮忙。”
……
毛华随即又回到了帅帐,这时,韩潞已经走了,毛华便密劝李景隆道:“大帅,今日一战,完全是何福在指挥,他根本就不向大帅禀报。无视大帅,现在军中到处都有议论,大帅不过是何福的傀儡而已,属下很担心何福不会听大帅的命令,擅自出兵去追击燕王,那时,燕王就会真恨大帅失信了。”
李景隆被说中了心事,他的脸顿时沉了下来,今天一战,何福在军中威望大增,在将士心目中已隐隐有取代自己之意,如果何福真不遵从自己的命令,擅自率大军去追击燕王,这笔烂帐可是算在自己头上。
他冷冷地哼了一声,便问毛华道:“那依你的意思,我该怎么办?”
“大帅,属下又反复想过,此去北平有两百余里,路程太长,如果大帅一直不让追击,则又做得太明显了,恐怕会让有心人抓住大帅把柄,在皇上面前说大帅的坏话,不如大帅缓慢行军,如果何福等人一定要去追赶,大帅索性就让他去,只要不给太多兵,也不去接应,待何福吃亏战败,大帅便可以趁机重责何福,夺回他军中的威望,这是借刀杀人之计,大帅以为如何?”
李景隆已经承诺了韩潞,确实没有了后路,而且这个借刀杀人之计确实是对付何福的好办法,他想了想,便点头道:“好吧!这件事就这么办!”
……
第二天上午,斥候传来消息,燕王已经连夜撤军了,副将何福十分兴奋,立刻找到李景隆商量道:“大帅,燕王撤军必然是发现自己这次迎战轻敌了,便准备撤回北平,此千载难逢之机,属下愿领军追击。”
李景隆却摆了摆手道:“可我听说是燕王次子朱高熙身亡,燕王才无心恋战,我很担心这是燕王的计谋。”
何福却急道:“我们很多将士都亲眼目睹朱高熙平安回营,哪有什么中箭身亡,这分明就是怕我们追赶,而故意放出的烟雾,属下敢肯定燕王是真的撤军了,再者,燕军已经不是我们的对手,如果放他们回北平,进入攻城战,恐怕我们形势会对我们不利,大帅勿要贻误战机!”
这时,大将平安也冲进帅帐,坚决要求去追击燕王,李景隆最后只得勉强同意,并命他们二人先率两万轻骑去追击,他大军随后赶来接应。
何福与平安二人各率一万骑兵追赶,终于在夜里,他们追上了燕王的大军,不过他们兵力太少,不敢轻易进攻,就是这时,李景隆派人来送了军令,命他们二人进攻燕军左右翼,而他的主力则进攻正面,并约好,三声炮响后,一起发动进攻。
……
第六卷 潜龙出海 第二百五十七章 平安归来
是夜,阴云依然笼罩在天空。没有月亮,大地一片漆黑,燕军大营内静悄悄的,似乎经过一天鏖战和一天行军后,燕军士兵们都疲惫不堪地倒下了,他们浑然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到来,只有岗哨在高塔上来回巡视,在距大营三里外,何福既焦急又兴奋地注视着燕军大营,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经过昨天的鏖战,何福已经发现了燕军的软肋所在,那就是燕军的配合尚不默契,他们骑兵虽犀利,但兵步却无法有效地配合骑兵作战,他知道这并不是指挥上的问题,而是训练不够,朝廷军队也同样有这个问题,但朝廷大军人数要多燕军二十万,就是这人数上的差异,足以让朝廷大军最后战胜燕军。何福很清楚,燕王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才急于返回北平,想依靠城池的优势来化解自己的劣势,现在何福很兴奋,他已经找到了击败燕军的办法了。
但让他着急的是李景隆的大军还没有到来,现在已经是二更了,就算他们行军不如骑兵迅速,但也该到了,他不时向南方望去,焦急地等待着李景隆的进攻信号。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何福率一万骑兵焦急地等待,他却不知道,五里外的一个山丘背后,一支由五万骑兵组成了突袭军已经悄悄靠近了,就仿佛一群狼在潜行靠近猎物,五万骑兵在山岗后停下战马,勒住缰绳,尽量不要让战马嘶鸣,燕山铁骑的精锐在此时充分地体现出来了,五万骑兵就仿佛五个人一样,动作整齐,牢牢控制住了杀气不外泄,他们严阵以待,随时可以冲锋。
燕王朱棣依旧是一身金盔金甲,他站在山岗上,目光阴鹫地注视着前方。夜色太黑了,他看不见敌军的情况,但他可以感觉到猎物已经进网了,他的猎物就是两人,一个是险些要了他命的大将平安,另一个就是指挥出色的副将何福,只要把这两个人除去,朝廷六十万大军就是一只拔去了爪牙的病虎,可以任他宰杀。
‘三声炮响!’朱棣喃喃地念了两句,他看了看天色,回头问道:“现在什么时辰了?”
“回禀殿下,现在二更了。”
二更了,李景隆的大军从常理上也应该到了,他立刻命道:“可以发炮了!”
片刻,山岗上传来了三声沉闷炮响,在寂静的黑暗中传得格外遥远,十里外皆可听闻,顿时喊杀声震天,一支铺天盖地的军队从正面向燕军大营杀来,火光映照成一片海洋。
……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北颂[精校版]北宋穿越指南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谍影凌云唐朝好地主黑道特种兵红楼之挽天倾明末工程师铁骨[精校版]浴血逃兵[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大魏宫廷[精校版]最强兵王[精校版]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绝色凶器[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秦功绝色凶器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唐人的餐桌北宋大丈夫[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绍宋[精校版]无字史记(出版书)一品江山[精校版]国色生枭父可敌国窃明[精校版]大国战隼[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间谍的战争[精校版]我要做首辅[精校版]最强特种兵之龙刺[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秦吏[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精校版]唐朝工科生[精校版]明末风暴[精校版]大明国师国色生枭[精校版]雅骚[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不让江山[精校版]这个大明太凶猛[精校版]如意小郎君[精校版]战国赵为王[精校版]盛唐挽歌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混在三国当军阀[精校版]特种岁月之弹道无声苏厨[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三国小术士[精校版]边戎[精校版]东晋北府一丘八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精校版]唐朝好医生[精校版]崛起美洲1620[精校版]伐清[精校版]恶汉[精校版]1908大军阀[精校版]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临安不夜侯宰执天下[精校版]我要做皇帝[精校版]天下[精校版]穿越饥荒村落:种田空间拯救苍生民国投机者大明之雄霸海外[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独断大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不可不知的中国5000年历史悬案(出版书)天下枭雄[精校版]叛徒[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红楼:我真没想造反啊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1852铁血中华[精校版]谍影谜云横推亮剑特战先驱[精校版]伐清1719[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红色苏联[精校版]大清之祸害[精校版]十国千娇[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大明嫡长子异时空之抗日[精校版]权臣[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