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怎么觉得就像过了很多年似的。”
“那或许是大人这段时间经历的事情太多了的缘故。”
李维正微微一笑,又一摆手道:“齐大人请坐!”
齐泰点了点头,便坐了下来,十分感慨道:“正如李总兵所言,这大半年来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先是秦晋燕三王大战,随即叶天明被罢免。紧接着又是燕王造反,耿柄文大败,蓝玉攻占四川,桩桩件件都是大事,一直令人喘不过气来,现在回想起来,这些事情居然只发生在七个月内,真是不可思议。”
这时亲兵进来上了两杯热茶,李维正端起茶杯,细细品了一口方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事情的根早就积下了,而且件件都是相关联,只要一件事情爆发,其他事情都连带发生,这几个月,朝廷一定是很焦头烂额吧!”
齐泰叹了口气道:“说起来惭愧,很多事情我们都想得太简单了,犯下很多错误,所以事情突然一并发生后,我们竟有种捉肘见襟的感觉,已经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了。”
“比如什么事呢?”李维正笑了笑问道。
“比如在江浙税赋一事上处理失误,我们一直认为江浙税负太重,是先帝处置不公,所以皇上登基后,我们立刻便大大降低江浙税赋,而且废除各地的课税局,没想到这样一来,去年的税收就比前年锐减了五成,而且各地的税赋被藩王私扣,根本就运不进京,北方就不用说了,主要是湖广和四川两地的重头税源无法入京,最后,京城库里的钱粮只出不进,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北伐和西征蓝玉了。”
李维正十分惊讶,他有点不相信地问道:“有这么严重吗?据我所知。先帝可是攒下一大笔家产留给皇上啊!就算去年税收减少,也不至于影响到军队的钱粮,我以为支撑三四年应该是没问题的。”
齐泰苦笑了一声道:“其实先帝留下来的钱粮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多,绝大部分是宝钞,宝钞帐面上很好看,五千万贯,一贯值一两银,可实际上呢?五千万贯宝钞现在也就值二、三百万两银子,而且发饷士兵还不要,真正的库银只有八百万两银子,加上二千万石粮食,也就一年的税赋,最要命的是这些钱粮一半都不在京中,在地方上,尤其集中在陕西、山西和北平,用来对付蒙古,可是最后呢?这些个藩王个个都能大规模招兵买马,钱粮从哪里来?不就是朝廷设在地方的国库吗?”
齐泰只说先帝留下的钱粮不足,却不说去年他们花了多少,也不提现在还剩多少,这是他临行前,几个大臣反复商议过的,不能让李维正知道得太多底细。
这时,齐泰看了一眼李维正,便干笑一声道:“其实我们都知道李总兵东征日本发了大财,而且也收刮高丽的银子,再加上这几年和日本大规模贸易不断,李总兵手上肯定比较宽裕,所以皇上特地命我来和李总兵商量,能否支援朝廷一点钱粮,以解燃眉之急。”
说完,齐泰的脸上露出了十分尴尬之色,毕竟朝廷问地方借钱,这是闻所未闻之事,要不是实在是有点撑不下去了,朱允炆也不会同意开这个口。
本来以为李维正会嘲讽几句,不料李维正却微微一笑道:“不知朝廷要我支援多少?”
齐泰大喜,他连忙道:“不多!不多!而且朝廷也知道辽东粮食可能也不多,所以只要银子,两百万两。”
“两百万?”李维正惊愕了,“齐尚书,我没听错吧!”
齐泰心中也打起了小鼓,从李维正的表情来看,两百万白银似乎有点不大可能了,但他也不想让步,便点点头道:“没错,是两百两白银。”
李维正低头沉思不语,齐泰忽然又看到了希望,他连忙劝诱道:“只要李总兵肯答应,朝廷也会给李总兵一点补偿。”
“那朝廷准备给我什么补偿?”
“这个……皇上说,你可以自己提,只要别过分就行。”
李维正想了想便打开地图,指着最南面的琼州岛道:“我辽东粮食一直不足,久闻琼州种粮可一年三熟,不知朝廷能否答应把琼州给我屯田,并让我招募十万两广百姓入琼。”
……
第六卷 潜龙出海 第二百四十九章 景隆妙计
齐泰临来之前,朱允炆授予了他谈判的全部权力。如果李维正肯支援朝廷,那他齐泰可以在官职和爵位上答应他的要求,甚至可以厚封他的家人,因此,齐泰连封李维正为辽国公的圣旨都准备好了,不料李维正提出的条件却是在琼州岛的屯粮,这件条件涉及到了土地,属于重大要求,齐泰虽是全权代表,但他不敢擅自做主。
他沉吟一下,便对李维正道:“李总兵,据我所知,澎湖列岛以东百里有一个琉球大岛,面积如上县,现在并不在我大明的版图之内,而且我记得李总兵在那里也剿过倭寇,为何不去那个岛屿屯田呢?如果是那样,李总兵不仅解决了军粮问题,而且还可以重新向朝廷提要求,比如朝廷可以封你为辽国公,你的妻妾也能加封诰命。这样岂不是一举两得?”
李维正却叹了口气道:“这个问题我并非没有想过,一来那里的气候不能一年三熟,而且瘴气遍地,开垦极难,其次辽东人口稀少,高丽人又是宁死不肯背井离乡,要想开垦那里,只能从福建大量移民过去,可那里不是大明的领土,我这样做岂不是触犯了大明的王法,所以我就考虑琼州岛,从两广招募民众过去屯田,相对要容易得多,如果朝廷肯答应我这个条件,我可以再加一百万两白银,援助朝廷三百万两白银,你看如何?”
齐泰其实心里有数,什么屯田不过是李维正的借口,他的目的是要占领琼州岛,和辽东进行南北呼应,这件事情他虽然可以答应,可他也知道,一旦被朝中其他大臣知道,肯定会对他群起攻击,朱允炆也会怪罪他,极可能向辽东要钱一事取消。
他左右为难,最后道:“李总兵。难道没有折中的方案吗?”
李维正却微微一笑道:“齐尚书是担心向朝廷交不了差吧!那这样,我不要朝廷正式答应什么,更不需要什么书面协议,我只要皇上默许我在琼州岛屯田。”
“这……”齐泰心中一动,如果是默许的话,说不定皇上会同意,而且他知道琼州岛上只有两个千户所,凭李维正的水师,拿下它根本就不成问题,他这样做,不过是给朝廷面子吧!他若真用武力夺取,朝廷也无可奈何。
李维正看出了他已经动心了,便又劝诱道:“另外,我还可以承诺皇上,假如蓝玉有向两广进军的野心,我负责对其拦截,齐大人,你不要以为蓝玉不知道两广空虚啊!”
齐泰的脸刷地白了,李维正的话点中了他和皇上最担心的事情,由于对付燕王和蓝玉两条线的兵力不足,两广那边军队全部被抽空了。如果蓝玉在四川招募到大量军队,真从贵州南下广西,那么两广、福建甚至浙江,他的军队都可以长驱直入。
李维正的这几句话,就仿佛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齐泰忽然下定了决心,他郑重地点点头道:“好!我可以答应你的要求,不过正如你所说,只能是默许你在琼州岛屯田,朝廷不会对此做任何讨论,更不会有什么书面协议,而且我希望你不要闹出太大的规模,惊扰地方官府和百姓,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你放心,我不会让地方的奏折传到朝廷去。”
……
半个月后,齐泰回到了京城,向朱允炆秘密汇报此事,朱允炆虽然不是很愿意,但迫于财政压力和防止蓝玉进军两广,他最终还是同意了齐泰和李维正达成的秘密协议,事实上,就在齐泰启程的同时,李维正便派了两支水师卫混合舰队共两万人,满载着各种军用物资南下了,去琼州岛开辟他的第二战线。
……
时间渐渐到了二月初,北方传来了消息,燕王朱棣亲率二十五万大军挥师山西,这样,北平的驻军仅只剩下十万军队。朱允炆认为北平空虚,正是直捣燕王老巢的良机,他一方面命朝廷军队撤出山西、陕西,驻防河南,同时下旨给李景隆,命他即刻率军北征。
就在朱允炆踌躇满志时,他却忽然得到一个不利的消息,李景隆在济南和盛庸发生了争执,盛庸拒绝将军队交给李景隆,两支朝廷大军僵持在山东。
朱允炆大惊失色,他紧急派黄子澄作为宣抚使到山东排解李景隆和盛庸的矛盾。
按理说,李景隆和盛庸的矛盾不应该出现,朝廷的旨意中已经写得很清楚,李景隆为北伐主将,盛庸为副将,各统其部,盛庸受李景隆节制,也就是说,盛庸的军队仍然归他统帅,只不过他将听从李景隆的指挥,但问题就在这里,李景隆根本就不睬圣旨,他一到山东就强令盛庸交出军队。否则按军法论处,盛庸不理,也不和他会面,两人便陷入了僵局之中。
其实真正的问题还是出在朱允炆的身上,他下了圣旨已经说明两人各统其部,可在江边送行时,为表示他对李景隆的恩宠,他对李景隆表现出了一种逾分的隆遇:先是破例授予他‘通天犀带’,这已经快接近御驾亲征的含义了,随即亲自为李景隆行推车礼,最关键是李景隆上船之前。朱允炆竟说出了‘准许他一切便宜行事’的承诺,这就和圣旨中的各统其部矛盾了,李景隆当然就记住了便宜行事,而把圣旨置之脑后了。
此时的济南城已经是李景隆的天下了,他的三十万大军进驻济南近郊,另外,他又接受了耿柄文的十万残军,实际上他的军队已经达到四十万,军营占地之大甚至勘和济南城一比,而盛庸和铁铉的二十万山东军却撤到数十里外的齐河县一带驻扎,等候黄子澄前来调解。
进入济南后,李景隆便不再住在军营内了,他把大将军行辕安排在明泉别府内,这原本是一个大商人的宅子,占地数百亩,修得气派奢华,各种名贵花木、各种精雅的亭台楼阁遍布其中,尤其是后花园有一眼泉水,叫做明泉,李景隆最喜欢用这眼泉水泡茶,因此他携名妓韩千娇就住在这座富丽堂皇的明泉别府内。
不过韩千娇却不喜欢用明泉的水酿她的桂花酒,在她的央求下,李景隆在济南城开了一个茗酒大会,悬赏千两白银征集美酒,由韩千娇亲自评判,最后,一家叫庐陵香的酒坊胜出,成为韩千娇的专供酒坊。
这天下午,李景隆和自己的幕僚在书房里商议夺权一事,李景隆背着手忧心忡忡道:“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皇上不肯承认他在江边说的话,黄子澄这次前来没有新的圣旨,一切还是按照老旨意来办,这样的话,我根本就拿不到盛庸的二十万军队,这可如何是好?”
李景隆的幕僚叫做毛华,长得獐头鼠脑,却一肚子的阴谋诡计。他轻轻捻了一下鼠须笑道:“属下倒以为黄子澄既然是来调停,他必然不会只偏向盛庸,他肯定会两方面兼顾,不过如何大将军想要盛庸的二十万大军,我倒有一个办法。”
李景隆大喜,连忙问道:“什么办法?”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谍影凌云民国投机者明朝败家子[精校版]铁骨[精校版]红楼之庶子风流[精校版]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北宋穿越指南唐人的餐桌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医统江山[精校版]绝色凶器[精校版]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秦功最强特种兵之龙刺[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北宋大丈夫[精校版]红楼之挽天倾黑道特种兵绝色凶器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明末工程师浴血逃兵[精校版]伐清[精校版]唐朝好地主一品江山[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间谍的战争[精校版]九锡大魏宫廷[精校版]最强兵王[精校版]1908大军阀[精校版]战国野心家[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东晋北府一丘八国士无双[精校版]寻秦记谍影谜云覆汉[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北颂[精校版]不让江山[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大明国师父可敌国无字史记(出版书)权臣[精校版]如意小郎君[精校版]十国千娇[精校版]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我的帝国[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唐朝工科生[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庆余年特战先驱[精校版]寻唐[精校版]三千美娇娘[精校版]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精校版]权臣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大明之雄霸海外[精校版]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我要做皇帝[精校版]祸害大清[精校版]调教太平洋[精校版]叛徒[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国色生枭[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在北宋的幸福生活[精校版]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大明嫡长子北朝帝业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临安不夜侯明朝那些事儿(出书版)逍遥皇子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新书[精校版]极品驸马[精校版]明末风暴[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红楼名侦探[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汉世祖穿越清朝当皇帝长安的荔枝奋斗在初唐十国帝王我的师长冯天魁[精校版]